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在国家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需求逐年提高,输血作为临床医疗急救的重要手段,也伴随同步增长。为了准确把握临床用血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升供血服务质量,保障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笔者对荆州市辖区内各医院近几年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输血 血液成分 用血需求 回顾 分析 应对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输血资料统计分析,了解临床输血现状与趋势,探讨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的措施和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2011年临床输血总量、全血和成分用血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分输血比例较高;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血小板、冷沉淀、洗涤红细胞等用量逐步增加;人均用血量逐年增加;血浆用量比例有下降趋势,但与红细胞悬液的比例仍明显高于国外。结论:临床用血日趋规范,但仍有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 标签: 临床输血 回顾 分析
  • 简介:自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献血法》之后,黄冈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的临床用血几乎100%来自无偿献血,并且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为了解本市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检测结果 不合格率
  • 简介:目的:回顾性凋查扬州市2005-2009年无偿献血者血费返还情况,破解“血荒”下用血返还政策对此影响及思考。方法:通过对5年以来无偿献血返还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用血返还有可能呈逐年递增趋势,对血站无偿献血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临床用姐。结论:国家财政应加大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经济投入,加强宣传及改进偿还服务措施,保证临床用血,避免“血荒”的出现。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费返还 探讨
  • 简介: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并制定合理的复查策略。方法:对2010-05-2011-11送检标本中低浓度HBsAg或属于乙肝少见指标组合模式的HBsAg436例、HBsAb194例、HBeAg147例、HBeAb161例、HBcAb85例,以及756例HCV阳性、707例Syphilis阳性和94例HIV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查,评估两者之间的重复性。结果:HBsAg复查前后符合率为63.07%,HBsAg在浓度≤0.1U/mL、0.1~1.0U/mL、1~10U/mL和〉10U/mL的符合率分别为38.25%、66.07%、84.21%、96.11%,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组后在0.05~0.15U/mL与0.15~1.00U/mL两组中复查前后符合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均P〈0.05);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复查前后符合率分别为96.39%、91.16%、96.27%、96.47%、97.35%、98.73%、91.49%。HCV在S/CO值为0.90~1.09与1.10~1.59,两组复查前后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MIA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重复性好,但HBsAg重复性较差。当HCVS/CO值在0.90~1.09以及HBsAg浓度≤0.15U/mL时,必须通过高速离心复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复查 输血前检查 感染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