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归纳总结,从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而言,通过托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较好,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脑动脉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托伐他汀单一用药,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观测两组治疗4周后血液指标、发作症状以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P〈0.05).结论通过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清指标,临床发病症状,且疗效确切.

  • 标签: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效果
  • 简介:目的对阿司匹林和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变化情况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10例患者为显效,9例患者为有效,1例患者无效,本次治疗有效率为(19/20)95.0%;对照组患者中,6例患者为显效,9例患者为有效,5例患者为无效,本次治疗有效率为(14/20)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指标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以采用联合阿司匹林和托伐他汀钙的用药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发作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中治疗过的14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患者共74例)只让患者服用托伐他汀钙片,而研究组(患者共75例)则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托伐他汀钙片,最后对两组服用药物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服用其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比组服用其自身对照使用的药物的患者的疗效,并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对应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同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托伐他汀钙片,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且在患者的血压及冠心病的症状的得到理想的改善的同时,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让广大相关疾病患者使用。

  • 标签: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手术经验,探讨其疗效、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缺损大小5~36mm.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在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做直切口,长度2~4cm,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通过输送导管在食管超声监视下释放房间隔缺损封堵伞.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无恶性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术后无脑部并发症.1例封堵伞脱落至右房,原切口改行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术后有2mm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随访残余分流消失.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是一种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右腋下小切口 外科封堵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复方片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人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复方片,同时口服依折麦布;对照组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复方片。比较两组用药后的疗效、安全性及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CRP、IL-4和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为(3.3±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为(1.3±0.3)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为为(1.4±0.2)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CRP、ET-1浓度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NF-α、CRP、ET-1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10、IL-4浓度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IL-10、IL-4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复方片联合依折麦布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血脂浓度,有可能更好地发挥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依折麦布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复方片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究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治疗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入院并接受PPCI治疗的69例青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栓抽吸联合PPCI治疗的有43例(作为研究组),仅行PPCI治疗的有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冠状动脉血流指标、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比较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3级患者比例稍高于对照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cTnT)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峰值未低于对照组,LVEF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研究组心源性死亡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梗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PPCI治疗青年STEMI患者并不能降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并且有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倾向。

  • 标签: 血栓抽吸 冠状动脉 青年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