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热敷护理对膝关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符合条件的80例膝关术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方式,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膝关术后患者均遵医嘱在拔除引流管的第二天,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热敷护理,直接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前热敷患处20分钟,将两组患者1-7天内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膝关术后患者开始锻炼1-3天内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膝关术后患者锻炼第4天开始,活动度较对照组膝关术后患者的活动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前进行20分钟热敷护理,患者的锻炼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热敷护理 膝关节术后 康复功能锻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全膝关置换技术对膝外翻畸形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膝外翻行全膝关置换术患者15例(18膝)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检查记录患者膝关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评分。所有患者均行全膝关人工置换术治疗,手术均由髌旁内侧入路,选择性松解软组织,模具引导截骨,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假体安装。术后随访6~24个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膝关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膝关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置换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活动度、股胫角,疗效显著,是膝外翻畸形治疗有效途径。

  • 标签: 膝外翻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屈曲受限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屈曲受限患者60例,进行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单纯的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是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在患者膝关活动度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粗针松解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伸膝装置粘连致膝关屈曲受限效果较好。

  • 标签: 粗针松解 关节松动术 股骨干骨折术 伸膝装置粘连 膝关节屈曲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内容以及患者对接受延续性护理的喜好方式和时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2.2-2013.1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置换术的术后60名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95%以上的患者掌握了19项康复锻炼中的15项动作锻炼要点,但其他4项要点有遗漏;在运动量上达标率偏低,只有约一半的患者(51.7%)表示能够坚持并达到自己既定的运动量。患者对用药、伤口保护、活动及需来院就诊的情形的认知整体较好;对体重控制、家庭环境改善、锻炼后处理、异常情况的认知不足。对于延续性护理干预,78.3%的患者偏好电话随访,46.7%的患者建议术后两周内进行或随时联系。结论被调查患者的功能锻炼要求需要规范,其他康复项目有待加强,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尚需完善,开展医院和社区相联合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符合患者意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于膝关骨创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膝关骨创伤治疗的134例患者,将所有膝关骨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为关节镜微创治疗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显著高于对照组76.1%,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关节微创技术治疗膝关骨创伤临床效果理想,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治疗中应将该技术作为治疗该症的常规方法。

  • 标签: 关节镜微创技术 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加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性膝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性膝关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分别给予玻璃酸钠加口服独活寄生汤、单纯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性膝关炎的临床治疗上,玻璃酸钠加独活寄生汤的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性膝关节炎 玻璃酸钠 独活寄生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目的:对不同麻醉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压进行分析以探寻合理的术后血压监测时间。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硬膜外、腰麻、全麻的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术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显著性;腰麻所监测的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术后30min舒张压及术后1~2h舒张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8h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血压下降:全麻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及术后15min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也表现为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腰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后期,而全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前期。

  • 标签: 麻醉 血压 监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28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联合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HSS膝关功能评分为(86.73±4.3),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5.7%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64.3%)(P<0.05);实验组85.7%对我院治疗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58.1%)(P<0.05)。结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机制复杂,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辅助手术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中药薰蒸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制度、方法和措施。方法:总结36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用中药薰蒸的不同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36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经中药薰蒸治疗及综合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中药薰蒸是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关节病型银屑病 中药薰蒸 护理
  • 简介:尿漏是肾结石取石术后常见并发症,我院近几年出现18例,现就其发病原因、防治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2~60岁。其中肾造瘘管脱落5例,输尿管梗阻10例,病变组织切除不彻底1例,肾盏未成形2例。发热、肾区肿痛15例,腹胀、

  • 标签: 肾结石 尿漏 输尿管结石 病变组织 输尿管梗阻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为治疗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肛裂术后便秘患者临床资料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主要包括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等参数指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3.13%(1/32)、9.38%(3/32)以及9.38%(3/32),对照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15.63%(5/32)、28.13%(9/32)以及28.13%(9/32),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1.25%(26/32),实验组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较为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提高患者总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肛裂术后 病人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实施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各26例,观察比较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手术疗效优良23例(88.5%),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7.7%);对照组手术疗效优良16例(61.5%),并发症发生8例(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优于内固定术,体现在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推荐选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将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66例)术后第2d开始肠内营养(EN)支持,术后第2~7d起,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B组(61例)术后第2d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支持;C组(6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测定术后不同时间的多项营养指标。结果: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明显高于C组比较(P<0.05);外周总淋巴细胞计数:三组分别在第7d、14d、21d明显高于第0d(P<0.05);血糖:A组和C组,在术后第7、14和21d分别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于第7、14和21d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谷丙转氨酶: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A组和C组第7、14和21d与第0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在第21d与第0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不引起代谢紊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传统鼻饲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麻醉镇痛技术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高,硬膜外麻醉微量输入泵(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PCEA)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中,取得了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容易发生硬外镇痛泵感染的问题,影响手术的效果,对患者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为了达到预期镇痛效果,同时预防硬膜外和穿刺点感染的发生,我科制定多项预防措施,并选取了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10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都携带硬外微量输入泵,结果发现没有一例患者发生硬膜外和穿刺点感染的情况。

  • 标签: 腹部手术 预防感染 硬膜外微量输入泵
  • 简介:目的:总结肩关节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临床特点和磁共振(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具有肩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并排除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维持性血透(MHD)患者12例为症状组,无症状MHD患者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透析时间、β2微球蛋白(β2-M).MRI检查双侧肩关节,测量岗上肌肌腱与肩胛下肌肌腱厚度,观察骨质破坏情况.结果:症状组年龄、透析时间、血清β2-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组岗上肌肌腱和肩胛下肌肌腱增厚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症状组MRI检查阳性100%,对照组25%;症状组7例骨质破坏,对照组发现1例轻微骨质破坏.结论:年龄大、透析时间长的患者更易表现出DRA临床症状,症状轻重与关节受损程度有关.MRI可有效发现DRA的征象,无症状者的肩关节也有MRI阳性发现,提示MRI对DRA的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

  • 标签: 肩关节疼痛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临床特点 磁共振诊断 MRI检查 无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并观察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再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针对其复发主要原因进行再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进行单纯的病灶清除手术,7例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及窦道切除术,10例接受I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4例进行单纯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另有3例接受I期经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在手术术后对患者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血沉、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结果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术前术后未进行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发现、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差等,再手术后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的情况,术后8~12月患者植骨融合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结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术后应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保证手术过程的准确无误,若术后复发,应根据复发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避免再复发的发生。

  • 标签: 脊柱结核 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再手术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舌癌根治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3例的组织瓣存活良好,无呼吸道梗阻、出血等并发症,并于术后24h内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加强对皮瓣的严密监护是舌癌根治术后在ICU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3年收治的27例FDGE的临床资料.结果:FDGE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4d,经保守治疗9~4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效果好,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 标签: FDGE 腹部手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诊断 出院 机械性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