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粘血病、心房纤颤、吸烟及酗酒等均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收集10年来我院内科脑卒中的住院资料,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进行探讨分析。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1169例脑卒中患者均为1990年1月~2000年3月的住院患者。男性649例,女性520例;年龄22~89(平均69.1)岁,<30岁22例,30~39岁35例,40~49岁77例,50~59岁226例,60~69岁427例,70~79岁306岁,>80岁76例。其中脑出血351例;脑梗死526例;脑血栓1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54例;脑萎缩297例。合并脑疝276例;应激性溃疡115例。1.2方法

  • 标签: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肌纤维化是指胶原浓度显著升高或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高于正常值。其主要的特征为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和心肌细胞外间质胶原过度沉积。心肌纤维化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均存在,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及心脏猝死密切相关。预防和逆转心肌纤维化已成为众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目标。

  • 标签: 心肌纤维化 中医 中药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日渐严重,特别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这种骨代谢异常表现得尤为显著。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伴随着钙代谢异常的骨质疏松症常伴有动脉血管钙化和硬化[1,2],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本文通过对155例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有创中心动脉压测定,旨在探讨绝经后女性人群骨密度降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为这两种绝经后女性人群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骨密度降低 中心脉压 骨质疏松症 中心动脉压 女性人群
  • 简介: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个临床过程,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发生率占脑梗死的30%左右,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探清其相关因素对早期合理治疗,可提高疗效。本文就我科收住的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并结合TCD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胆红素及炎性指标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2月因胸痛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055例,其中冠心病组741例,根据Gensini评分或SYNTAX评分中位数进一步分为两组,定义为轻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314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浓度(IBIL)更低,炎症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相比,TBIL、DBIL及IBIL更高,hs-CRP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LDL-C、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是重度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BIL、HDL-C是重度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TBIL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58(95%CI:0.731~0.783)。当TBIL诊断临界值取14.7μmol/L时,其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71.6%。结论血清胆红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总胆红素是重度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hs-CRP是重度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胆红素 炎症指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对4年来心律平治疗100例心律失常者作分析.男60例、女40例,年龄19~65(平均40)岁.室性早搏(PVS)60例、房性早搏(PAS)10例、交接性早搏(PNS)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4例.

  • 标签: 心律平 治疗 心律失常 禁忌症 心电图 心肌酶谱
  • 简介:自KarlPearson于1904年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将不同研究的相关系数进行合并以来[1,2],Meta分析方法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应用,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Meta分析已成为循证决策的良好依据[3]。Meta分析的结果为循证决策提供了重要证据,Meta分析的理论方法学也随着需求而不断发展。

  • 标签: META分析方法 Pearson 循证决策 KARL 相关系数 医学领域
  • 简介:目的探讨低钠血症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68例,分别测定血电解质(钾、钠、氯)、血糖、肾功能及计算血浆渗透压.比较正常血钠组和低血钠组的死亡率,同时比较低血钠组中不同心功能级别血钠值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68例中正常血钠20例(占29.4%),低血钠48例(70.6%),低血钠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5);低血钠组中,心功能Ⅳ级组血钠值明显低于心功能Ⅱ、Ⅲ级组(P<0.01),且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低钠血症、低渗性脑病,死亡率明显增高.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低钠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关系以及瘦索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体检正常者56例,分别测定其血清瘦索、空腹血糖、血脂含量,血压及体重指数(BMI)、腰围.同时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IMT。结果:颈动脉IMT血清瘦索浓度星显著正相关(男r=0.41,P〈0.005,女r=0.44,P〈0.001),BMI、腰围、年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男性收缩压(SBP)及女性舒张压(DBP)呈正相关(r=0.33-0.51,P〈0.05或〈0.001),剔除BMI后IMT后仍与瘦素呈正相关(r=0.43,P〈0.001)。结论:血清瘦素浓度颈动脉IMT独立相关,提示瘦索可能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 标签: 瘦素 动脉硬化 颈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eterPylori,HP)感染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47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者血HB-lgG,用EIA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ine,Hey)水平,同时测定脑梗死患者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纤维蛋白原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它们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HP感染阳性率43%,对照组1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脑梗死组HP感染阳性者血Hey水平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血LDL水平显暑高于阴性者(P〈0.05);HDL水平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两者中风危险因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感染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干扰血脂代谢、升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均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脑梗死 中青年
  • 简介:心血管损害是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的常见并发症,约50%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的改进,尿毒症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心血管并发症仍为主要死因。本文通过观察CRF不同时期(Ⅲ、Ⅳ、Ⅴ期)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了解左心结构、功能变化特征及其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左心结构 慢性肾衰 功能相关 心血管并发症 心脏超声心动图 尿毒症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预后的关系.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2)血气分析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3)血气分析指标中的氧分压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最高.结论:(1)pH值对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负相关系;(2)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系;(3)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 标签: 肺心病 血气分析 预后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ASA)检测IL-18,心力衰竭116例,正常健康人31例做对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IL-18水平变化。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对照组(F=6.68〉3.94,P〈0.01),心力衰竭治疗前后血浆IL-18水平显著下降(t=4.56,5.99,3.22,3.78,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CEI)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方法:测定35例CLI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空腹葡萄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CLI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脑梗塞 胰岛素 血糖
  • 简介: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它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及梗死的部位密切相关.在卒中患者中,20%~25%的病例是颈动脉颅外段粥样斑块引起的[1],故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检查 常见病因 粥样斑块 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3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选择出1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碘131治疗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各组患者皆为73例,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碘13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要明显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2.2%,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131治疗组患者复发率1.4%显著低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患者复发率28.8%(P<0.05);碘13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明显要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9%低(P<0.05);碘131治疗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1%要高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7%(P<0.05)。结论碘131治疗甲亢的近期疗效要显著比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方法好,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但是碘131治疗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要比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高。

  • 标签: 碘131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 近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rainnatriuretiepeptide,BNP)浓度动态变化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etion,AMI)预后的关系。方法76例AMI患者分别在急性期24~48小时内和4—7天抽血检测BNP,经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平均12月的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二次血浆BNP浓度差异。结果AMI后第一次血浆BNP值(467.8±198.9)ng/L和第二次BNP值(422.6±165.5)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0.2±28.4)ng/L,P〈0.01;发生总心血管事件患者第一次血浆BNP值(558.4±146.8)ng/L和第二次BNP值(586.7±184.6)ng/L比较,第二次血浆BNP浓度有进一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而发生死亡组和心衰组第二次血浆BNP浓度均显著高于第一次[其值分别为(676.7±167.6)ng/L对(492.5±203.2)ng/L和(647.2±117.4)ng/L对(545.1±68.3)ng/1,P均〈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第一次血浆BNP值(411.9±132.4)ng/L和第二次BNP值(289.6±105.4)ng/L对比第二次血浆BNP浓度显著下降,P=0.015。结论AMI急性期BNP浓度显著升高,BNP浓度持续或进一步升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BNP浓度动态变化可作为AMI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报因子。

  • 标签: 心肌梗死 脑钠素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