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探讨心动过速(VT)发生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DCG检查出的VT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患者中共检出速2541阵.频率范围在70~250次/min,其中1阵/24h者110例(占70%)。绝大部分为非持续速(〈30S),有6例为持续速(3.8%)。VT呈单形者123例(78.2%)、多形性者35例。76例合并不同程度的ST—T改变,随访中有2例猝死。结论:速的发生与器质心脏病合并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密切相关,在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大多数速转归良好。

  • 标签: 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的肾上腺素能作用对兔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去甲肾上腺素(NE)0.5mg/kg和NE1.0mg/kg,一日两次,连续15天.在体同步记录各组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复极90%的时限(MAPD90)、跨比复极离散度(TDR)及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情况.再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6μg/(kg·min),观察急慢性肾上腺素能重叠效应对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1)三组之间MAPD90及TDR的比较无显著差异.(2)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中层心肌的MAP2期拱顶消失.(3)程序刺激下,早期后除极(EAD)或/和延迟后除极(DAD)及室性早搏在实验组均有增加.静脉给予Iso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均有增加,但仅高剂量组P<0.05.结论:增强的肾上腺素能作用可引起兔心室肌复极电活动改变,并可导致心律失常增加,但对三层心肌的MAPD90和TDR影响不明显,其致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EAD/DAD增加有关.

  • 标签: 增强 肾上腺素能 室性心律失常 程序刺激 心肌单相动作电位 注射生理盐水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记录和血生化测定两种方法对低血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低血钾患者同时记录心电图和测定血清钾浓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结果:心电图检出低血钾症的准确高于血生化测定(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能更准确地反映机体缺钾状况.

  • 标签: 心电图 生化测定 诊断 低血钾 准确性 比较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心房纤颤(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状态。方法:所有受试对象均在人院时抽取静脉血送检凝血、纤溶功能指标。结果:慢性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Fb、D-dimer及VWF:Ag明显增高,与单纯房颤组(对照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APTT、PT虽短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病时Fb、D-dimer及VWF:Ag明显增高,反映了这些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的紊乱,同时也间接预示凝血、纤溶指标增高的慢性房颤患者有可能出现脑梗死。

  • 标签: 慢性房颤 纤溶 凝血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清感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以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393~0.98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0.4%(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普法 绿原酸 清感口服液
  • 简介: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测定对其病因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比分析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A组,n=120)和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组(B组,n=329)静脉血清CHE水平和PLT计数。结果:A组血清CHE水平均低于正常,B组仅8%低于正常,分别为2762.9±849.5u/L和9762.4±562.4u/L,差异明显(P〈0.001)。A组PLT计数(52.5±21.7)×10^9/L明显低于B组(213.2±40.9)×10^9/L,差异显著(P〈0.001)。结论:血清CHE水平和PLT计数的测定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破裂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简单有效方法。

  • 标签: 血清胆碱脂酶 血小板计数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与同期42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比较。结果: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关系密切;早期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的判断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D-二聚体 早期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ICU)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73例舌癌根治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3例的组织瓣存活良好,无呼吸道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并于术后24h内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加强对皮瓣的严密监护是舌癌根治术后在ICU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应用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8.63±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2.1)分,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疗效,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人文关怀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9年~2000年我科先后收治了2例因外伤性骨折导致视力骤然下降病人,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例报告 变例 外伤性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行评价在手术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成立同行评价小组,将其与手术护理工作相结合,将实施后一年的护理数据作为实验组,实施前一年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环境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规范、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结果。结果实施同行评价后,我院手术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共发生不良事件5起,实施前的不良事件共17起。结论同行评价在手术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使评价标准与手术过程实现了有效结合,质量控制的主动、实效、优化性都大大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行评价 护理质量控制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耐药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有200例,其中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46例。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度观察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耐药性。结果结论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主要是葛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极强。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对患者的综合管理,预防和治疗并重,从而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特点 病原学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难治哮喘与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及影响,明确其与哮喘之间的相关临床特征,为研发新的有效治疗干预提供了临床依据,为提高难治哮喘患儿的治愈率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选自2013年5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哮喘患儿,将所入患儿按照是否需要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吸入剂量≥1000μg/d)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其中中途退出研究者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BMI百分位数及按体重水平分组的结果;分析对比肥胖相关因素(瘦素水平)在哮喘患儿治疗效果中的范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BMI值为26.61±6.81,高于对照组的20.87±2.18,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BMI再次分组观察组中正常体重组显著的少于对照组,而肥胖组患儿则显著的多于对照组中的再次分组人数,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水平(P<0.05);两组患儿中的肥胖者瘦素水平均高于本组中的其他分组患儿,且观察组中的肥胖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值与哮喘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着BMI值的增高其病变的严重增加,血清中瘦素的水平也相应的增高。

  • 标签: 儿童,难治性哮喘 BMI 影响程度 相关性研究
  • 简介:腹部闭合损伤是外科常见创伤急症。我院1990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收治腹部闭合损伤12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2例,女38例;年龄3岁~79岁,伤后就诊时间30min~72h。车祸伤86例,坠落伤12例,打击伤13例,其它9例。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正确诊断 就诊时间 腹膜刺激征 脏器损伤 车祸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原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6例(6眼)中,1例仅行玻璃体注药术。3例联合玻璃体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其中2例滤过泡漏者联合自体球结膜滤过泡修补术。2例感染严重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结果4例保住眼球,眼压控制正常,保存有用视力。2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后控制感染。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感染眼内炎存在多种致病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玻璃体切除、玻璃体注药、自体结膜遮盖滤过泡修补术是治疗滤过手术后感染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右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对36例症状明显的右流出道单形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即刻及术后2月的疗效;测定射频消融术前以及术后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观察心肌损伤。另设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射频消融能有效治疗右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即刻成功率为100%,远期成功率为94.4%。hs—CRP、CK—MB和cTnI射频消融术后1d较术前明显升高,7d后恢复正常。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 标签: 射频消融 室性早搏 高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 简介:血栓微血管病(ThromboticMicroangiopathes,TMA)包括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瘢(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和HELLP(HemolysisElevatedLiverEmzymesandLowPlatelets)综合征.

  • 标签: 微血管病 血栓性微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环磷酰胺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难治肾病综合征,并分析其有效及安全,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难治肾病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2012年0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所接收的患有难治肾病综合征患者共1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与B组,每组中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如降压、利尿消肿等。A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注射治疗,B组患者给以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的肾功能。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1.11%,经比较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的低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检查相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除A组的血浆白蛋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患者与A组的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难治肾脏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环磷酰胺 雷公藤多甙片
  • 简介:作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呃逆10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呃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