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32例46只眼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视野及眼压等。结果随访1至3年,有1只眼再发作青光眼。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前房平均加深1.1mm,周边前房平均加深0.2mm。除再发青光眼的1只眼的视野继续损害外,45只眼视野均有不同程度增宽。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应用顺应皮纹方向的小切口,皮下分离,切断汗腺导管,通过剪除刮净皮下组织和汗腺,缝合皮肤,治疗腋臭。愈后美观无疤痕,不影响上肢运动。

  • 标签: 腋臭 小切口 分离剪刮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外伤患者的创处置工作,创室医护人员间的密切配合以及正确的护理来提高术后的伤口愈合率。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0年5月开展手术共1546例,根据外伤范围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创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术后均达预期效果,创口吻合良好,无并发症及感染。结论由于外伤的范围不同,损伤程度的不同,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术后组织修复、功能恢复及疤痕大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外伤 医护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总结5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改良突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做好术前宣教;术中鼓励患者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的表情、面色,做好疼痛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可保存或提高患耳的听力,获得干耳。

  • 标签: 改良乳突根治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脂蛋白a(Lp(a))、尿酸(UA)和纤维蛋白原(Fg)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比较冠心病与对照组间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UA、Lp(a)和Fg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与对照组间UA、Lp(a)和Fg水平存在统计学的差异,且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间上述指标亦存在统计学的差异。结论血清UA、Lp(a)和Fg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 标签: 脂蛋白(a) 尿酸及纤维蛋白原 老年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创术中病情变化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创术中发生病情变化的原因。结果创术中疼痛、情绪紧张、轻度出血会诱发头晕、恶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窒息。结论对生命体征平稳的外伤患者在手术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增加预见性和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规范接诊流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清创术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杆菌在预防细菌性阴道病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例8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用甲硝唑联合杆菌治疗,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复发率为11.9%,对照组有效率为85.37%,复发率为21.95%。结论用甲硝唑联合杆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与单用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复发率明显降低。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乳杆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05%地奈德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按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简称EASI)评分法记录,将药物外涂于受累区域,2次/d,连续治疗3周。结果3周后治疗指数显著下降,治愈率达62.86%,有效率达82.86%。结论0.05%的地奈德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 标签: 地奈德乳膏 儿童湿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膏应用于气管插管全麻,对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I~II级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I组)和实验组(II组)分别将石蜡油和复方利多卡因膏均匀涂于气管插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是否有术后咽喉痛及性质。结果I组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较插管前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I组病人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上述指标较插管前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I组插管后SBP、DBP、HR均较II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术后咽喉痛、喉部异物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I组(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膏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所引起的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

  • 标签: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气管插管 插管应激反应 术后咽喉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管扩张症与血清中抵抗素水平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和孕前管扩张症患者32例,常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抵抗素及测量体重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孕前管扩张症患者,抵抗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在孕前管扩张症患者中,抵抗素水平升高,与体重指数升高呈正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istoacryl?组织胶水应用于创粘合术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同济医院急诊外科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1589例皮肤裂伤患者创粘合术后3~14天随访观察。结果1582例愈合良好,占99.6%,7例愈合不良,占0.4%,其中5例皮肤裂开,1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皮下积血。结论新鲜伤口、皮肤对合良好,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无张力,是影响愈合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组织胶水 皮肤裂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一直是引起医学界极其关注,严重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基因靶向治疗成为一种崭新的生物治疗手段,优化并发展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给肿瘤患者予以新的希望。目前,人们研究肿瘤的热点已经从癌基因转到抑癌基因,在众多抑癌基因中BLCAP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与膀胱癌、骨肉瘤、宫颈癌等相关的抑癌基因。兹就此BLCAP基因做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抑癌基因 BLCA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特比奈芬膏治疗手癣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80例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每日200㎎,连用2周;联合外用特比奈芬膏,每日2-3次,连用2周。对照组外用特比奈芬膏每日2-3次,连用4周,分别与治疗2、4、8、24周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54.05%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特比奈芬膏外用治疗手癣疗效佳,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癣 特比奈芬乳膏 伊曲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和MMP-9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RP MMP-9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脂护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106例,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应用脂护肝方治疗;对照组52例予复方蛋氨酸胆碱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率、肝功能、血脂、B超声像检查。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率、血脂(TC、TG)、肝功能(ALT、AST)等项目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脂护肝方具有调节脂肪代谢,保护肝细胞,抗肝损伤作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清脂护肝方 复方蛋氨酸胆碱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支原体肺炎,7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CRP进行对比。结果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9例,阳性率为28.1%;76细菌性肺炎患儿中,CRP阳性72例,阳性率为94.7%;50例健康对照儿童中,CRP阳性1例,阳性率为2.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一般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稍高,但无细菌性肺炎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 标签: 支原体 肺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从而为脑梗死判定预后以及抗纤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76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评分。入院时检查Fib>4g/l为增高组(a组),Fib<4g/l为正常组(b组),经过治疗2个月、4个月再进行评分,分析两组之间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发病2个月及4个月后,a组的评分改善不及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水平高低是评价病情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脑梗死 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房确诊冠心病(CAD)的患者100例,将其划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随机选择门诊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AMI组的hs-CRP水平高于UAP组,UAP组的hs-CRP水平高于SAP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CRP的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分级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