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性胃瘫属于祖国医学“痞满”或“胃痞”范畴。糖尿病性胃瘫者病程较长,易久病入络,血络易瘀,故血瘀为病者相当普遍。糖尿病性胃瘫辨证治疗不能忽略瘀血所起的作用。在常规辨证的基础上,配合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 标签: 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 血瘀
  • 简介: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2例中度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6例对照组8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轻中度 高血压 硝苯地平
  • 简介:目的: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87例、中度高血压患者被分为氯沙坦组(54例),依那普利组(45例),治疗8周。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1),但有效率、降压幅度值无显著差异;氯沙坦组的降压谷峰比值较依那普利组的高;氯沙坦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依那普利组2例发生咳嗽,因而退出试验。结论:对于、中度高血压病,氯沙坦是一种有效、安全、易耐受的降压药,每日50~100mg能维持24小时的降压效应。

  • 标签: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T-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 依那普利 疗效
  • 简介:病情评估是医患双方都十分关注的一个临床问题,它助于医生患者全面了解病情,并为制定今后的治疗方案病情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评估正确、全面与否,不仅涉及对病人预后的判断,也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因为,只有先把病情彻底搞清楚了,才能给予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病情评估 病友 糖尿 治疗方案 临床问题 医患双方
  • 简介:目的探讨营养学指标对β-淀粉样蛋白(Aβ)显像阳性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变性病科记忆痴呆门诊就诊的AD患者40例作为AD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示踪剂为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及11C标记的匹兹堡化合物B,以确定符合AD的病理改变。另外选同期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认知正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D的影响因素。结果AD组血清总蛋白[(69.23±3.28)g/Lvs(72.49±5.44)g/L]、维生素B12[(415.76±192.71)ng/Lvs(545.24±316.86)ng/L]及体质量指数[(22.77±2.70)kg/m2vs(24.67±3.59)kg/m2]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P〈0.01)。在校正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血管危险因素后,较低水平的血清总蛋白(OR=0.846,P=0.004)、叶酸(OR=0.833,P=0.020)及体质量指数(OR=0.817,P=0.042)与AD独立相关。结论较低水平的营养学指标可能加重AD发生与发展。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中低收入地区的中老年人应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并给予相应的膳食指导,可能对预防AD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营养不良 淀粉样Β蛋白 叶酸 人体质量指数
  • 简介:饮食补充剂可能是天然的,但并不是没有风险。当你在药房或超市匆匆走过保健品货道时,你会发现饮食补充剂草药摆满货架。有些人每年花不少费用购买数千种草药产品,其中许多草药产品宣称可改善心脏健康。大众的误解一些专家称,患者将草药补充剂看作是天然、安全的产品,可替代他们服用的传统产品。另一方面,医疗提供者可能将补充剂看作是花哨的安慰剂,昂贵但无害。这些都是误解。

  • 标签: 补充剂 草药 心脏 药房 安慰剂 保健品
  • 简介:有人对我国广西巴马县长寿老人调查发现,100岁以上老人头发中,锰含量较高,要比日本东京和我国广州、武汉正常老人高出10倍以上。有人会问,是不是锰人的长寿有一些关系呢?这必需从锰对人体的生理作用谈起。锰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分布(由高至低)于人体骨骼肌,肝,胰,胃,小脑,大脑,膈肌,肾,脾,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食管,皮肤内。锰不但参与人体酶,蛋白质,激素,糖,维生素的合成,还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 标签: 长寿老人 锰含量 健康 人体骨骼肌 正常老人 生理作用
  • 简介:心脏电讯报告说,“在2011年的欧洲心律起搏器(EUROPACE)会议上报道,虽然该系统十年前就有远程监控的植人心脏节律控制装置开始进入市场,可是电生理学家和病人才刚刚开始收益于这种技术……。”维达尔·艾斯柏格博士“引用发现欧洲电生理学家预计追踪他们的病人在未来长达五年的比例增加的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HRA)科学倡议委员会成员2010年的一项调查。

  • 标签: 心脏节律 远程监控 节律控制 植入式 生理学家 控制装置
  • 简介: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即心脏上方的两个腔室的跳动快速而不规则。它可导致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也可导致中风。因为心房未能有效收缩,难以将血液推入心室。这样血液就流连在心房内,而导致中风的血栓也有机会在心房内形成了。服用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是治疗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心房颤动 控制血压 中风 关键措施 呼吸困难 药物预防
  • 简介:目的探索反向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2月于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0~2级糖尿病足患者4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体外反搏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或加用体外反搏辅助药物治疗8周,监测足背动脉的直径、踝肱指数、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记录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体外反搏组与常规治疗组足背动脉直径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91.071,P〈0.001),体外反搏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踝肱指数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6.827,P=0.036).体外反搏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4.782,P=0.015).体外反搏组出现不良反应者(2/21)与常规治疗组(0/2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反向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可改善足背动脉直径、增强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治疗后不良反应未增加.

  • 标签: 反向式体外反搏 糖尿病足 糖尿病 治疗
  • 简介:外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不受欢迎.但他们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根据国际研究组织发表在协作网的评论.手膝关节发炎引发的疼痛通过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止痛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外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也可以缓解局部疼痛.没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风险.麻省总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主任伯克森博士表示: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口服 外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 骨科运动医学 局部疼痛
  • 简介:运动本来是维持健康的日常部分。但是,如果你并没有获得让心跳加速的动力,麻烦就来了,体重增加、慢性疾病以及更早死亡的风险增加。幸运的是,你可以进行许多有效运动,通过参与娱乐或家务活动来锻炼你的心脏的肌肉。“投入自己喜欢的活动真的会有回报,例如游泳或与孙子女玩耍。

  • 标签: 自由活动 心脏 肌肉 锻炼 体重增加 慢性疾病
  • 简介:在肠胃不适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小米粥或南瓜粥,其实,茯苓、芡实、莲子也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可称为养胃三宝,大家应该常吃。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 标签: 肠胃不适 茯苓 莲子 健脾养胃 健脾和胃 南瓜粥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改进的标测消融方法以及新技术治疗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1)Swartz长鞘:在35例右侧旁道,慢长路,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折返性)房扑消融中应用。(2)参考电极;右室流出道右室流入道分别放置2根电极,采用“蛙跳”方法标测较早的心室激光动点,然后用射频导管在该点附近标测。(3)在窦性心律时在左室间隔部记录到较局部室波提前的高频低幅电位激动晚于希束电位20ms以上处为靶点消融左室特发性室速。(4)应用CARTO系统治疗:3例AT(局灶性+折返性),1例AF1例ILVR。结果:40例患儿均成功消融,放电次数透视时间分别为(5.0±3.8)次(25±12.4)min,结论:改进的标测消融方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减少放电次数,缩短X线透视时间,尤其CARTO系统的应用解决以往的难题。

  • 标签: 儿童 快速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 简介:目的观察症状性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发生情况。方法在54例症状性的颈动脉(25例)、椎动脉(19例)、颈动脉合并椎动脉(8例)以及基底动脉(2例)狭窄的患者中,有39例行择期支架置入术。采用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分别测定已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0d,以及随后加服氯吡格雷(75mg/d)≥5d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标准为单用阿司匹林时,以500μg/ml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氯吡格雷抵抗标准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前、后,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值≤10%。结果54例患者中,有9例(16.7%)存在阿司匹林抵抗,12例(22.2%)存在氯吡格雷抵抗,1例(1.8%)存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抵抗。9例阿司匹林抵抗者加用氯吡格雷后有5例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率降至〈20%,有8例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聚集率降至〈70%。1例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为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结论症状性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克服了部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支架置入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增加有关。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抗药性
  • 简介:目的对在病房封闭管理下,精神障碍患者出走行为及其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预防患者出走。方法对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住封闭管理病房的320例精神障碍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24例患者其出走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患者病情因素而出走的患者占到58.3%,而其它出走原因则包括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担心家庭这几种。结论通过归纳、总结精神障碍患者在封闭管理病房出走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举措,对预防减少患者出走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障碍 封闭式管理 出走 原因 对策
  • 简介:肥胖是诱致糖尿病、心脏病,甚至是某些类型癌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法国的一项历时10年有9000多名老年人参与的研究证实了肥胖与抑郁症有关。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助理教授迈克尔·克雷格.米勒博士说:“是的,肥胖抑郁症是有联系。这两者可能互为因果关系。”

  • 标签: 抑郁症 肥胖 哈佛医学院 危险因素 精神病学 因果关系
  • 简介:德国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发现一个可以减缓衰老心脏病发作后心肌细胞死亡的特殊基因。他们确定在老年老鼠中更低活性心脏病发作后积极性减弱的基因名称为PNUTS。通过提高PNUTS基因的活性,研究队伍减缓小鼠衰老心肌,也降低了心脏病发作后心脏肌肉的受损。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上。

  • 标签: 心肌细胞死亡 特殊基因 减缓衰老 损伤 《自然》杂志 发作后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常常是现场复苏抢救,重点在纠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同时,积极寻找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效地保护重要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心、肾功能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场急救首先是改善重要脏器缺氧状态。如果此时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则抢救过程与心肺脑复苏相同。呼吸骤停以后,如果能继续维持肺循环,机体可以借助肺泡一混合静脉血之间存在的氧二氧化碳分压差,使静脉血继续动脉化,延迟减轻脑组织缺氧,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这称为弥散呼吸。尽早开始口对口间歇呼吸,通畅气道,以新鲜空气或高浓度氧气冲洗肺泡,同时要保证有效的循环,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应采取有效的体外心脏按压,同时加强脑保护。有条件时,尽快根据病情进行口鼻面罩或鼻罩无创通气,或紧急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如遇紧急上气道梗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 标签: 呼吸衰竭 治疗 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