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感染是糖尿病(DM)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M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是一般人群的2-3倍,尤其在女性患者中,如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炎和尿潴留,则更易发生尿路感染。由于DM感觉神经的病变常使患者合并尿路感染时,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有的患者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尿菌落计数105个/ml)。DM最易并发尿路感染,而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 标签: 老年人 糖尿病 泌尿系感染 雌性
  • 简介:目的总结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313例,其中分为青年组(≤35岁)21例,中年组135例及老年组(≥60岁)157例,比较其临床病理表现在各年龄组的差异。结果13年来胃镜胃癌的总检出率为1.75%(313/17869),按≤35岁,36~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0岁年龄组段,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4.5%,15.3%,23.3%,28.8%,16.O%,5.4%。胃癌的构成比在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60一69岁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青年组及老年组胃癌女性分别占57.1%及29.9%。上腹痛症状占78.9%及43.3%,胃窦癌占76.2%及47.8%,贲门癌占5%及6.4%,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共占61.9%及10.8%,低分化腺癌占38.1%及69.4%,高、中分化型痛0及18.5%。结论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两组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胃癌 青年 老年
  • 简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但是老年患者因为器官功能的退化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如脑梗死、心脏缺血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复杂的病情会显著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给围术期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围术期管理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年间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185例,其中以肺癌59例(31.9%)、肝癌31例(16.8%)、结直肠癌1例(11.4%)为前三位主要死因。1993~1999年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62例(33.5%),2000-2006年死亡肿瘤患者123例(66.5%)。(2)合并感染病例126例,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67.7%,104例患者的死亡与感染有关,感染直接引起死亡13例(7.0%),间接引起死亡91例(49.2%)。(3)恶性肿瘤合并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91例(49.2%),各脏器出现功能衰竭的时间顺序依次为呼吸系统、肾脏、肝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心血管系统。各脏器功能衰竭的频率顺序为肺脏、心脏、肝脏、神经系统。(4)分析住院天数、是否合并感染、感染部位数目、感染次数、转移部位数目、合并基础疾病数目等因素对MOFE的影响中,显示基础疾病数目、感染部位数目是MOF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感染、MOF等并发症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肿瘤 死亡
  • 简介:冠心病是目前中国老年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由于年龄因素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更加困难.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期专栏所刊登的文章重点向大家介绍了我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危重冠心病患者介介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血管内超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因此,老年危重冠心病患者可以从介入治疗中受益.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人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完全闭塞 血管内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便秘患者和内镜下发现的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归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350例老年便秘病例的结肠镜结果,结合老年便秘患者病程、性别并归纳分析镜下肠道疾病的分布特点。结果350例老年便秘病例肠道疾病发现率高达60.86%,相关大肠疾病发病率依次为结直肠炎(26.86%)、结肠黑变病(13.14%)、肠息肉(12.00%)、结直肠癌(6.57%)、炎症性肠病(1.14%)、结肠憩室(0.57%)、肠结核(0.29%)、毛细血管扩张症(0.29%)。男性便秘病例肠息肉、结直肠癌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便秘病程〉5年组结肠黑变病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老年人便秘的最主要病因是结直肠疾病,尽早行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便秘 结肠镜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接受Hp根除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200例。根除治疗完全停止后1个月以上复查碳13呼气试验,以根除失败者为研究组,共计36例患者Hp阳性。选取同期根除成功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一般社会状况、消化系统疾病、既往病史、是否多重用药、吸烟、饮酒、不良反应发生、根除方案、依从性、根除前是否服用抗生素、根除前是否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以及Hp根除意愿。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Hp根除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用药(OR=0.102,95%CI0.025~0.419;P=0.002)、依从性(OR=0.112,95%CI0.016~0.779;P=0.027)、根除前是否服用PPI(OR=5.903,95%CI1.193~29.215;P=0.030)和是否采用阿莫西林四联方案(OR=0.095,95%CI0.012~0.744;P=0.025)与Hp根除成功与否独立相关。结论老年患者Hp感染应个体化、规范化治疗。

  • 标签: 老年人 螺杆菌 幽门 根除 失败
  • 简介:<正>我所自1986年成立病房以来,共收治住院老年肺结核病人32例(存档例数),其心理状态各异。在护理中我们认为,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护士的言行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关系到病情及转归。老年人通常病史较长,多有间断用药过程,对目前的抗结核化疗药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病情时好、时坏,症状反复出现,不少求治病人,合并肺内感染或肺原性心脏病。作者等从1986—1990年收治住院病人中的各异心理状态,所实施的心理护理措施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 肺原性心脏病 抗结核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于降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s)发生率及提高临床医疗安全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两科均不使用PASS介入干预。第二阶段,老年医学科使用PASS介入干预;消化内科不介入干预。根据Naranjo评分表判定ADEs。比较两个科室前后阶段ADEs发生率、分布及严重程度,发生可预防ADEs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1)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两科室可预防ADEs中,重度事件所占比例多,干预治疗后,重度事件减少更显著。(3)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有所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相关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Es在老年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越是严重的ADEs越可以防范。使用PASS对可预防性ADEs加强防范,有更多临床获益,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疗隐患,降低病残率,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但其仍存在一定缺陷。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 简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与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尤以老年患者多见.老年患者出现POCD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个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否则会导致终身认知功能损害.本文分析并总结了POCD的相关文献,对POCD的危险因素、手术操作、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对POCD的影响以及POCD的预防策略进行阐述,探讨其在POC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防治老年患者POCD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手术操作 预防策略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加速康复。FTS措施已成功应用于结肠癌的患者,目前国内亦有研究将其应用于胃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胃癌D2根治术 护理
  • 简介: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老年感染者(年龄≥50岁)显著增加。这不仅仅是因为许多年轻时感染的患者如今已经活至50岁以上,而且也是因为患者感染时的平均年龄已增加。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老年人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双上肢收缩压差异(IASBP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542例,于病情平稳或相对平稳24h后行无创血压检测,根据IASBPD值将患者分为0~5mmHg组570例、6~15mmHg组834例、≥16mmHg组138例。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其他合并疾病、C-反应蛋白(CRP)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ASBPD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总体IASBPD为(8.5±5.4)mmHg,高血压患者与无高血压患者的IASBPD分别为(10.6±5.2)mmHg和(4.3±2.6)mmH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BMI及CRP水平、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降压药使用、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他合并疾病是影响IASBPD的相关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86,95%CI1.784~2.929)、BMI(OR=1.101,95%CI1.054~1.150)、高血压(OR=7.726,95%CI5.575~10.706)、糖尿病(OR=1.701,95%CI1.125~2.570)、高脂血症(OR=2.182,95%CI1.660~2.869)及CRP(OR=1.260,95%CI1.190~1.333)是影响IAS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IASBPD较大,高血压、女性、BMI、糖尿病、高脂血症、CRP是影响IAS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血压 危险因素 双上肢收缩压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脉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268例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的老年患者,按其临床表现和CAG的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采用袖带加压法连续测量患者入院后三天的晨起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脉压。依据Gensini评分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探讨其与血压不同成分之间关系。结果CHD组收缩压和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脉压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收缩压、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均<0.05)。脉压水平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r=0.199,P<0.01)。结论脉压较收缩压、舒张压更能反映大动脉弹性,不仅与CHD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还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 标签: 脉压 老年 冠心病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口日益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年龄相关性炔病凸显。胃肠道疾病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而内镜技术及内镜诊疗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及常规的上消化道胃镜及结肠镜由于镜子长度的限制和肠管呈盘曲折叠式排列只能到达近端小肠和远端结肠。

  • 标签: 双气囊小肠镜 老年人 小肠疾病
  • 简介:近年来,老年人结肠息肉、结肠癌等肠道疾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需要进行电子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以往常用蕃泻叶+洗肠散作为肠道清洁剂,口感欠佳,服用总液体量过大,经常出现老年患者不能耐受肠道准备的情况。

  • 标签: 老年人 磷酸钠盐 肠道清洁
  • 简介:目的观察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病例的效果,并筛选影响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72例,肠内喂养失败后第1天10:00进行肠道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共治疗6d。各组第1次给药均在第1天8:00,给药24h后,开始记录每日10:00,16:00,22:00和次日4:00胃液潴留量、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对于单药治疗失败者,直接纳入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时间6d,治疗24h后开始记录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结果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红霉素组每日平均胃液潴留量较甲氧氯普胺组少[d2:(75±19)1)S(130-4-23)ml;d3:(72±16)w(120±21)ml;d4:(71±22)VS(125±18)ml;P〈0.05】;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较甲氧氯普胺组高[d2:65.7%US37.8%;d3:51.4%VS27.0%;d4:45.7%VS18.9%;d5:40.0%IJS16.2%;P〈0.05];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在第5天的喂养成功率高达64.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40%)和甲氧氯普胺组(16.2%);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血糖水平、入组时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I/)评分、是否存在休克与喂养失败显著相关。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较甲氧氯普胺为佳;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高血糖水平、入组时高APACHEII评分、休克为喂养失败�

  • 标签: 红霉素 肠道营养 胃排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以循证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以循证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睡眠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下移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态度、舒适度四个方面,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心肌缺血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无痛性心肌缺血 循证理念 整体护理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4岁,因"间歇性发热伴寒战2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4月10日开始出现发热,达38℃,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4月23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有寒战,急送至济南军区总医院.查体:体温:39℃,神志清楚,精神差,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黄染,无皮疹,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右上腹部有轻压痛,Murphys'阳性,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精神病 济南军区总医院 胆结石 间歇性发热 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