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院外自我管理在痛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为期12个月的院外自我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护理各项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较少(P〈0.01)。结论:痛风患者采用院外自我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高,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有利于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 标签: 痛风 院外自我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文章综述了共享治理的概念、原则、实施模式及应用现状,并提出共享治理对国内护理管理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护理管理提供新思路,也为进一步实施共享治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共享治理 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指导患者首次进行氢呼气试验(hydrogenbreathtest,HBT)检查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首次接受HBT检查的486例患者按诊疗卡或医保卡末位数字分为两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视频进行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及书面指导。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HB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指导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HBT检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视频指导患者HBT检查,患者易于掌握HBT检查相关知识,确保患者提前做好检查准备,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氢呼气试验 视频指导 护理
  • 简介: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1967年由罗伯特·西格蒙(RobertSigmon)和威廉·拉姆西(WilliamRamsey)在美国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SouthernRegionalEducationalBoard)上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1],目前在美国高校方兴未艾,并不断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开始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国际性的高校教育改革运动的主流。

  • 标签: 教育 护理 服务学习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创新服务模式在门诊服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开始我院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护理服务规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施一站式服务,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成立评选活动小组,评选主动服务之星等多个方面努力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结果: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提高了门诊患者满意度。结论:门诊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为门诊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树立医院服务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品质。

  • 标签: 创新服务模式 门诊服务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1].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确定每年的10月11日为“世界镇痛日”,并提出“免除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口号[2].疼痛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主观不适感,影响病人的活动与生活,延缓疾病康复进程,给病人家庭带来额外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3].

  • 标签: 耳穴疗法 疼痛 镇痛 疼痛管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医院中通常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成立专业护理团队进行糖尿病风险管理的方法。3个月后测定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统计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糖尿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风险管理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使糖尿病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团队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技能在护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15年12月出院的患者,干预组为2016年1月出院的患者,每组各60例。其中干预组住院期间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科室全体在岗护理人员培训后在运用进行心理咨询技能沟通,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方式,出院时采用患者就医体验量表/就医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査。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就医体验/就医满意度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心理咨询技能应用于护患沟通,可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及就医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咨询 护患沟通 就医体验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护理临床操作实践的影响。方法通过样本计算,以2013年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对照组,以2014年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实践带教,在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理论成绩、软技能水平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软技能水平,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认知技能和组织管理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架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自我管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支架式教学模式 护生 护理临床操作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级护理专科学生181人,分为观察组90人,对照组91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微信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情况,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难易度的认同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格率、体格检查技能考核一次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本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者占36.8%,观察组占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0,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有兴趣者占96.8%,对照组占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32)。[结论]微信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降低本课程的学习难度及提高护生学习兴趣。

  • 标签: 护理教育 微信 健康评估
  • 作者: 王学芹张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开始实施压疮管理小组前后各计9884例和135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压疮管理小组前后2年的高危压疮上报率、压疮量表使用率和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发生率。结果:压疮管理小组未成立前,9884例患者中共计上报高危压疮31例,高危压疮上报率为0.31%,压疮管理小组成立后,13567例患者中共计上报192例,高危压疮上报率为1.42%,显著高于前者,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9884例患者中共计使用压疮量表3233例,压疮量表使用率为32.71%,13567例患者中共计使用压疮量表10854例,压疮量表使用率为80.00%,显著高于前者,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31例高危压疮患者中共计有11例患者发展为压疮,高危压疮病人压疮发生率为35.48%,192例高危压疮患者中共计有15例患者发展为压疮,高危压疮病人压疮发生率为7.81%,显著低于未成立时,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高危压疮上报率和压疮量表使用率,降低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在互联网的连接下,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企业与顾客交流分享的纽带与智库,随着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重要的资产,网络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对健康医疗产业需求的不断提高,护士执业者将面临着各种新趋势、新要求的考验。

  • 标签: 知识信息 专业护士 学习 海洋 健康医疗产业 体验经济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实施PDCA循环,将2014年1~6月实施PDCA循环的病历与2013年7~12月未实施PDCA循环的病历进行病历质量及护理记录主要缺陷比较分析。结果应用PDCA循环后病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记录主要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PDCA循环法可促进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进,是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有效地管理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书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应用PICC治疗,观察组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与护理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和成活率,同时提高其治疗期间舒适度。

  • 标签: PICC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置管成功率 护理舒适度 存活率
  • 简介:总结3例肝移植受体实施加速康复计划的护理。在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医护团队针对肝移植受体的病情特点,制定并实施加速康复计划。护士重点做好分阶段健康教育、超前镇痛管理、早期活动的安全管理、引流管管口渗液管理、感染的预防护理及个体化延续性护理。3例肝移植受体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d,随访3~6个月,均恢复良好。

  • 标签: 肝移植 加速康复外科 计划 护理
  • 简介:留置胃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用于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肠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预防全麻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术后应用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但老年患者行胃手术,胃肠功能恢复较慢,留置胃管时间较长,胃管固定绳本身较细,胃管两根绳从患者两侧面颊绕过两耳上固定于枕后,虽然固定牢固。

  • 标签: 输液器 留置胃管 成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理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届145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在环境介绍、规章制度、上班时间、手术配合、注意事项、考核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将2013届13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双向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总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向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作为手术室实习的向导性文件对提高手术室教学质量,提高带教老师及护生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思维导图 手术室 护理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母婴分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做好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的依从性情况,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的依从性,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成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和成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母婴健康。

  • 标签: 母婴分离 产妇 护理 个案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