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护理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技能的学科,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成为护理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有部分院校建立了网络模拟实践平台、网络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网络化“护理实践中心管理系统”平台,但由于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管理难度大,并没有在所有院校广泛开展.本研究主要了解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网络的情况,并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探讨如何积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标签: 护理专业 实践教学 网络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网络自媒体使用及交互行为,为学生工作和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制调查工具对356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般情况、自媒体使用情况及交互行为进行调查。[结果]99.15%的护理专业学生在使用自媒体,其中QQ空间的使用率最高,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为81.46%,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使用率分别为62.64%和51.68%,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和不同性别的护理专业学生在自媒体使用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专业学生在使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信息互动的得分分别为(3.53±0.53)分、(3.47±0.57)分、(3.08±0.69)分和(2.62±0.42)分。[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自媒体使用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利用这种现象,借助自媒体平台开展学生工作和护理教学。

  • 标签: 高职 护理专业学生 自媒体 信息交互
  • 简介:目的:评估“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长沙市口腔医院星沙门诊部进行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四手”操作组和独立操作组,对其修复治疗时间及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四手”操作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比独立操作组短,“四手”操作组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独立操作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缩短了临床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应该在口腔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烤瓷冠修复 “四手”操作技术 护理
  • 简介: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通过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洗胃技术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这5个方面进行.

  • 标签: 教育 护理 洗胃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全面掌握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方法:将护理人员的德、勤、绩、能等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结果: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有效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统筹管理.结论: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明显优势.

  • 标签: 护理 业务技术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护士进行动机性会谈技术短程培训策略,寻求让护士掌握动机性会谈技能的培训途径。方法自行设计动机性会谈技术短程培训方案,对24名未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护士进行为期5次的培训。采用情景测验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前后动机性会谈技能掌握情况测评,根据动机性会谈理念中建议、肯定、开放式提问、激励和建构行为表现作为培训效果评价指标。采用自编的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对受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受训护士在培训后回应出现建议、肯定、开放式提问、激励和建构的行为次数均高于培训前,经比较,P〈0.001;培训前后护士整体动机性会谈行为计数比较,r=91.746,P=0.000。受训护士对培训满意度的综合评价95.8%。结论短程培训能让护士掌握动机性会谈技能,培训方案为护士所接受和欢迎。

  • 标签: 护士 动机性会谈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在病区输液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4-9月解放军第117医院普通外科住院输液患者793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物联网输液管理组(n=473)和常规组(n=320)两组。物联网输液管理组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进行全程输液管理,常规组采用人工模式进行输液管理,比较两组的输液管理质量。结果物联网输液管理组各项输液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病区静脉输液智能化、精细化的全过程闭环路径管理。

  • 标签: 物联网 输液监控 闭环管理
  • 简介:总结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1次置管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20例置管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87例(72.5%),2次置管成功12例(10.0%),3次置管成功7例(5.8%),3次以上穿刺成功10例(8.4%),穿刺失败4例(3.3%);1次置管失败原因包括:穿刺针未1次置入血管,导丝送入困难,导管置入困难,穿刺鞘未置入血管,导管异位,认为在置管前利用血管超声仪充分评估血管的条件;置管时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效地处理置管时出现的问题;置管后及时胸片检查定位,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插管鞘技术 PICC 置管失败
  • 简介: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因器械不佳、方法落后等原因,会给病人造成肛门或直肠黏膜损伤、腹痛腹泻、灌肠液保留时间短等问题,进而影响疗效和病人舒适度。现从灌肠的器材、速度、温度等8个方面综合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技术的规范化进程,发现众多临床研究在灌肠的速度、温度、插管深度和保留时间上有较大争议,目前尚缺乏有循证依据的统一规范,且现有研究中普遍存在试验设计不严谨的问题,尚需从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开始研究,以期规范的指导临床实践,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和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中医护理技术规范 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