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重的急诊,抢救成功与否关系着病人的存亡.有资料表明在心肺复苏中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实施率较低[1],这直接影响着心肺复苏的成败,作者在院急救中应用微型呼吸机代替人工呼吸,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中的应用 吉斯呼吸机 呼吸机院前
  • 简介:目的:探讨院心肺复苏(CPR)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60例,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3组,A组210例,常规CPR时即盲插喉罩通气;B组40例。常规CPR时即行气管内插管;C组210例,常规CPR时以球囊面罩装置通气,转送至急诊科再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延迟时间5~15min。结果:插管所需时间:A组10.4±7.5s;B组96±25.7s;C组52±27.5s;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盲探下插入喉罩全部1次成功,成功率100%;B组插管1次成功28例,2次成功9例,3次以上3例,一次插管成功率70%;C组插管1次成功200例,2次成功10例。一次插管成功率95.2%;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苏成功率:A组复苏成功41例,成功率19.5%;B组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2.5.%;C组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3.8%;A组与B、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院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快捷,可盲探插管且成功率高,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而早期气管插管需时长。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不能提高CPR成功率。

  • 标签: 早期 喉罩 气管插管 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心城区院急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中心城区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院急救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的院急救病例逐年上升,但死亡病例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70岁以上的年龄段。院急救死亡的常见病因是猝死(65.68%)、创伤(9.74%)、脑血管意外(8.79%)、心血管急症(7.34%)、呼吸系统急症(6.32%)、中毒(1.61%)、消化道出血(0.52%)等。因创伤死亡的病例呈上升趋势,但2004年有所下降。脑血管意外所致的死亡则呈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对猝死、心血管急症及创伤院急救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院急救水平。

  • 标签: 院前急救 死亡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