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报道,最近在英国Glasgow举行第16届国际高血压学会学术会议上,专家们指出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糖尿病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预后有明显不利影响,特别是发生急性心梗和接受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糖尿病患者。最近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接受PTCA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和冠脉再狭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药物治疗 死亡率 缺血性心脏病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将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65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结果6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以代谢、营养障碍、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其中,19(29.23%)患者出现了代谢障碍,15(23.08%)患者出现营养障碍,7(10.0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受损,24(36.92%)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8%。结论降糖药物使用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为改善这一现象,临床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用药监管力度,合理控制好用药剂量,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降糖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我院2004年~2008年共收治药物致低血糖9患者,现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9中男4,女5,年龄36岁~83岁,平均年龄60.22岁。9中8患糖尿病史10月~14年不等。3长期服用消渴丸+二甲双胍片,2早餐前及晚餐前使用诺和灵30R注射液+二甲双胍片,1晨餐前服瑞格列奈片+晚餐前使用诺和灵30R注射液18单位,

  • 标签: 临床分析 低血糖 药物 诺和灵30R 二甲双胍片 平均年龄
  • 简介:择选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68。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西医治疗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加减抵当汤。结果观察组血糖值、胰岛素使用量及其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抵当汤对于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使用量降低以及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价值显著。

  • 标签: 痰瘀型2型糖尿病(T2DM) 临床疗效 加减抵当汤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糖尿病抑郁障碍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42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障碍分为治疗组(甲)和对照组(乙),于治疗1、3个月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测试FPG、2hPG、HbA1c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时,甲组HAMD-17(10.06±0.25)分,乙组(9.92±0.22)分,甲组其他指标下降数值大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甲组HAMD-17(16.16±0.35)分,乙组(16.02±1.18)分,甲组其他指标下降数值大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也是糖尿病肾病常见表现。高血压可致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DN)临床期加速肾功能不全进展,而纠正高血压可延缓或阻止DN进展。因此,从保护肾功能角度出发,对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治疗,其核心问题是降压治疗,而且要降压达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药物治疗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降压治疗 肾小球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糖尿病临床治疗应用价值,以期为糖尿病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入院就诊糖尿病患者50进行临床用药观察,并研究其临床用药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临床效果。将患者进行分组后,实验组25传统治疗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给药治疗,对照组25则按照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对比使用他汀类药物临床表现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治疗后,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糖尿病用药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结合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与控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临床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完善临床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某二级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142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1人。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治疗,对比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最长观察期为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7.32%,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6%,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饮食控制以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可以起到显著辅助治疗作用,对患者体质提升、维持血糖稳定、降低血脂血压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运动 饮食 控制 辅助治疗 糖尿病
  • 简介:116T2DM通过询问入睡习惯,将患者分为A组23(晚9点以前)、B组48(晚9-10点)、C组45(晚10点以后)。治疗基础上睡前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补充治疗,经1月剂量调整、2月剂量维持治疗后,治疗后FPG:A组与B组、C组(P〈0.05),B组与C组相比(P〉0.05);2hPBG:各组间相比(P〉0.05);HbA1c:A组与B组(P〈0.05),B组与C组(P〉0.05),A组与C组(P〈0.01)。胰岛素用量:A组与B、B组与C组(P〈0.05),A组与C组(P〈0.01)。轻微低血糖分别为8/23、7/48、5/45,有明显差别。结论:9pm至11pm尤其是10pm至11pm为睡前中效胰岛素补充治疗最适注射时段。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不同时段 睡前中效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2018年8月内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中选择100实施研究,分组办法使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共分两组,即观察组(例数=50)和对照组(例数=50)。100患者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症支持治疗,应用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0%和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痰液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控制效果,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实施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且不会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氨溴索 抗菌药物 老年 糖尿病 肺炎
  • 简介:病例几年来,体型偏瘦刘先生平时饮水量每天达3000毫升以上,尿量也随着饮水量增多而增多。刘先生自觉身体健康,饮水多误认为是生活习惯所致,未曾引起重视。1年前,因逐渐出现乏力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空腹血糖达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2%,

  • 标签: 口服降糖药物 糖适平 糖化血红蛋白 饮水量 身体健康 生活习惯
  • 简介:2004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部公布了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这是我国历史上头一次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出面、卫生部领导亲自宣布全国性流行病调查结果,意义非同寻常。

  • 标签: 中国居民 营养状况 健康状况 生活方式 饮食调节
  • 简介:糖尿病和癌症是目前分布广泛且患者人数快速增长疾病。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美国癌症学会(ACS)联合发表糖尿病与癌症共识报告,该报告指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2型糖尿病)罹患肿瘤风险增加,包括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胆囊癌等,且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预后及死亡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癌风险降低,对于其他部位癌症无相关性或不确定。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增加原因可能部分由于两者共同危险因素,如增龄、肥胖、不合理膳食、运动减少,直接相关机制可能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生长因子、高血糖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不同类型及作用机制降糖药物与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降糖药与肿瘤发生风险研究结果尚存在一定争议,关于降糖药安全性也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焦点,本文将简要综述部分常用降糖药物与癌症关系。

  • 标签: 糖尿病治疗药物 美国癌症学会 相关性 美国糖尿病学会 患者人数 死亡风险
  • 简介:我国对抗感染药物使用尚无明确法规限制,各级医院、诊所及医生、病人均可自由使用、或可不受限制从药房、药店购买使用,必然加速细菌耐药性产生.国内医院滥用抗感染药物问题已相当突出,要解决细菌耐药问题,或延长产生耐药时间,一方面需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另一方面规范抗感染药临床应用.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病时 糖尿 临床合理应用 细菌耐药性 2002年
  • 简介:对10妊娠糖尿病患者人院后采取多种宣教形式,实施干预措施,出院前进行相应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比。结果:干预后患者熟悉糖尿病基本知识及胰岛素使用知识,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干预前。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对其及时、准确进行心理指导,确保母婴平安健康。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46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并选择46接受常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对两组疗效差异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例发生低血糖比例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小,血糖达标时间更短,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施以胰岛素泵治疗,可获得更优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疗效
  • 作者: 钱永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卫生院,江苏无锡214116
  • 简介:目的:分析针对收治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开展综合护理方式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定114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入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心原则每组划定57,命为比对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以上内容开展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比较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血糖控制情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更理想,均优于比对组,存在可比性(P<0.05);实验组满意度和比对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开展应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能够控制合理范围之内,护理成效显著,对此患者满意率也提升,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药物;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社区糖尿病
  • 简介:上期我们已经详细解释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诊断方面的异同:空腹血糖特异性强,餐后血糖敏感性高。所谓特异性强就是查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敏感性高就是容易发现问题。我们考取驾照、入职和入学体检中,

  • 标签: 生活方式干预 相处之道 药物治疗 天平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 简介:2型糖尿病病人140,空腹血糖10mmol/L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70,对照组70,观察组实行常规治疗心理支持,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与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心理支持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支持 依从性 血糖
  • 简介:1疑似糖尿病错用降糖药吴某某,女,76岁,万荣县皇甫乡+十村农民。2003年7月8日急诊与本院。家属代述:昏迷不醒,叫之不应2小时。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原因活动中突然昏倒在地,叫之不应,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抽搐及煤炉房间生活史。查体;T:36.5℃P:787欠/分R:19次/分BP:120/80mmHg,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柔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查无阳性体征。急查头颅CT、心电图均未见异常。再三向家属追问病史,有无其他病史及以前有无类似现象。家属说2天前本村卫生所查空腹血糖6.6mmol/L,卫生所医生给患者优降糖6片,还剩下3片。

  • 标签: 治疗不当 糖尿病 低血糖 村卫生所 大小便失禁 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