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腺癌淋巴水肿是常见并发症之一,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暂无根治方法。国际淋巴学会将水肿程度可分为四期,改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症状,国内外等权威组织均推荐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抗阻力训练。本文通过检索近五年内知网、医脉通、维普、万方数据平台,包括指南、临床实践信息、中华护理杂志等各种文献,共纳入24篇,从概述,禁忌症,抗阻力训练形式、强度、效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研究性总结。认为结合个体化锻炼、专业人员指导抗阻力训练,对BCRL患者是安全且有益的。医护人员应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及锻炼条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抗阻力训练方案,从而确保训练依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水肿 抗阻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资料完整的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肾脏病常规治疗及保持日常生活状态,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实施抗阻力运动干预,分别比较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蛋白尿,血尿,血清肌酐、尿酸等生理指标。结果:2组干预前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病情好转,蛋白尿持续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抗阻力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力训练及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我院收治的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阻力训练联合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最大握力、步行速度和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阻力训练及营养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其肌力,建议临床应用。

  • 标签: 阻力训练 营养护理 老年肌少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对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1)及观察组(n=41),对照组于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功能训练依从性,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估两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肩关节(外展、后伸、前屈、内收)活动度。结果观察组功能训练依从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EORTCQLQ-C30躯体、角色、认知、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评分较高,术后肩关节外展、后伸、前屈、内收活动度更大(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抗阻力训练个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抗阻力训练 个性化护理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护理干预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105例接受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呼吸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阻力呼吸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胸膈肌运动幅度、排痰效果(痰液排出量、痰液黏稠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患侧、健侧胸膈肌运动幅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护理干预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肺癌 肺癌根治术 呼吸道护理 阻力呼吸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内瘘专项护理运用于肾病终末期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当中起到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患者血管阻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肾病终末期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放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护理时,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进行护理时,在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展开内瘘专项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干预以后明显动静脉血流量相对更高,数据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瘘专项护理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青霉素主要用于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以及放线菌、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且价格低廉,但在临床使用中变态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素高,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几秒到20min内,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和肺水肿、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护理学》均规定,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做皮试,然而在皮试过程中,假阳性率相当高。现就临床青霉素皮试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青霉素过敏 试验假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原因分 青霉素皮试 变态反应发生率
  • 简介:分别对100例孕妇作声刺激试验(VAS-T)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比较。结果两组对胎儿安危的监护意义相似,但VAS-T阳性价值略高于NST,特别是两者合并使用,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声刺激 无负荷试验 VAS 临床测试 NST 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应用局部加温技术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的研究对象50例,分别在研究对象的左臂和右臂位置,通过皮内注射方式给予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5U,经未经过其他任何特殊处理的左臂定为对照组,嘱咐研究对象每天早晚,采用温水对右前臂进行浸泡处理,持续时间10min左右,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对比72小时皮试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72小时皮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菌素试验过程中,如果实施局部加温处理,将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需对该问题给予特殊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结核菌素试验 局部加温 强阳性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必可都保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气管哮喘对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入组观察对象(慢阻肺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经随机数字法分组,一组34例患者以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一组34例患者以信必可都保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差异对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总阻抗、气道总粘性阻力、气道周边弹性阻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以信必可都保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气道阻力,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信必可都保 噻托溴铵 慢阻肺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免疫功能 气道阻力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指导患者首次进行氢呼气试验(hydrogenbreathtest,HBT)检查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首次接受HBT检查的486例患者按诊疗卡或医保卡末位数字分为两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视频进行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及书面指导。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HB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指导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HBT检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视频指导患者HBT检查,患者易于掌握HBT检查相关知识,确保患者提前做好检查准备,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氢呼气试验 视频指导 护理
  • 简介:口服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SPECT(单光子反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简称SPECT)是像检查可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流(rCBF)情况,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的阳性诊断率,正确评价脑血管的储备功能。作者观察15例TIA息者口服乙酰唑胺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经rCBF静息与负荷显像同一部位图像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其扩张脑血管效果满意,可通过正常与病变部位图像确定rCBF差异的对比度而发现病灶。其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药物反应轻教,患者容易接受。护理要点包括心理疏导以保持患者心态平静,维持脑血管的稳定性,掌握显像剂注射时间,观察病情及药物反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标签: 乙酰唑胺 口服 脑血管 患者 负荷试验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皮炎斑贴试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2例慢性湿疹皮炎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居常见致敏原前5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0.1%硫柳汞、5%硫酸镍、7%芳香混和物、1%甲醛(水溶液)、1%肉桂醇。结论严格执行班贴试验前、试验中以及试验后的注意事项是取得斑贴试验成功的关键;注意对息者斑贴试验结果的解释和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 标签: 湿疹 皮炎 斑贴试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护士是药物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一员,在试验的管理和协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本机构研究护士的基本情况,并阐述研究护士的遴选、培训、职责与工作内容、使用与管理,为研究护士队伍建设提供依据,使研究护士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从而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

  • 标签: 研究护士 药物临床试验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临床试验受试者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方法:在我院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制定符合临床试验受试者管理流程,确保受试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保证临床试验顺利开展。重点措施:成立专科疫情防疫工作小组;研究人员掌握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知识;受试者管理网格化;重视筛查受试者的流行病学;落实入院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胸部CT检查;严格受试者住院期间的管理;动态关注受试者心理;制订受试者不能按期随访应急方案。结果: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承担药物和器械临床试验32项,其中门诊筛查和随访853人次,需住院的入组和随访病例115人次。流行病史筛查率100%,口罩规范佩戴率91.43%,环境及医疗用品消毒率100%,受试者服药依从性98.6%,受试者超出访视窗口期2例次、失访1例次,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制定完善防控管理体系,对受试者严格落实筛选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强化教育和受试者管理等措施,保障了受试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确保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 标签: 疫情防控 临床试验 受试者 管理
  • 简介:为了使新药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地使用,其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试验必须遵循国家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GCP),以保证受试者的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作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之一的我科近年承担了多项生物制剂的Ⅲ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是指扩大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受试对象为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以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科在多次的参与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管理经验。为药物正式上市后的临床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将生物制剂的Ⅲ期临床试验的护理管理工作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试验 生物制剂 护理管理
  • 简介:抑肽酶是外科常用的止血剂,但有致敏作用。本院在2004年8月收治1例因抑肽酶过敏试验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急救、护理,患者脱险,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抑肽酶 过敏试验 过敏性休克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一次全国性“大流行”,2020年3月开始出现了国际疫情回流我国的现象,疫情仍需严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顺利开展临床试验,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和受试者的安全,本文通过介绍从启动会、招募、筛选期、试验期、清洗期、出组、复查,各个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概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Ⅰ期临床试验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体会,如今疫情已成常态化防控,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的临床试验护理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Ⅰ期临床试验 新冠肺炎 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