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胃非计划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留置胃患者 60 例,按照区组随机化原则将病人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先设定两组人数相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 回顾分析 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 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留置胃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留置胃管 集束化管理 非计划拔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时机,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 现将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 6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现将研究对象根据拔除尿的方式分为探索组和对比组。探索组在术后 24h 夹闭尿,待膀胱充盈后将尿拔除;对比组接受常规拔除尿方式,并将两组患者拔除尿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拔除尿后的疼痛感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对比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的情况与探索组相比,明显较高, P < 0.05 ;探索组患者拔除尿后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 P < 0.05 。 结论: 骨科围术期患者拔尿时机非常关键,应该在术后尽早将尿拔除,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拔除尿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降低尿潴留、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尿管 围术期 骨科手术 尿潴留 疼痛 尿路感染 拔除时机
  • 简介:摘要:显微根治疗四手操作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一、操作前和以下五个方面相关: 1 四手操作知识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培训和考核; 2 诊前健康教育; 3用物准备; 4 医护患体位; 5护患沟通、心理护理。二、操作中我们需要高度关注: 1 熟悉诊疗过程; 2 上橡皮障; 3 器械传递、交换方法; 4 显微根治疗四手操作器械传递关键点问题; 5 吸引器的使用。三、操作后需要做: 1 用物整理; 2 预约复诊时间、健康教育; 3 随访。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熟悉诊疗过程、细化护理配合中每一个环节,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显微镜 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深静脉置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到进行深静脉置术的成人患者共 80例,均于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置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接受深静脉置术的患者可实施术后护理方案,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成人 深静脉置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尿的实际效果。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9年 1-12月间,选取留置尿患者 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5例,对照组仍选用传统的固定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高举平台法,对比两组管道脱出率、管道牢固性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对尿道损伤率、管道脱出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低( P< 0.05),而患者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偏高( P< 0.05)。结论 针对留置尿患者,通过采用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不易出现脱落情况,且便于日常打理,另外还能增加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尿管 高举平台法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护理在临床留置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留置胃的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70例,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护理;实验组70例,采取精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达标率85.71%,高于常规组的21.43%;实验组意外拔率1.43%,低于常规组的11.43%,对比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57%,高于常规组的81.43%,对比P<0.05。结论:在临床留置胃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精准护理,能够有效确保留置胃期间管路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意外拔的发生。

  • 标签: 精准护理 临床留置胃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模式在携 T 型出院患者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8 月在我院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且携 T 出院的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1 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出院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自护能力。 结果: 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85.37%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48 );试验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0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在携 T 型出院患者护理实践的应用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能使患者的自护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携 T 型管 出院患者 全程护理模式 自护能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并发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300例PICC置患者。随机分为各150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细节护理预防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堵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102 例留置锁骨下深静脉导管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51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进行细节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细节护理在留置锁骨下深静脉导管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堵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锁骨下深静脉导管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采取血液透析置的额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血液透析置后感染率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出现1例皮肤局部感染,1例导管内细胞种植;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出现3例菌血症,3例局部皮肤感染,4例导管内细菌种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置后感染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通过血液透析置治疗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置感染的几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促进患者机体预后。

  • 标签: 细节护理 血液透析置管 感染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 PICC置的临床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进行 PICC置的 40例老年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均分为对照组( 20例)和观察组( 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PICC置的老年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加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ICC置管 老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留置尿发生漏尿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7月长期留置尿患者 50名,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研究漏尿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果 50名长期留置尿患者中,发生尿漏患者 16名,其中男性 15名,女性 1名。通过研究漏尿原因,对漏尿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所有发生尿漏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症状得到了缓解及解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长期留置尿管 漏尿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白血病患者在PICC置期间展开风险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66例,为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结合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33例,在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3例则需要将风险护理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风险护理 白血病患者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导管维护模式在 PICC置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 80 例 PICC 导管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组法分为对照组( n=40 )与观察组( n=40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导管维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 PICC 置感染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导管维护模式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 置管感染 导管维护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新生儿 非计划性拔除胃的具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实验样本为我院行 胃留置的新生儿,合计 120 例,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1 月~ 20 20 年 1 月,通过我院自制的 非计划性胃拔除调查表评估 新生儿非计划性拔的具体原因。 结果: 不同的胃固定方式以及肢体约束因素是影响非计划拔的重要原因。 结论: 有无肢体约束以及采用 的胃 固定方式 是非计划拔 的影响因素, 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上减少 新生儿发生 非计划性拔 的概率。

  • 标签: 新生儿 非计划性胃管拔除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分析肿瘤患者在高凝状态下采用 PICC 置综合护理的价值。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我院检查并采用 PICC 置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50 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置成功率、 PICC 置后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 选作研究对象的患者均接受抗凝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置成功率为 86% ,而实验组患者的置成功率为 100 %。两组患者在接受 PICC 置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 17 名患者在三个月内的预后中出现血栓症状,而实验组预后三个月内接受综合护理有 9 名患者出现了相关性血栓 [1]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89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87.63 %。 结论 : 在肿瘤患者高凝状态下采用 PICC 置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置成功率、减少治疗后的相关性血栓的出现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 肿瘤患者 PICC 置管 综合护理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 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化疗患者 PICC置后护理中应用静疗小组指导下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 78例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在我院就诊的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时运用数字标注法,各 3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静疗小组指导下的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 比对照组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态度及护理技巧评分均更高,差异呈 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成立静疗小组,可对护理人员 PICC置操作流程行有效规范,强化其置技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PICC置管 肿瘤化疗 静疗小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长期留置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探讨对应的护理内容及实施的效果和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内本院就诊于急诊科需要长期留置尿的男性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 3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剩余 30 例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结果: 尿路感染发生原因与多因素有关,采用针对性护理办法,实验组护理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根据临床中出现尿路感染的原因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持续的情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长期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感染原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