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系指手术前无精神障碍患者,经麻醉和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及记忆障碍。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认知功能和技巧变化,统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可能持久存在。因凶此被疑为阿尔茨海默病(AD)前期病变,给患者带来各种网扰,还使其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莓下降。一项旨在观察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吲际研究(ISPOCD),埘来自8个围家13个医学中心1218例年龄〉60岁接受全身麻醉行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6种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价,结果显示,手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25.80%,随访至手术后3个月其发生率降至9.90%,手术后1—2年发生率为1%。

  • 标签: 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心理学测验 阿尔茨海默病 年发生率 人格改变
  • 简介:近年来,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作为麻醉术后并发症,日益受到麻醉界重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高,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大手术术后。Berggren等人研究表明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固定术后有40%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下降。早期一过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整形手术患者发生率是44%-61%。这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术后 中枢神经系统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下降 功能减退
  • 简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mvedysfunction,POCD)好发予老年患者,虽已渐为熟知。但POCD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中枢炎症反应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涉及神经退行性变.手术应激、细胞因子释放、GSK-3β和胶质细胞活性等多因素。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枢 炎症反应
  • 简介:麻醉目标不仅是保障患者术中安全与稳定,还包括追求术后最佳恢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作为麻醉术后并发症,日益受到麻醉界关注,本文就麻醉及与麻醉相关病理生理变化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药物 病理生理
  • 简介:吸入麻醉作为现代麻醉一种麻醉方法,具有较好安全性和优越性,但是只有熟悉其相关理论操作,才能充分体现吸入麻醉优点,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临床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特点,本文对建立吸入麻醉计算机模型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吸入麻醉 计算机模型 麻醉方法 安全性 优越性 辅助教学
  • 简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海马是负责学习和记忆功能核心结构,海马体积与认知功能改变关系密切。随着MRI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海马体积测量。本文将对MRI测量海马体积近年来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POCD 海马体积 MRI
  • 简介:目的:比较定量脑电图与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在监测全麻状态下认知功能方面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0名健康志愿者,从0.2MAC开始,逐渐增加异氟醚吸入浓度,每个浓度平衡15分钟后,观察指令反应,qEEG,MLAEP变化,于使指令反应消失该异氟醚浓度下进行内隐记忆听刺激,停止吸入后1小时调查外显及内隐记忆情况。结果: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中Pa、Nb波随指令反应和记忆变化而变化,并可确定外显记忆消失各波潜伏期界值,随着外显记忆消失,qEEGF7、F8、A1导联q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随着指令反应消失,O1及O2导联a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O2导联d波功率明显升高(P<0.05),但所有qEEG参数变异较大,不能定出界值。结论:(1)MLAEP中Pa波,Nb波在判断全麻下认知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并可确定出外显及内隐记忆消失各波潜伏期界值,(2)qEEG在判断麻醉状态下认知功能方面只能作为一种趋势预示,不能作为可靠定量指标。

  • 标签: 定量脑电图 中潜伏期 听觉诱发电位 监测 全麻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为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现代灾害医学救援体系(EMS),进行迅速、科学、正确灾害院前急救及伤员转运和后续治疗,减少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及危重病救治整体水平,定于2012年4月18—2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第八届全国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暨创伤脓毒症、中毒救治新进展推广学习班。

  • 标签: 危重病医学 灾害急救 中毒救治 脓毒症 学习班 创伤
  • 简介:目的:探索可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脓毒症病人期28天,分析与预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PH值、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动静脉血氧差(AVDO2)、四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SIRS)指标积分和一些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论:脓毒症时感染所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紊乱、酸中毒和缺氧状态影响病人生存,脓毒症发生初期一些临床指标水平有助于早期进行预后评估。

  • 标签: 脓毒症 临床指标水平 预后 红细胞 氧合指数
  • 简介:自从2003年全国范围爆发SARS后,危重病医学逐渐被人所认识,而作为危重病医学临床基地——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电日益被行政主管部门所重视和认可。为了促进危重病医学事业发展,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于2006年制定了《中国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可以预期,该指南以及相关规范制定和推广能使我国危重病事业走上一个正规、稳步快速发展期。现就ICU建设和管理现状以及值得改进之处略加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 标签: ICU建设 管理指南 危重病医学 行政主管部门 医学事业 中华医学会
  • 简介:近年来,实验研究发现新生儿受到伤害性刺激,可以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痛感受能力。总结近年来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结果.对新生儿及动物生后接受强烈持续伤害性刺激可以导致痛感觉和相关生理功能异常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探索人类疼痛发育学提供了系统研究资料。

  • 标签: 疼痛刺激 经历 躯体感觉 发育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