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胰岛泵能够模拟人体胰岛分泌模式,具有快速平稳降糖的优点,但应用受到一定制约。我们应用基础胰岛联合餐时胰岛治疗合并急性脑梗死的老年2型糖尿患者,与胰岛泵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输注系统 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治疗2型糖尿患者的疗效。方法按数字分配法将80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A组(40例)采用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治疗,B组(40例)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NP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h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2hC肽)、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A组餐后血糖达标更快,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体重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使2型糖尿患者血糖快速达标,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地特胰岛素 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
  • 简介: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疾病和多重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聚集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腹型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为基本特征,其主要后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MS的第1个工作定义和诊断标准是由WHO专家组在1998年正式提出的。此后许多国家和学术组织都制定了各自的MS诊断标准并不断更新.但各种MS诊断标准的差异和争议较大。2005年由国际糖尿联盟(IDF)颁布了学术界第1个MS的全球统一定义。

  • 标签: 肥胖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贝前列钠对糖尿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组,贝前列钠组。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大鼠均喂以高脂饲料,贝前列钠组给予0.6m。g/(kg·d),每日2次。观察8周,最终纳入实验各组6只,分别比较3组大鼠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给药8周后,糖尿组IL.6、TNF-a、MPO、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贝前列钠组较糖尿组IL-6、TNF-a、MPO、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贝前列钠的干预可以降低糖尿大鼠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损伤。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糖尿病 2型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过氧化物酶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胰岛治疗(IIT)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AIS≥3)随机分为IIT组(n=21,血糖控制于4.4~6.1mmol/L)和常规治疗(CIT)组(n=21,血糖控制于10.0~11.1mmol/L)。观察2组治疗后住院期间的病死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胸腔引流管拔管和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2组无住院死亡,无低血糖反应。与CIT组相比,IIT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时间、低血糖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IIT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严重胸部创伤 强化胰岛素治疗 预后
  • 简介:糖尿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较非糖尿患者患病率更高、进展速度更快、病变更严重。PAD的内科治疗一方面强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另一方面是针对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药物治疗,其中己酮可可碱、西洛他唑、沙格雷酯、前列腺E能改善行走距离,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治疗 药物
  • 简介:毛霉菌可侵犯鼻腔、鼻窦、眼眶乃至颅内,且起较隐袭,早期易被忽视,一旦侵犯颅内,则预后不良,死亡率很高。如能及早确诊,给予手术清除及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以治愈。本文报告了1例老年2型糖尿合并鼻脑毛霉菌,就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 标签: 老年人 鼻脑毛霉菌 糖尿病 卡泊芬净
  • 简介:糖尿是以胰岛分泌不足和(或)胰岛抵抗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占90%左右。近年2型糖尿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尽管已受到普遍关注.但仍未显示出任何减缓的趋势。1980年至2010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患病率从1%增至9.7%。国际糖尿联盟估计.2003年全球有1.94亿人患有糖尿.预计到2025年将有3.33亿人口患病。

  • 标签: 睡眠时间减少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偏低浓度血镁与2型糖尿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3月至7月对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2515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血检测血清镁、胰岛、肝功能、肾功能、空腹及OGTT2h血糖(2hPG)。分析人群血镁浓度与2型糖尿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①在血镁的参考范围内。2hPG、2h胰岛、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在血镁分位分组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趋势P〈0.05);⑦在血镁参考范围内,与上分位组(0.96-1.30mmol/L)相比,第3分位组(0.92-0.95mmol/L)、第2分位组(0.88-0.91mmol/L)和下分位组(0.62-0.87mmol/L)2型糖尿的患病风险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分别是1.03(0.74-1.45)、1.45(1.04-2.08)和2.54(1.89-3143)(趋势P〈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3组2型糖尿患病风险OR(95%CI)分别是1.11(0.75-1.66)、1.61(1.08-2.401和3.22(2.23-4.641(趋势P〈0.01)。结论:上海郊区40岁以上人群中,正常的低血镁水平与2型糖尿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 标签: 血清镁2型糖尿病 患病风险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糖尿视网膜病变(DR)的检出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社区普查并完成免散瞳眼底照相的居民,按登记序列号顺序抽取糖耐量正常者499例、糖耐量异常者490例、糖尿病程〈10年者499例、糖尿病程≥10年者319例,观察各人群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社区居民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等11项指标与DR的相关性。结果:糖耐量正常组和糖耐量异常组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40%、0.41%(P〉0.05);糖尿病程〈10年组DR检出率为7.21%,病程≥10年组为26.65%(P〈0.05)。与非DR人群比较,DR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升高,BMI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糖尿病程及HbAlc与D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程≥10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最高。病程及HbAlc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检出率 危险因素
  • 简介: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血糖监测的方法之一。国际糖尿联盟(IDF)、美国糖尿学会(ADA)和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医疗研究所(NICE)等机构发布的指南均强调,糖尿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建议所有糖尿患者都进行SMBG。现就这问题做以下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糖尿、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克拉玛依市胜利社区抽取40-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0.5h(0.5hPG)和2h血糖(2hPG)等。结果:在完成的2000名调查者中,有效调查1991名,其中汉族1214名,维吾尔族777名。①两民族之间年龄、舒张压、总胆固醇没有差异。维吾尔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FPG、0.5hPG、2hPG、H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汉族(均P〈0.0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汉族60〈0.01)。②维吾尔族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与汉族相比无差异,维吾尔族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均P〈0.05)。结论:维吾尔族的糖尿、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等患病情况与汉族不同,其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的患病率较高.防控任务更为艰巨。

  • 标签: 维吾尔族 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 简介:近20年来,伴随全球性的工业化、都市化和生活现代化,糖尿的患病率正急剧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2000年全世界糖尿患者为1.5亿.且每年正以6%的速度递增.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之众。我国目前糖尿患者数量已超过9240万.居世界首位.治疗糖尿及其并发症的医疗总费用每年超过300亿元.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8%以上。糖尿因其危害大、难治愈、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社会性问题.是我国第大致死原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同样在我国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大量流行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及其治疗药物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药物 恶性肿瘤 发生风险
  • 简介:目的:评估中老年2型糖尿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老年有2型糖尿病史患者(年龄40—69岁)199例。调查患者既往病史、糖尿病程、家族史。检测并比较所有入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k)、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色超声。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糖尿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MoCA评分较5年以内者降低(P〈0.05)。认知功能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WHR、FPG、Hb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颈动脉RI、HbA。是影响糖尿患者MoCA评分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颈动脉血管阻力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综合诊断方法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可疑肺癌患者的门诊病历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分析综合应用各种无创检查(胸部x线、CT、血清肿瘤标记物、痰脱落细胞学)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单从典型临床症状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11.8%、特异度为25.9%、正确率为15%、误诊率(假阳性率)为74.1%、漏诊率(假阴性率)88.2%。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46.2%、特异度为40.7%、正确率为45.0%、误诊率为59.3%、漏诊率53.8%。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痰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0.7%、特异度为77.8%、正确率为80%、误诊率22.2%、漏诊率19.3%。结论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痰脱落细胞学的无创综合诊断方法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门诊医生应加强筛查意识,增加肺癌的检出率。

  • 标签: 肺癌 诊断 门诊 无创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高糖对胰岛B细胞INS-1E和小鼠胰岛的慢性作用。方法雌性NMRI小风6-10周龄,苯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应用胶原酶技术消化胰腺分离胰岛。传代培养的INS-1E细胞和分离的小鼠胰岛分别于含11.1,25.0mmol/L葡萄糖的RPMll640培养中培养72h,然后于含3.3,16.7mmol/L葡萄糖的Krebs-Ringer缓冲中培养60min,留取上清胰岛测定。INS-1E细胞在含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中培养72h,提取其总RNA,合成相应的cDNA,再行RT-PCR检测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形盒-1(Pdxl),胰岛1(Insl),胰岛2(In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的基因表达。结果高糖培养后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的基础INS分泌增加[INS-1E细胞:(10.47±0.78)vs(7.71±0.59)ng/10000细胞,P〈0.01;小鼠胰岛:(3.85±0.26)vs(2.18±0.21)μg/L,P〈0.001],糖刺激的INS分泌减少[INS-1E细胞:(17.11±1.98)vs(30.76±2.20)ng/10000细胞,P〈0.001;小鼠胰岛:(14.78±1.03)VS(20.46±1.49)μg/L,P〈0.01];高糖处理后INS-1E细胞的Pdxl,Insl,Ins2和Glut2的mRNA水平下降。结论高糖对胰岛β细胞具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细胞 INS-1E细胞
  • 简介:高血压、糖尿、脂质代谢紊乱和肥胖常常簇集出现而形成代谢综合征,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水平。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微炎症背景备受学者关注,微炎症状态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肾一血管紧张系统(RAS),除了血流动力学调节作用外,在微炎症反应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阻断RAS,对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已证实,RAS主要通过血管紧张转换酶一血管紧张1I-ATl受体(ACE-AnglI-ATlR)轴和ACE2-Ang(1-7)-Mas轴发挥作用,这两条途径具有相反的生物学活性,后者对前者有拈抗作用。血管紧张Ⅱ(AngII)由血管紧张Ⅱ受体介导通过多种机制发挥致炎作用,而Ang(1-7)可以拮抗AngII,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就RAS参与微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炎症 机制
  • 简介: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marneffei,PM)是双相菌条件性致病菌,95%以上竹鼠体内携带有马尔尼菲青霉菌[1],人一旦染上即可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orneffei,PSM).马尔尼菲青霉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广西、广东、香港、台湾等,PM是HIV/AIDS患者的一种机会性致病菌,PSM仅次于结核的第二大机会性感染性疾病[2],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27例,经过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糖尿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CTA)血管特征及糖尿患者CCTA的检查时机。方法回顾分析了1876例临床怀疑冠心病而行CCTA检查的糖尿患者的冠状动脉特征。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进一步按照有否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吸烟等因素分层,比较了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积分差异。结果≥60岁组糖尿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32.11%)较〈60岁组(24.39%)显著增高(P〈0.05),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60岁组(23.25%)显著高于〈60岁组(14.0I%,P〈0.05)无论合并肥胖、吸烟、血脂异常与否,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中有更高比例的患者合并重度冠脉狭窄和/或中度狭窄、更多支的冠脉病变和更严重的钙化积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对于60岁以上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糖尿患者,宜尽早行冠心病的筛查。CCTA可提供简便、无创的检查手段。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1000例非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静滴);观察组则予利巴韦林、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治疗。比较两组退热、口腔溃疡愈合及治愈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50例,有效22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显效224例,有效196例,无效80例,总有效率8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见效快,疗程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手足口病 复方甘草酸苷 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