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骨科病房指导患者不同运动频率强度的护理实践。方法:从本院下肢骨折患者中抽选68例分成两组。常规组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秒20组/次,实验组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8 秒25组×3tid,对比两组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8 秒25组×3tid优势明显,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止患者受到风险事件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遵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骨科病房整体医疗质量与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踝泵运动 频率强度 护理实践 骨科病房
  • 简介:目的探讨足部定量活动仪辅助运动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脊柱、骨盆、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及运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足部定量活动仪辅助进行运动,比较2组患者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运动后疼痛评分、股静脉血流速度及峰速度。结果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52,P<0.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33,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73,P=0.436)。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27,P<0.001),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759,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43,P=0.958)。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69,P<0.001),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458,P<0.001)。组间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048,P=0.277)。结论足部定量活动仪辅助骨科术后患者进行运动,能减轻患者运动后疼痛,加快股静脉血回流速度。

  • 标签: 足踝部定量活动仪 踝泵运动 疼痛评分 股静脉 血流速度 峰速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骨科护士对运动临床实施状况,为进行规范化运动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广东省内各级医院 538名骨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及自制《骨科护士对运动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自制问卷各条目 I-CVI为 0.80-1.00,全体一致 S-CVI为 0.33,平均 S-CVI为 0.90。结果 94.05%骨科护士具有指导患者运动的经验; 25.46%骨科护士所在医院无运动的统一标准; 25.09%骨科护士不了解运动的全部动作;对于指导患者运动的时间段分配、次数及频率有不同的看法。结论 骨科护士对运动临床实施方法不同,应寻找或建立运动的标准。

  • 标签: [ ]骨科护理 踝泵运动 临床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骨科患者运动正确率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品管圈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44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均为骨科所收治,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与实施品管圈管理方法的观察组各72例患者,对两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运动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并发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运动正确率的提升,最大程度的减少各并发症,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患者 踝泵运动正确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量化运动在降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00例,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行量化运动康复,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量化踝泵运动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疗法对深静脉血栓高风险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及骨科治疗的Caprini评分≥5分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给予常规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实验组1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运动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疗法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结果:实施护理后,在患者手术后的第7天、第14天、第30天及出院前,实验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踝泵运动 间歇性充气加压泵疗法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下肢骨折患者为例,探讨细节护理结合运动对其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成效。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为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时间2021年4月~2022年4月,数量: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细节护理结合运动)与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比较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比对,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行细节护理结合运动,能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患者 细节护理结合踝泵运动 术后深静脉血栓 踝关节活动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合格率低的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及效果确认。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的合格率从45.45%上升至7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合格率,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圈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踝泵运动 合格率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训练配合疼痛管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影响。方法 选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9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均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实施运动、疼痛管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用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足外科学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训练,可缩短其康复用时,改善其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疼痛管理 踝泵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循环驱动治疗仪结合训练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60例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训练护理;对照组:仅训练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粘度)均有所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则更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结果均P<0.05)。结论 循环驱动治疗仪结合训练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及患者血液粘稠度,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循环驱动治疗仪 踝泵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踝运动执行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实施手术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下进行运动,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比较两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靶血管血流峰速、靶血管内径及靶血管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例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进行下肢运动,进行规范化护干预,可显著提高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改善下肢血流情况,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肿瘤术后 踝泵运动执行率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指导小儿内静脉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颌面外科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内静脉穿刺,实验组运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指导内静脉穿刺。比较2组患儿内静脉穿刺完成所需的时间和次数。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时间和静脉穿刺次数明显小于常规组。结论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可以精确定位内静脉,有效提高小儿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危重患儿的抢救提供了重要保证,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 标签: 内踝静脉 静脉穿刺 多普勒血流探测仪
  • 简介:摘要:目的 就足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健康教育的作用加以分析。方法 在本院足外科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7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 66例,取组中 33例,在护理过程中对应护理操作以常规模式展开,视为对照组,余下 33例则额外展开健康教育,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病症知识掌握评分、主动锻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在足外科患者治疗中展开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对自身病症情况加以了解,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功能锻炼。

  • 标签: 健康教育 足踝外科 护理
  • 简介:部毁损离断伤再植在临床上罕见,其治疗护理十分困难,因损伤涉及诸多的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等,并跨越关节面,其再植难度很大,术后观察护理要求高,肢体存活率低.2000年12月,我院为1例左毁损离断的患者进行断肢再植术,经精心地治疗和细致护理,肢体存活,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离断伤 再植术 踝部 毁损 肢体 康复护理
  • 简介:观察配戴足矫形器(AFO)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效果,根据患儿异常姿势和运动障碍选择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法。指导家长正确配戴AFO方法和步骤,并定期检查和运动评估,以了解使用效果及病情变化,为更换适宜的矫形器提供依据。本组患儿经过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后,83例患者中58%现已完全脱掉支具,畸形肢体已逐渐改善;42%的患者仍在继续穿戴。

  • 标签: 脑性瘫痪/复康 脑性瘫痪/护理 踝足矫形器
  • 简介:病人自控镇痛术(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是一种新开展的技术,使用的是一次性输注,分为静脉镇痛(PCI—A)和硬膜外镇痛(PCEA)。该是由微量流量控制管控制药液流速,达到按需止痛,且有自控加药功能,即病人可根据疼痛情况自主加药。由于该操作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术后病人的镇痛。我院自2001年开始使用,PCEA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病人对此不满意。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止痛,从而提高病人镇痛的满意率。

  • 标签: 硬膜外镇痛泵 护理措施 病人自控镇痛术 术后病人 静脉镇痛泵 流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吗啡术后对出现呼吸抑制患者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进行吗啡术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平均分,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吗啡术的患者术后引起呼吸抑制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吗啡泵术 呼吸抑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足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足部骨折患者,用抛币法完成分组,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和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收获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比组相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住院时间更短,数据差异明显,P<0.05。术后3个月时对比AOFAS评分研究组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足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同时为患者获得满意康复效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 标签: 足踝部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 并发症 AOF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