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阐述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进行检测的标本200例,分析在检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研究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患者自身因素、检验时的因素、护士在采集血液时的因素、标本送检过程中的因素都是影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同时措施实施前后血标本的合格率有很大不同(P

  • 标签: 检验科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研究
  • 作者: 聂淑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职业危害指的是劳动者在从事正常的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对身体有害的因素而导致的危害事件,通常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等等。通常发生职业危害事件是由于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没有进行正当的防护或者是工作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的职业规范标准工作,从而使劳动者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是死亡。在医院的采血护士是检验科室内需要直接接触就诊人员的一种特殊岗位。采血护士负责采集血样,每天都要与患者的血液、采血针头等进行频繁接触。采血护士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事件或者是被有病菌的血液感染,导致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是直接暴露于未知风险当中的。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阐述意见。

  • 标签: 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 作者: 李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 第8期
  • 机构:西部战区空军医院,四川 成都610000
  • 简介:<正文>检验科通过加强实验室内部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即室内质控)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通过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的空间质评活动来检验本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是,非实验室因素导致检验误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一般情况下,检验人员很难发现﹐使检验结果失去客观性。目前,大多数医院住院病人的标本采集都由临床护士来完成。因此.护理工作在保证检验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工作;检验标本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和价值。方法:从前来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群体中筛选出86例样本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范围以内,所有样本的检验时间均集中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内;以上样本中共包含男性46人,女性共计40人,年龄集中在22-65岁的区间,平均年龄为(44.23±1.57)岁;抽取以上样本的4ml血液并平均分为2ml每组,一组常规保存,纳入正常样本组;另一组血液进行震荡后保存,纳入溶血样本组;统计分析两组血液样本的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四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相较于正常样本组而言,溶血样本组的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两项指标结果明显更低,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两项指标结果更高,可见溶血样本、非溶血样本间的生化检验结果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正常的妊娠期女性,存在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孕妇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耐糖量会出现较为显著的升高,可见对该类孕妇进行早期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有利于临床上在早期对其实施有效的干预,以此确保母婴双方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在本文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临床医学检验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的因素,总结了质量控制相应的措施和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我院240例接受临床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240例患者分为每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常规临床检验方法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在常规临床检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采用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医学检验满意度和准确性的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医学检验准确率显着高于对照组,96.67%5%(116/120)为研究组临床医学测试准确率。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9.75%(95/120)为对照组临床医学测试准确率,97.5%(117/120)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84.17%(101/120)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结论:临床医学检验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的提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显着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医院检测水平,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医学 医学检验 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聂淑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6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临床疾病诊断中,护理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是较长应用的一种辅助诊疗方法,其检验的结果不仅仅能够显示患者血液细胞形态改变,还可以从结果中分析得到细胞数值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照作用。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检测中,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在采集过程中,血标本易受护理人员、采集方法、保存手段和运输方式等因素影响,致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影响,会不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现根据长期的护理实践经验,总结静脉采血中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控制静脉采血的质量方法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检验;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采集对于血液检验的影响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针对本医院当中血液检验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100例入组,采用单双号方式实施分组,每小组50例,分析组均采取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误差率及误差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组误差率低于参照组(P<0.05),产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心理因素、空腹时间、采血时间、采集部位、体位因素。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及体位护理,降低检验结果误差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护理干预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贫血的诊断鉴别当中应用血常规检验,探究其实际价值。方法: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邀请25名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A组)、50名缺铁性贫血患者(B组)、50名健康人员参与本次实验,三组人员均接受血常规检验,通过对比结果当中的RDW、MCV、Hb、RBC、MCH、RBC/MCV对血常规价值进行判定。结果:A组的RBC/MCV和Hb数值最低,为3.49±1.18和86.20±7.84。B组的RBC、MCV和MCH数值最低,为3.18±0.37(×1012)、70.02±6.54、24.12±3.39。对照组的RDW最低,为14.20±1.34。结论:血常规可以有效诊断贫血并鉴定部分贫血类型。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提高临床血常规检测数据准确性提供保证。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L市某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同年龄段临床确认的健康人群54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肘部静脉血与指端末梢血,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结果:静脉血标本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高于末梢血标本(p<0.05);立即送检的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放置超过3h的血液样本(p<0.05);当放置温度不同时,室温放置的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值同样高于冷藏放置的血液样本(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样本的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放置温度会影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值,推荐静脉采血后在室温下立即送检,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的临床创新研究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分析近五年相关文献,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提出了培养临床检验诊断学人才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创新、人才培养。

  • 标签:
  • 作者: 李清华1,周瑜2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5期
  • 机构:1.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检验科,重庆400030 2.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放射科,重庆400030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发挥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国外由于分析前的不规范而引起的检验失误占检验科失误35.3%,在国内,检验结果误差中80%与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有关。所以,提高检验质量成为了检验科重要内容之一,在检验科送检标本中,大部分为血液检验标本,因此获得一个合格的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临床护士是检验申请单的执行者,护士在执行医嘱、准备检验申请单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存在出错的可能,从而影响分析前检验质量。因此,作为采集血液标本的临床护士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以达到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本文现就如何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总结出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 标签: 临床护士;检验前血液标本;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检验与护理沟通措施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检验科待检验的1000份检验样本进行研究,开展常规检验期间的500份样本纳入对照组,开展加强检验与沟通措施期间的500份样本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检验质量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验合格率99.0%高于对照组的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 护理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腹泻诊断中采取粪便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因腹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共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集患儿新鲜粪便作为研究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微生物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 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腹泻诊断中施以粪便微生物检验能够检查出导致患儿腹泻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感染类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腹泻 粪便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种类 感染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160例输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研究组输血患者采取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对照组患者采取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结果:研究组输血患者的主侧(98.75%)和次侧的符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分泌物对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影响以及相应对策。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均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我院60例进行尿液常规检测的病人,并使用随机平衡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设定成员的数量为30例,对甲组病人的尿液检测使用常规检查;乙组病人的尿液检验使用阴道分泌物抑制后尿液检查,对两组病人尿液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其满意度。结果:为甲组和乙组的病人进行了不同的检测后,乙组病人的检测准确性更高,病人的满意度也更高,P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检验护理品管圈在降低血液样本异常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6月以及2021年7-12月两个时间段采集的血液样本各100份纳入研究,前一时间段我院以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干预检验科工作,后一时间段我院检验科开展检验护理品管圈活动,并对比两个时间段血液样本异常发生率。结果 检验护理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血液样本异常率叫活动开展前显著降低,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规范检验科血液检验流程,并减少血液样本异常率的发生,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准确数据参考,有利于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

  • 标签: 检验护理品管圈 血液样本 异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