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我院在2003年10月25日收入1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术后第1天出现精神症状,经过1个月的整体护理,患者神志清楚,情绪稳定,生活自理出院.报道如下.

  • 标签: 患者 栓塞术 动脉瘤 整体护理 术后 神志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救治方法对急救疗效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方式,研究组采用整体救治方法,对比两组的急诊治疗效果、死亡率等指标大小。结果研究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分别是(33.55±6.92)分钟、(30.28±8.74)天以及(14.63±6.50)小时,和对照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整体救治方法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消除创伤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急救救治效果。

  • 标签: 整体救治方法 急救疗效 影响效果 观察
  • 简介:开展和实施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之前,制定科学而标准化的研究方案是促进动物实验系统评价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和详细解读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中心指定的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研究方案,为国内学者在制作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之前,制定一个完善和科学的研究方案提供参考,并为其后续系统评价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方法支撑。

  • 标签: 系统评价 研究方案 动物实验
  • 简介:《健康13》(10月25日)报道,发表在《美国肾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服用血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是睡前”。这项研究共纳入661名患有慢性肾脏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半患者在睡前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另一半在晨起服药。平均随访时间达5.4年后,研究人员发现睡前服用至少一种降压药的患者血压控制得更好,出现心脏相关事件如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或卒中的患者是晨起服药的约三分之一。

  • 标签: 睡前服用 降压药物 心脏病发作 最佳服用时间 慢性肾脏疾病 随访时间
  • 简介:目的观察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体表心电图评价心室肌复极指标的变化,了解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肌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猪,分别在右心房(RA)、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RVEndo)及左心室心外膜(LVEpi)起搏,记录并测量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Tpe)和QT间期,计算Tpe平均值(Tpe-AVE)、Tpe最大值(Tpe-MAX)以及QT间期离散度(QTd),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上述各参数的差异,进一步评价不同起部位对心室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结果LVEpi、RA、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分别为(328±24)ms、(295±13)ms、(304±17)ms,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明显长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间期没有明显差别。LVEpi、RA、RVEndo起搏的QT离散度(QTd)分别为(33±6)ms、(17±3)ms、(18±3)ms,LVEpi起搏时的QTd明显大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d(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d没有明显差别(P>0.05)。RA起搏时Tpe-AVE及Tpe-MAX分别为49±6ms及58±8ms,与RVEndo起搏相近(49±8)ms及(60±8)ms,P>0.05);LVEpi起搏时Tpe-AVE及Tpe-MAX明显增大(63±7)ms及(71±8)ms,与RA、RVEndo起搏时比较两者(P<0.05)。结论与RA及RVEndo起搏时比较,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QTd、Tpe-AVE及Tpe-MAX均明显增大,LVEpi起搏可能会增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

  • 标签: 起搏 体表心电图 不同部位 间期 复极 离散度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给予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患儿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65例):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完成手术后在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以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在疾病死亡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结论于围术期选择整体化护理的方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患儿有效实施肺部管理,可以成功降低肺部并发症的概率,最终显著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整体化护理
  • 简介: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比例的40.6%,治疗有效的为14例,占比例的43.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5.6%。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71.9%,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5%,治疗无效的仅为1例,占比例的3.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较对照组的70.9%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西医内科 糖尿病 效果 对比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心脏康复程序对女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QOL测验方法,即多重差异理论问卷(MDT)与自我定位奋斗量表(SASS),260例女性完成基础、干预后及6个月随访期测验。方差分析(ANOYA)用于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QOL分数的变化。结果MDT和SASS评分:基础值分别为35.1(量身订制CR组)和35.5(传统CR组),7.1(量身订制CR组)和7.0(传统CR组);量身订制CR组干预后MDT和SASS评分增加到37.9和7.9,传统CR组则分别增加至35.9和7.1;随访6个月时量身订制CR组的MDT和SASS分别为37.7和7.6,传统CR组分别为35.7和7.1。干预后传统CR组MDT和SASS评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身订制CR组MDT和SASS评分较基础值显著增加,随访6个月时仍高于基础值。结论与传统的CR程序相比,量身订制CR程序可显著改善女性心脏病患者的QOL。

  • 标签: 心脏康复 生活质量 干预
  • 简介:目的对高三尖彬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方案(HAG方案)进行阐述[1],探讨HAG预激方案治疗高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2009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HAG方案化疗患者,以及20例CAG方案化疗的初次诊断MD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HAG组、CAG组,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HAG预激方案治疗的患者,其缓解的有效率为80%,完全缓解率为65%;经过CAG方案治疗的患者,缓解有效率为90%,完全缓解有效率仅有50%,证明HAG预激方案在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接受HAG预激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有效率较高,应持续性治疗,避免早期复发。

  • 标签: HAG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护理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分别是(95.59±0.99)分、(22.77±7.13)小时、(5.26±2.15)天,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腹腔镜 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查房病例二查房时间:2004年10月12日患者男,66岁,因"左侧肢体活动无力5h"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150/80mmHg,心率80次/min.左侧上下肢肌力Ⅰ级,右侧上下肢肌力Ⅴ级,左鼻唇沟稍浅,口角右偏,伸舌偏左,双侧病理征阴性.头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图1).

  • 标签: 急性血栓形成 颈动脉系统 左侧 治疗方案 动脉瘤 下肢肌力
  • 简介:老年高血压发病率高,且为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心血管事件及老年痴呆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大量临床试验表明,钙通道阻滞药的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疗效的个体差异少,对血脂、血糖等代谢无明显影响,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为老年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本文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比较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的成本差别,试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介绍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非洛地平缓释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8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心肌运动分析,超声仪自动计算左室整体短轴(GRS)、长轴(GLS)、圆周(GCS)与面积(GAS)应变,采用Simpon法计算LVEF。根据SYNTAX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分析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SYNTAX评分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短轴应变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508,P〈0.05),整体面积应变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569,P〈0.05),整体长轴及圆周应变与SYNTAX无相关性(P〉0.05)。左心室整体短轴、长轴、圆周与面积应变值均与LVEF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0.747、0.739、-0.689,P均〈0.01。结论心脏超声三维斑点整体应变指标与LVEF及短轴应变、圆周应变与SYNTAX评分具有相关性。

  • 标签: SYNTAX积分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整体应变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检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及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及CQQC评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护理前比较,整体护理组护理后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显著降低,CQQC评分显著升高,P均〈0.01。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整体护理组护理后血清NT-proBNP[(2.65±0.53)μg/L比(2.07±0.52)μg/L]和hs-cTnT[(0.42±0.12)μg/L比(0.31±0.09)μg/L]水平降低更显著,CQQC评分[(52.87±9.56)分比(57.43±10.20)分]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护理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在行MRI检查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MRI检查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MRI检查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减少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聚焦解决模式 MRI检查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做出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不论在是舒适度和心理指标还是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中都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了儿童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 儿科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5月8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最小QT间期、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方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控制心动过速发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倍他乐克方案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价值
  • 简介: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改良方案(rt-PA10mg在两分钟内静注,接住在45分钟内以0.88mg/min速率滴注40mg,滴完前5分钟作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判定心肌再灌注,若心肌未获再灌注,冠脉未再通,则继续给予rt-PA以同样速率0.88mg/min滴注50mg总剂量不超过100mg,根据非介入性临床指标判断,心肌再灌注率91.4%,未见严重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冠脉再堵塞,23例rt-PA用量50mg及9例用量100mg获心肌再灌注,结果显示:改良方案可提高心肌再灌注率及降低费用,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内冠脉再堵塞。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预测非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能性的诊断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3420例入院疑诊冠心病且具有非典型心绞痛症状表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依据比数比(oddsratin,OR)值分别赋予分值,同时计算危险得分,建立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诊断评分方案。分析危险积分和冠心病发病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该评分方案的应用效能。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icscanning,CT)检查行危险因素分析,依据OR值赋值,将冠状动脉CT纳入诊断评分方案后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评分方案应用效能的变化。结果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发病率为63.68%。年龄、男性、吸烟史、糖尿病史、原发性高血压史及血脂异常为诊断评分方案(命名为ABCDDS方案)的6个因素。诊断评分方案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标准误为0.010。危险积分范围:0~11分。危险积分越高,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危险积分分值的增加,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冠状动脉CT积分7分,冠状动脉CT纳入诊断评分方案后,ROC曲线下面积增加至0.832。结论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诊断评分方案简单、实用,可有效预测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冠状动脉CT可提高诊断评分方案的应用效能。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心绞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评分系统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