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损伤的程度、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28例患者,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应早期诊断,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抗感染,支持营养疗效是肯定的。

  • 标签: 闭合性 十二指肠 腹膜刺激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合并糖尿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血糖控制、营养状况改善,术后加强各引流管护理、维持血糖稳定、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术前科学的准备和术后严密监护,是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壶腹周围癌 糖尿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58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内科保守治疗,外科单纯修补38例,大部切除11例,死亡2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排空障碍1例。术后结合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缝合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患者负担轻,是基层医院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可行方法。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穿孔 缝合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下缝合修补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结果本组18例病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溃疡穿孔 修补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新术式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行此术式的病人施行了个性化的护理和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指导。结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空肠代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术在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42例胃癌患者应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术,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施此术式患者未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食管炎及无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存活率高,精神、营养状况良好,恢复部分体力活动。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术是值得推荐的全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术。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空肠代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方法,总结该改良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施行全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术的患者从整体护理出发,针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及不良情绪反应,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技术随着手术方式的提高而提高,手术期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养成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反流疾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86例食管反流疾病患者从服药注意事项、合理饮食结构、餐后体位、改善生活方式及定期复查随诊等相关内容做了详细周密的健康宣教。结果186例患者中179例按照健康教育的要求,遵守服药注意事项、合理饮食结构、餐后保持正确体位、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局部杓间黏膜充血、杓黏膜红斑减轻;溃疡面缩小或缓解,7例未按上述医嘱及健康教育要求做的患者复查时症状未改善或有加重的趋势。结论通过对食管反流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通过非手术方式治愈疾病,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咽炎 喉炎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科近5年来住院及门诊明确诊断为慢性末端回肠炎的患者176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抑郁量表评分,对有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生率(1)176例患者单纯焦虑障碍发生率为7.4%,单纯抑郁障碍发生率为8.5%,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为9.1%,总发病率为25.0%。(2)在性别上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年龄男性并发焦虑、抑郁障碍者发病年龄主要在青年组,而女性发病高峰集中在青年、中年组;(4)发病时间病程长者发病率高于病程短者,其病情程度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5)内镜下不同类型的CTI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I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有明显相关性,但与CTI分型无明显关系。

  • 标签: 焦虑 抑郁 慢性末端回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总结我院15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观察,了解护理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预后的作用;结果15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治愈9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积极的病情观察及饮食、心理、宣教护理,患者治疗顺利,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 标签: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灌肠与西药口服,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嘧啶3.0g/d,中西医结合组50例,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3.0g/d基础上配合中药“肠风汤”200ml,保留灌肠,1次/d,疗程2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技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蒂回盲肠间置在近端次全切除术后的抗反流效果。方法对25例贲门癌病人手术采用带蒂回盲肠移植的方法,术后行上消化道造影取头低足高位45度同时腹部加压检查及食管镜活组织检查。结果回盲肠间置代具有贮存食物及抗反流功能,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结论该术式为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手术模式。

  • 标签: 贲门癌 回盲肠代胃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的留置技巧和护理。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总结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方法,使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置入顺利,减轻了患儿因重复插管带来的痛苦。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留置管的护理改革对于促进患儿尽早恢复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留置胃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的测定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对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肌钙蛋白I(cTnI)早期检出率、敏感性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论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可早期诊断心肌损害的发生,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预防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肌钙蛋白I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鼻管固定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留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实验组采用自制鼻管固定带固定。结果实验组管移位、脱管、皮肤刺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制鼻管固定带固定管安全、有效、美观,且减少皮肤刺激,病人的舒适感增加。

  • 标签: 鼻胃管固定带 胃管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在大切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大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健康教育的内容,观察两组病人知识掌握程度、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在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循证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的知识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结论循证健康教育能提高大切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循证健康教育 胃大切术 早期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16例贲门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残排空的状况。方法治疗组行贲门癌根治术联合术中使用5-FU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局部化疗。对照组单纯行贲门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患者排空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且术后排空时间未延长。

  • 标签: 贲门癌 胃排空 生存率 术中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蒂回盲肠间置在近端次全切除术后的抗反流效果。方法对20例贲门癌病人手术采用带蒂回盲肠移植于食管与残之间的方法,术后15天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后6个月行食管镜活组织检查。结果20例上消化道造影取头低足高位,同时腹部加压未发现钡剂反流,食管镜检查镜下17例无内容物反流,组织学无炎症变化。结论该术式接近生理要求,能有效地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 标签: 贲门癌 带蒂回盲肠间置 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