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 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析,随机分为 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则联合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及 SWAL-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SWAL-QOL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口肌生物反馈训练 常规吞咽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重症病毒性肺炎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乌司他丁对患者免疫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纳入 74例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死亡 19例( 25.7%) ;治疗组 36例,第 7天 CRP( 46.2±32.8) mmol/L、 HLA-DR( 60.02±12.08) %、 T-CD4+( 422±87) cell/L与第 0天的( 123±59.8) mmoL/L、( 41.22±15.90) %、( 220±54) cell/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与对照组的( 34.1±11.8) mmol/L、( 42.06±14.08) %、( 326±69) cell/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81、 2.603、 2.527, P<0.05)。治疗组 28 d死亡 9例( 25.0%), VAP发生率为 21.77‰,低于对照组的 10例( 26.3%)( χ2=4.432, P=0.028)、 42.12%( χ2=0.017, P=0.897)。 结论 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 VAP发生率,但无法改善预后。     [关键词 ] 重症病毒性肺炎 ;免疫干预 ;乌司他丁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linastatin in immunomodulatory therapy of severe viral pneumon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immunit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74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pneumonia were included, 19 (25.7%) died; There are 36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6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6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6 patients in the seventh day of CRP (46.2 ± 32.8) mmol / L, HLA-DR (60.02 ± 12.08), t-cd4 + (422 ± 87 ± 87) cell / L on the seventh day and (123 ± 59.8) mmol / L, (41.22 ± 15.90)%, (220 ± 54) cell / L (P < 0.05), and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34.1 ± 11.8) mmol / L, (42.06 ± 14.08)%, (326 ± 69) cell / L / L of the control group (t = 1.1.1.1.1.1.8) mmol / L, (42.06 ± 14.08 ± 14.08)%, (326 ± 69 781 2.603、 2.527, P<0.05)。 The incidence of VA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21.77 ‰,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6.3%) (χ 2 = 4.432, P = 0.028) and 42.12% (χ 2 = 0.017, P = 0.897). Conclusion Ulinastatin can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pneumonia,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P, but can not improve the prognosis.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患者主索引数据的管理方法设计。方法:创建医院患者的身份主索引表,进行主索引相似度的计算,将患者唯一身份识别 (ID)和患者 ID全部放入患者的身份主索引表。结果:根据唯一身份 ID来对于患者的身份进行查询,能够了解到患者的历史诊疗数据,从而提高就诊效率。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的患者主索引数据 的管理方法能够使得患者主索引数据更加的规范,从而实现规范化管理,并且还可以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诊疗效率。

  • 标签: 患者主索引 医院信息系统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3 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92例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为实验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治疗组。其中治疗组 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照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 抑郁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 抑郁症状评分为9.3640.15分,神经功能恢复评分为 89.41土 8.36分。对照组抑郁症状评分为( 13.64±0.48) 、 神经功能恢复评分为(73.15±5.64) ,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伴有抑郁症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脑梗死 抑郁症状 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8月~ 2019年 12月 5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留置膀胱造瘘管和气囊尿管,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术后均采取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 59例患者术后 3d拔除造瘘管,术后 5d拔除导尿管,患者均自排尿。术后 8例出现下尿路感染症状, 3例术后出现终末血尿。均经过抗炎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系統性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T3、T4、TSH水平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 生活质量 血糖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观察组对象是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对照组对象是同期因头痛于我院入院治疗的32例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脑脊液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阳性率和脑脊液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MRI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对照组患者,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肌酸激酶(CK)水平较其余两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对照组患者高,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乳酸(LA)水平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低,差异显著。结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上,运用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脊液分析可对感染类型进行明确鉴别,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