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通道蛋白在便秘小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便秘组和对照组小鼠升结肠、降结肠黏膜中通道蛋白4、9(AQP4、AQP9)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组均分布AQP4、AQP9表达阳性细胞且分别处于结肠近端和结肠远端,便秘组较对照组AQP4表达量明显升髙,AQP9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查结果分析提示AQP4、AQP9的分子量和内参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8kd、42kd;两组摄食量、摄水量、体重、粪便含水量、小肠推进率、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QP4表达水平与摄水量、粪便含水量间呈负相关性(rw=-0.791、-0.882,rRT=-0.836、-0.855,P<0.05);而AQP9表达水平与摄水量、粪便含水量成正相关性(rw=0.899、0.953,rRT=0.886、0.934,P<0.05)。结论便秘小鼠结肠黏膜中通道蛋白表达的上调或下调将会直接影响肠道水分的分泌与吸收,在便秘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水通道蛋白 便秘 小鼠 结肠黏膜 表达
  • 简介:背景:小肠疾病并非少见,尤其是糜烂性和溃疡性疾病更为常见,内镜下取材活检多为慢性炎症,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这些小肠类疾病属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小肠不同节段的微生态状况如何?细菌在小肠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均是不明确的问题。目的:了解全小肠不同节段的腔菌群和菌群的组成和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微生态在小肠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非腹部外伤意外伤亡者小肠的空肠上段、空肠中段、空回肠交界处、回肠中段、回肠下段10种细菌的腔菌群和菌群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标本的各节段小肠,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主要存在于回肠中下段,少部分标本存在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梭菌,所有标本均未检出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13例标本的腔菌群和菌群分析显示,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在不同节段小肠肠腔和黏膜分布的数量不同,越靠近回肠末段,细菌数量越多;黏膜菌量多于肠腔。葡萄球菌、酵母菌、梭菌仅在少数标本的某些节段有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结论:上述细菌越靠近回肠末端菌量越多,在同一肠段中,菌群较腔菌群占优势。

  • 标签: 小肠 肠杆菌科 集落计数 微生物
  • 简介:目的:研究抗氧化对大鼠和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用乙醇灌胃造模,给予抗氧化银杏制剂预防胃粘膜损伤,测定胃粘膜和血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胃溃疡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同时服用硒卡拉胶囊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胃粘膜中的LPO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银杏预防组大鼠胃粘膜和血中的LPO含量均明显低于乙醇模型组(P<0.05和P<0.01).胃溃疡患者服用硒卡拉胶囊治疗后,胃粘膜中LPO含量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抗氧化银杏制剂和硒卡拉胶囊对大鼠和胃溃疡患者由氧自由基所致的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氧自由基 抗氧化药 胃粘膜损伤 胃溃疡 动物模型
  • 简介:随着CT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碘造影用量也大大增加。目前较常使用的离子型碘造影——60%泛影葡胺,由于浓度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即使过敏试验阴性者,仍可发生轻重不同的反应。这不仅影响CT扫描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威胁病人的生命。我院自1996年始对做CT增强的病人应用造影前口服扑尔敏,并做好病人思想工作,消除恐惧心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碘造影剂 病人 CT增强扫描 副反应 护理 预防
  • 简介: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可直接了解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部位、范围、性质情况和程度,并进行治疗.但因检查有一定的痛苦,使不少病人难以接受,因此,我院开展胃镜检查的病人辅以异丙酚与依托米酯静脉麻醉,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丙酚 依托米酯麻剂 胃镜检查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M受体拮抗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采用多中心、随机的方法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左氧氟沙星,为对照组),B组(舍尼亭组),C组(左氧氟沙星十舍尼亭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前列腺液常规、尿流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舍尼亭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舍尼亭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使病人的主、客观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受体拮抗能够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主观症状,在客观指标上改变不明显。M受体拮抗联合抗生素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M-受体拮抗剂 疗效 舍尼亭 左氧氟沙星
  • 简介:目的评估内皮素受体拮抗及NO合成酶抑制剂治疗肝肺综合征(HpS)的疗效。方法对门脉高压大鼠应用选择性的内皮素受体拮抗ETA和ETB以及NO合成酶抑制剂左旋单精氨酸(L-NMMA),然后观察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心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各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体动脉压(mSAP)和心输出量(CO)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S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治疗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肝肺综合征 PAO2 NO合成酶抑制剂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覆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价值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覆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为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支气管瘘伴双下肺感染,19例患者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吻合口狭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覆支架。102例患者由于食管过于狭窄先行食管扩张,再进行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35例患者直接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结果163例患者先后放置174个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1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痛不适,有32例支架再狭窄,其中19例单纯行支架内球囊扩张,11例于原支架上端内部分重叠再放置一支架,有26例行氩气刀再通治疗。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有2例支架进入食管瘘管内于次日在内镜下取出支架重新放置。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食管血肿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进食能力提高,食管气管瘘闭合。结论内镜下覆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胃镜 食管癌 覆膜食管支架 食管狭窄 食管气管瘘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病人对三种清肠的耐受性和对肠道的清洁效果。方法9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改良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爽"3in1")、磷酸钠盐溶液。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对三种清肠的耐受性;由肠镜操作医师评价肠道清洁效果。结果三种清肠中,和爽"3in1"和磷酸钠盐溶液在口味以及气味上易于为患者接受;磷酸钠盐溶液由于服用量少,患者易于为耐受,但和复方聚乙二醇相比,对患者夜间睡眠影响较大;在清肠效果上,三种清肠效果相当。但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相比,服用磷酸钠盐溶液的肠道汽泡较多。结论三种清肠肠道清洁效果大体相当,和爽"3in1"和磷酸钠盐溶液由于口感、气味较好为患者接受。

  • 标签: 清肠剂 耐受性 肠道清洁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钬激光与螺旋刀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钬激光治疗组70例和螺旋刀治疗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碎石次数、碎石时间、冲洗水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结石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钬激光组碎石时间为(38.5±12.6)min,显著低于螺旋刀组的(54.4±15.7)min(P〈0.001),螺旋刀组冲洗水量为(2300±250)ml,显著低于钬激光组【(2900±300)ml,P〈0.001】;螺旋刀组术中出血(P=0.032)、镇痛(P=0.037)、术后出血(P=0.039)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钬激光组。结论钬激光和螺旋刀都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办法,钬激光碎石疗效稍好,螺旋刀碎石安全性更好,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 螺旋水刀碎石
  • 简介:目的使用裸金属支架(BMS)和聚四氟乙烯(胛FE)覆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疗效和技术设备成本对比分析。方法2010年5月~2015年6月对16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S术,患者平均年龄为(56±12)岁,女性占32.9%。其中接受BMS支架80例,接受覆支架83例。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7.5%,术后门体梯度压从(16.1±4.8)mmHg下降至(5.1±2.1)mmHg;两组技术成功率和门体梯度压降无显著性差异;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14d、6m和2a一期支架通畅率存在显著性差别,其中PTFE-覆支架组通畅率高;两组1a生存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金属支架和覆支架总成本分别为66570元和70455元。结论TIPSS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裸金属支架和PTFE-覆支架均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 裸金属支架 PTFE-覆膜支架
  • 简介: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耐药率的上升及其所导致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的下降,铋四联方案成为我国最新共识推荐的Hp感染根除治疗方案。目的:评价各共识推荐铋四联方案的根除治疗效果,为高效、价廉的根除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纳入我国2011-2013年间公开发表,采用共识推荐的铋四联方案根除Hp感染的临床试验类文献。提取文献资料,根据Graham等提出的Hp根除率分级系统,对根除率进行分析。结果:共166篇文献入选,包括Hp感染根除试验192项。在全国范围内,含阿莫西林方案的根除率大部分可以接受,其中PAFB(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铋)方案取得优异根除率(≥95%)的可能性最高。在华东和中南地区,相应的适宜根除治疗方案分别为PACB(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和PAFB方案。适宜疗程为14d。结论:在各共识推荐铋四联方案中,PAFB方案具有明显的效益和成本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非阿莫西林过敏个体行Hp感染根除治疗宜优先选用PAFB方案,建议疗程为14d。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共识意见 文献检索 呋喃唑酮
  • 简介:背景:对于胶体果胶铋干混悬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是否优于胶体果胶铋胶囊,目前尚无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比较胶体果胶铋干混悬与胶体果胶铋胶囊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初治的12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胶体果胶铋干混悬+标准三联方案以及胶体果胶铋胶囊+标准三联方案,评估比较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以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溃疡(84.6%对55.6%)、十二指肠溃疡(84.8%对62.1%)2周末症状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4周末症状消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溃疡治疗总有效率(98.2%对84.0%)、总体Hp的PP根除率(89.5%对72.7%)和ITT根除率(81.O%对6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胶体果胶铋干混悬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胶体果胶铋胶囊。

  • 标签: 胶体果胶铋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治疗
  • 简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预防EGVB是提高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NSBBs)是EGVB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仅1/3患者的肝静脉压力梯度对其治疗有应答;这可能与NSBBs受体及其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有关。本文就NSBBs预防EGVB的疗效和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静脉压力梯度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FGIDs的可行方案。方法选自来院就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经常规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难治性FGIDs患者,采用单一或联合用药、小剂量、短疗程的个性化服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3例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躯体症状明显好转,抑郁(SDS)/焦虑(SAS)评分指数明显下降,其中以黛力新单用或黛力新联合SSRI治疗的患者起效快,约3~4d,单用SSRI的患者起效较慢,大约20d左右。结论单一用药、小剂量、短疗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FGIDs患者的躯体化症状,使焦虑和/或抑郁的情绪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抗抑郁剂 SDS/SAS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17年98例食管及胃底静脉中—重度曲张的患者进行食管硬化联合胃底组织胶治疗预防出血。结论:对98例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的观察及术后护理的宣教,随访3—6个月再出血5例,有效率高达95%。结论:硬化及组织胶是治疗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比较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术中的护理配合、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与病情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硬化剂 组织胶 术中护理配合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