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单采血小板降低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效果。方法:150例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50例输注非去白细胞同类血液制剂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FNHTR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注红细胞悬液后FNHTR分别为3例(3%)和18例(18%);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注血小板后FNHTR分别为4例(8%)和15例(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有效防止或降低FNHTR的发生,对多次输血治疗的患者效果尤佳。

  • 标签: 去白细胞 输血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简介:输血治疗是现代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在实施输血治疗同时,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斑疹,呼吸困难等。为了解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特点,有效防范和减少其发生,笔者对我市2011-2015年临床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输血品种 输血次数 非传染性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淋病性尿道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IST2支原体试剂盒对1897例淋病性尿道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Uu阳性检出率为43.2%(819/1897)。Uu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率最低,分别为14.8%、24.7%;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100%、97.4%;对红霉素、四环素敏感率分别为62.5%、91.4%;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均为75.9%。结论:Uu为淋病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必须加强耐药性检测,以有效控制Uu感染。

  • 标签: 非淋病性尿道炎 解脲脲原体 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通过对二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嘱的调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512例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512位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44%,微生物送检率为8.5%,二联以上用药率为41.0%,预防用药率为44.4%,给药途径上,静脉给药占99.5%,口服给药占0.5%,在我院现有的35种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他啶,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心胸外科90.9%,最低的科室为神经内科19.4%,微生物送检率最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和新生儿科均为16.7%,微生物送检率最低的科室是五官科、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均为0。35岁以上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6.25%,35岁以下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93.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偏高,微生物送检率极度偏低,经验用药比较常见,应采取措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横断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