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医师学会(ACP)敦促医生针对失眠患者开具以谈话治疗和睡眠习惯改变为主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作为治疗慢性失眠的第一道防线。这项建议是美国医师学会(ACP)控制慢性失眠的最新指导方案,并发表于2016年5月2日《内科学年鉴》中。认知行为疗法(CBT-I)由数个部分组成,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重新定位关于睡眠忧心忡忡的想法,转为更加积极的想法;减少睡觉前的刺激,如玩电脑和看电视;放松的技巧;以及改善又黑又冷的睡眠环境。

  • 标签: 慢性失眠 认知行为疗法 医师学会 科学年鉴 睡眠习惯 第一道防线
  • 简介:Meta分析可增加效应量的强度,增强结果的精确性,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为临床提供参考的信息;同时还可分析不同研究间的差异甚至产生新的假设[1]。

  • 标签: META分析 生存资料 风险比 应用 精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人群中血糖、体重指数(BMI)、腰臀(WHR)的水平对血压的影响及作用的大小.方法应用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对象年龄在20~74岁.血糖值为早晨空腹口服75g葡萄糖2h后的血糖值.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IGT)的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结果共调查11377人,其中男性5183人,女性6194人,平均年龄43岁,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体重指数、腰臀比分别为117mmHg、74mmHg、104mg/dL、22kg/m2和0.84.糖尿病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为45.3%14.4%,糖耐量低减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者,为32.2%14.5%,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为21.5%10.4%.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血糖、体重指数、腰臀比对男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显著影响.结论广东省自然人群的分析结果显示,血糖、体重指数和腰臀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在控制我省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加的同时,尚须要注意控制血糖、体重指数和腰臀的升高.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BMI WHR 血压 血糖
  • 简介:彭博新闻社11月17日报告说,根据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提出的一项研究称。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最好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活动,而不是让医生在其腿中安放一个支架以改善血液流动。研究者发现无论放置支架还是监督锻炼都比被告知要行走和服用血液稀释剂西洛他唑要好,这几项患者都可以做到。在各种方法中,监督下进行锻炼的效果最好。

  • 标签: 下肢动脉血栓 支架 运动 美国心脏协会 下肢动脉栓塞 血液稀释剂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率,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0年来我院确诊为CHF的住院并且出院时尚存活的患者704例,并对老年前期(45~59岁),老年期(60~74岁)和高龄期(≥75岁)3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60岁CHF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占20.3%(87/428);在3组的比率随年龄增高分别为6.2%,18.7%和23.4%(P<0.01);在两种病因所致的老年CHF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率为27.5%,在3组中的比率随年龄的增加分别为11.4%,23.0%和38.5%;在两种以上多病因所致的CHF患者中上述比率为15.9%(49/309),3组的比率依次为9.5%,11.6%和42.9%.结论老年CHF住院非死亡患者随年龄的增长,合并糖尿病的比率明显增高;在多病因所致的CHF中此比率亦明显增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糖尿病 住院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时使用等比重和重比重布卡因对剖宫产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脊麻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妇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均采用CSEA麻醉,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Ⅰ组等比重液,Ⅱ组注入重比重液,平卧位后,针刺法测定阻滞范围。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脊麻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麻醉起效时间、脊麻平面、运动阻滞程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间麻醉效果、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术后头痛发生率无差异。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时,选择等比重和重比重布卡因的脊麻效果、并发症相当。但等比重液可能更具优点。等比重布卡因CSEA用于剖宫产尤其是胎儿宫内窘迫等急症剖宫产,用药单一,操作相对简单。局麻药液在脑脊液中的扩散受患者体位影响较小,无需头高足低体位,无需担心硬膜外置管不顺或其他原因而导致一侧腰麻效果不佳。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等比重 剖宫产
  • 简介: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主要手段。与对照组(无治疗)比较,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可减少2/3的心源性卒中的发生,但其抗凝效果难以预测,治疗指数较窄,而且需要常规监测凝血状况,增加了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维生素K拮抗剂的这些缺点促使新一代的选择性抑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的抗凝药的发展。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心源性卒中 预防 维生素K拮抗剂 口服抗凝药 试验
  • 简介:结病变是指窦房结和房室结同时存在着病变,表现为起搏或传导功能障碍。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病窦综合征等。结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检查。自发的某些心律失常也可揭示结病变,本文报告1例房性期前收缩(PAS)诱发的结病变如下。

  • 标签: 病窦综合征 双结病变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择期PCI术中使用伐芦定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0例患者在冠心病择期PCI术中进行常规药物(肝素)抗凝治疗,并作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伐芦定抗凝治疗;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通过不同药物干预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17.5%,不良事件复发率越低说明效果越好)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不良事件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的出血和血栓形成事件均少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芦定用于冠心病择期PCI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相比较传统的普通肝素方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说明其用药效相对安全,同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比伐芦定 冠心病择期PCI术中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源CT对左心室功能测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临床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具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患者8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原始数据重建成20组,调入心功能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得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将源CT心功能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结果80例中,采用源CT心功能测量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各指标(EDV,ESV,SV,EF)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858、0.891、0.766和0.735,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源CT在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一次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功能。

  • 标签: 双源CT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 简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心血管病发病率日趋增高。心电图上的束支(分支)传导阻滞颇为常见,其病因不易即刻判明。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住院的1749例患者中发现束支阻滞72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双束支阻滞 传导阻滞 心室内 老龄化社会 心血管病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注射方法应用于腋路臂丛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拟行前臂、手部手术的患者,评估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观察和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评分和尺神经的感觉及运动评分,单针法高于针法。结论腋路臂丛阻滞针法和单针法均可用于前臂及手部手术,但临床效果针法明显优于单针法。

  • 标签:
  • 简介:腔右心室(doublechamberedrightventricle,DCRV)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5%,但适当的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本研究总结手术治疗腔右心室的体会,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双腔右心室 手术治疗 心功能 心内直视术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3例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其中1例患者伴有呼吸衰竭。1例患者初期怀疑吉兰-巴雷综合征。"心"形、"Y"形及"V"形高信号为其典型的MRI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特征。结论侧延髓内侧梗死为临床少见的后循环缺血病变,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及漏诊。MRI扩散加权成像为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脑梗死 延髓 临床特点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使用联抗血小板策略可以减少再次发生缺血几率,但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后抗血小板(DAPT)至少一年已经成为共识,但一年后患者是否应该继续服用抗药物?近日,来自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Yeh教授等在JAMA网站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许能给你提示.

  • 标签: PCI术后 经皮冠脉介入术 治疗 抗血小板 JAMA 医疗中心
  • 简介:目的研究DCG在揭示房室结径路(DAVN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DCG检查的179例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者的监测结果,对具有DAVNP特征者,通过食管电生理检查与其对比.结果确诊DAVNP29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4.4%(29/45).结论DCG监测为揭示房室结径路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DCG监测 房室结双径路 食管电生理检查 心律失常 诊断 阵发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观察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于丁酰环磷腺苷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于心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4.6%),P〈0.05;无严重副作用。结论: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 标签: 双丁酰环磷腺苷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