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细胞免疫治疗的心理护理,采血、悬液运送及回输悬液的护理与经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病人采血成功率高,治疗反应小,疗效显著。[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有利于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而优质护理能让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计划,从而提高疗效及满意度。

  • 标签: 肿瘤 细胞免疫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影响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与14名曾参与过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的肿瘤科护士或护理领导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必要性、可行性和障碍。[结论]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表明我国急需要培养肿瘤专科护士,在肿瘤专科护士的发展和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影响肿瘤专科护士发展的相关因素{JP3,利用有利因素,克服障碍,促进肿瘤专科护士更好更快地发展。

  • 标签: 肿瘤专科护士 发展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大,近年来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达23%-47%,明显高于其他可治愈性疾病。恶性肿瘤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一经确诊,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疏导员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目的将PDCA循环应用于预防肿瘤患者自杀的管理中,以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肿瘤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方法对肿瘤患者自杀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措施、对执行措施进行检查,持续改进,以提前干预、预防为主。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医护人员对肿瘤患者自杀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P〈0.01);肿瘤患者自杀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自杀高危人群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减少自杀事件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自杀 PDCA循环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型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肿瘤专科医院工作5年内的年轻护士6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SBAR沟通模型制订SBAR床头交接班手册,系统培训护士长、年轻护士,于2013年10月护士长每天按照SBAR床头交接班质量评分表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室进行质量追踪、数据验证,持续检查6个月.比较实施前后240例住院患者满意度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SBAR沟通模型应用于临床,规范了护士床头交接流程,提高了年轻护士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 标签: 床头交接班 信息交流 质量
  • 简介:报道180例门诊肿瘤患者PICC后的随访结果,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对我院置入PICC肿瘤患者180例进行随访,采用定期门诊问询和电话沟通的方式,随访初期每间隔2d给予管道维护1次,持续2~3周后每间隔7d给予管道维护1次。每间隔2d给予电话随访,指导患者管道维护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按时入院进行导管维护。180例门诊肿瘤患者PICC后发生并发症有20例,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7例,静脉血栓4例,穿刺点感染6例,导管异位3例。20例患者因发生PICC并发症致非计划性拔管6例,其余14例给予相应处理后继续留置使用,直至化疗结束拔除PICC。

  • 标签: 肿瘤患者 门诊 随访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04位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男女分组中精神因子分值,男性(4.36±3.20)分,女性(5.57±3.0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段分组及文化程度分组分值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大于55岁(A组)与35~55岁(B组)组间比较,精神因子分值A组(4.22±3.04)分,B组(5.59±3.05)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文化程度分组,随文化程度增高总分值均值及各因子分值均值降低,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心理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进行心理护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疏导其负性情绪,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 焦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20例肿瘤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护理后(P﹤0.05),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肿瘤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肿瘤 放射性肺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总结1例骨肿瘤患儿行手术切开头静脉解除PICC拔管困难的护理经验。拔管前对拔管困难的患儿做好心理护理,试行缓慢拔出导管10cm后有阻力,导管回缩,防止导管发生断裂,勿强行拔管。轻轻按摩上臂10~15min后再试拔管,拔管仍有阻力,在上臂局部用热毛巾湿敷30min,解除血管痉挛。经试行拔管失败,行右上臂手术切开头静脉,分离头静脉血管壁,顺利拔出导管,导管完好无断裂。拔管后给予抬高肢体,抗菌药物静脉输注3d,术后患儿无发热、切口无渗血,前臂无肿胀,末梢血液循环好,切口愈合良好。

  • 标签: PICC 拔管困难 手术
  • 简介:目的深入探讨"自我效能加油站"对肿瘤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和2014年1—6月初次化疗并拟行6个化疗周期、应用高危致吐性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各60例,分别进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建立治疗档案。入院后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入"自我效能加油站",采用化疗常规护理+自我效能增强措施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实施干预后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时,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简表、呕吐程度问卷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调查。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维度得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性呕吐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效能加油站"可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心理支持状况,促使患者采取积极方式应对疾病和治疗,减弱消极应对方式,最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自我效能 化疗 应对方式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保健体疗操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放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加做保健体疗操和足三里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采用保健体疗操结合足三里穴位按摩,能够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 标签: 保健体疗操 足三里 放射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