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拔管方式对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4例骨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定时夹管排尿训练,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观察组尿管持续开放,直接拔管。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有无夹闭尿管,不会影响拔管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拔管 导尿管留置 排尿
  • 简介:目的了解创伤骨科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真实体验及诉求,为疼痛管理的深化和提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5名参与疼痛管理工作的创伤骨科护士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并对访谈结果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创伤骨科护士认为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工作需要团队的通力配合,在参与疼痛管理的过程中护士自我价值感和专业知识均得以提升,但面临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提高疼痛管理质量、如何与跨专业人员更好地合作的困惑,期望获得更加系统的培训.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疼痛管理团队的配合度,同时不断为护士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机会,提高其疼痛管理水平.

  • 标签: 创伤骨科 护士 疼痛管理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自控镇痛泵 下肢手术 尿潴留
  • 简介:恶心呕吐是麻醉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引起,此外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用药、术中管理和手术部位等因素有关。术后恶心、呕吐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导致脱水、误吸和伤口愈合延迟等。随着麻醉及手术水平的提高,术后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耳穴埋籽防治麻醉手术的恶心呕吐,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麻醉 恶心呕吐 耳穴埋籽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手术骨科植入物取出术后植入物的去向情况,探讨骨科植入物取出后的处理与管理方式,确保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方法]向广东省50家医院手术室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统计各家医院骨科植入物取出术后植入物的去向。[结果]取出后的骨科植入物投入利器盒的占38%,投入医疗垃圾桶的占18%,手术室存放的占18%,手术医生带走的占12%,设备科存放的占6%,主动交病人或家属的占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相比,骨科植入物去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植入物取出术后植入物的去向问题有待明文规范或立法,并进行严格的监管落实。

  • 标签: 手术室 骨科植入物 医疗废物 废物处理
  • 简介: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与供应室合作中降低手术物品丢失率。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找出手术物品丢失所存在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通过品管手法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3年1-6月)与实施前(2012年7-12月)手术物品丢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2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了手术物品丢失率,提高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人员相互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物品丢失 品管圈 质量管理
  • 简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1]是指在手术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简称胃瘫,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多见于胃及胰腺手术,而在卵巢癌术后较少见[2]。卵巢癌是目前早期诊断率低而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由于起病隐匿,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临床晚期[3]。故要施行最大限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需探查膈肌面、肝脾和结肠。切除大网膜及清除肠道及肠系膜上的肿瘤时牵拉胃肠道及术后炎症刺激等原因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胃动力减弱。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减瘤术,还会切断胃网膜血管,故术后会发生胃瘫的可能。我科于2013年3月8日收治1例卵巢癌术后大面积胃瘫患者,现将该患者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卵巢癌 胃瘫 护理
  • 简介:总结20例成人心脏手术2h内行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术后监护体会。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做好酸碱平衡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及血容量管理;做好感染和溶血的预防;观察引流液颜色;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患者加强早期下床锻炼,早期肺部管理,合理休息与饮食等。本组20例患者中,2例并发严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紊乱,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当天并发左心室破裂大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 标签: 心脏手术 非计划再次手术 术后监护 护理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妇科临床.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痛苦轻、并发症少、瘢痕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使越来越多的病人能够愿意和主动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 陈皮 腹胀
  • 简介:术后认知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常见的精神方面的障碍,其诱发原因和影响因素多样且复杂。主要表现为手术患者记忆力、抽象思维及定向力等方面出现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即人格、社交能力和技能的改变。北美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Ⅳ)对认知障碍的分类,POCD属于轻度神经认知障碍,其特征是由一般的医疗处理引起,而又不属于谵妄、痴呆、遗忘等临床类型,一般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患者也会出现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就心胸外科术后患者POCD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胸外科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腹腔脏器的损伤、病变,如胃肠破裂、肠癌、肝胆胰和子宫等严重疾患,往往需要进行腹部手术。每年,全世界都会进行大量的腹部手术。据统计,四川华西医院1996-2007年入院进行腹部肿瘤手术的患者高达18310例。在美国,每年约进行32万例的结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多处于抑制状态,直接影响患者营养的摄入和吸收,影响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医疗护理费用。据美国统计显示,每年用于护理术后肠麻痹的费用就高达7.5亿~10亿美元。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及预防术后并发症,一直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 标签: 咀嚼口香糖 腹部手术 胃肠道功能 排气
  • 简介:总结了27例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手术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等措施,认为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护理准备,熟悉手术医生习惯,正确配合显微器械和汽钻使用,术中根据动态脑电图波形准确标记癫痫病灶位置,严格遵循术中无菌原则等可使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癫痫 颞叶 手术配合
  • 简介:总结了5例膀胱肠瘘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尿管护理,充分引流膀胱内容物,加强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积极进行肠道准备;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全程给予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5例患者均未出现膀胱肠瘘复发。

  • 标签: 肠瘘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