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治疗高位颈段椎管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治疗的高位颈段椎管肿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本组病例髓外硬膜下肿瘤占75%,髓内肿瘤占25%。肿瘤全切除率87.5%,其中髓外肿瘤全切除率达100%,髓内肿瘤全切除率50%。术后症状改善、恢复满意14例,Frankel分级提升1~2级,1例症状无变化,1例症状加重,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高位颈段椎管肿瘤手术全切除后预后良好,MRI检查是椎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枕颈结合部内固定器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高位颈段椎管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了神经损伤并发症。

  • 标签: 颈椎 椎管内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及稳定性重建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9例枕骨大孔区至C2水平哑铃形椎管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线、MRI、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以明确肿瘤部位和范围,其中病变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5例,C1,2水平14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者,先部分切除枕骨大孔后缘,依据情况切除寰椎后弓;肿瘤位于C1,2水平者切除C2肿瘤侧椎板。肿瘤切除先切除椎管部分,再切除椎管外部分。根据情况对脊柱稳定性进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肿瘤均完全切除,其中恢复良好13例,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1例,恶化1例。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12~72个月,M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上颈椎哑铃形椎管神经鞘瘤发生率低,手术风险大。手术显露及脊柱稳定性重建范围应根据肿瘤分布、脊柱结构缺如、功能需要等因素综合决定。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 标签: 颈椎 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海绵状血管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但单纯发生在椎管硬膜外腔的十分少见,而发生在腰骶部者更为罕见,而且术前确诊十分困难。尽管MRI是目前评估椎管病变的最好方法,但对于单纯椎管硬膜外血管瘤的诊断,误诊仍极易发生。为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例单纯腰骶部椎管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相关资料,着重探讨单纯椎管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腰骶部 海绵状血管瘤 硬膜外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既往胸椎椎管肿瘤主要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然而脊柱为三关节复合体,全椎板切除术后远期易并发后凸畸形,一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后易引发双侧关节活动不对称。2005年3月~2011年3月,本院采用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椎椎管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并保留了脊柱的长期稳定性,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胸椎 脊髓肿瘤 内固定器
  • 简介:支气管源性囊肿是由于胚胎期支气管系统发育异常而产生的囊性病变。支气管源性囊肿多被发现附着在胸骨、皮肤、胃、心包及纵隔,而椎管支气管源性囊肿(spinalbronchialcyst,SBC)则较为罕见。

  • 标签: 颈椎 支气管源性囊肿 青少年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在1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保留棘突腰椎板部分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结果:经2~10年临床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发生.结论: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留棘突 有限椎板切除 治疗
  • 简介:椎管狭窄可由先天性(如畸形),后天性(如退行性变、外伤、椎体或椎管病变等)以及发育等因素所造成,致使椎管空隙减小,严重时即可压迫脊髓出现症状。表现为步态不稳,握力减低,肌张力高,病理征(+),以及四肢痉挛性瘫痪等。治疗原则应消除病因,尽快解除脊髓受压。作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52例,其中包括2例硬膜下肿瘤的摘除,疗效满意。

  • 标签: 颈椎管狭窄 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 脊髓受压 发育性椎管狭窄 退行性变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引起单纯单侧感觉或运动异常时突出髓核在MRI上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2例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并单侧单纯感觉或运动异常的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为运动异常组(A组)和感觉异常组(B组),分别将2组突出髓核的的外侧缘、内侧缘、突出最顶点在横向位上赋值,将突出最顶点在矢状位上赋值,比较2组间赋值的差异。结果B组突出髓核的外侧缘及突出最顶点,突出髓核的最内侧缘较A组更偏向有症状侧,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B组突出最顶点的矢状位赋值较A组的大。结论感觉异常患者较运动异常患者的突出髓核更偏向受压迫的神经根,且突出髓核在矢状位上更大。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椎间盘移位 运动障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胸椎椎管狭窄症(thoracicstenosis)系由于发育、退变和i或韧带骨化等因素造成胸椎椎管局部或多节段管腔狭小,压迫相应节段脊髓,并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胸椎椎管狭窄症并不少见。

  • 标签: 黄韧带 异位性骨化 胸椎 椎管狭窄
  • 简介:椎管狭窄症既往多采用全椎板切除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虽可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但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多节段狭窄者.2000~2003年,作者采用多节段开窗选择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治疗 减压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多节段 脊柱稳定性 半椎板切除
  • 简介:椎管狭窄症是胸椎及其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致胸椎管有效容积减少,产生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本病发病率较低,保守治疗效果差,常需手术治疗。该疾病病史较长,呈缓慢发展,常累及双下肢致感觉运动障碍,较少发生在单侧。我科经手术治疗证实2例胸椎管狭窄致急性单下肢瘫患者,术后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将其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胸椎管狭窄症 单下肢 感觉运动障碍 神经根压迫 黄韧带骨化 理货
  • 简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是指患者有脊髓受压的临床症状,在影像学上存在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造成对颈髓和硬膜囊多个平面的压迫。手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这一个观点已达到共识。但对手术方案的选择确很有争议。对于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一般情况选择前路手术,但对于伴有先天性椎管狭窄并到一定程度则只能选择后路手术。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 简介:在许多不同由脊柱外科手术引起的并发症中,术后失明(postoperativevisualloss,POVL)是一罕见却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并发症。据估计,每100个脊柱外科手术中就有1例发生术后视力障碍并发症,最近的研究表明,脊柱手术已取代心脏置换手术成为POVL发生的首要原因。

  • 标签: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后 失明 脊柱外科手术 并发症 视力障碍
  • 简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始终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后路手术相对安全,并可达到和前路手术同样的远期效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在骨化物大的病例中,前路手术疗效更理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6例椎管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以明确决定其疗效的相关因素。66例患者于1986年~1996年间行椎管成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术前均有髓性症状。平均随访10.2年(5~20年)。

  • 标签: 后纵韧带骨化症 椎管成型术 手术治疗 前路手术 手术疗效 椎管成形术
  • 简介:脊柱结核的发病率近年来正逐年上升,上胸椎结核是脊柱结核治疗中的难点。以往常采用后外侧经胸膜外入路,但此手术入路存在病灶显露不充分、椎管减压不彻底、操作受限制等缺点。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12例上胸椎结核合并瘫痪的患者,采用经胸腔前路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效果满意。

  • 标签: 上胸椎结核 内固定治疗 减压植骨 前路椎管 瘫痪 结核病灶清除
  • 简介:自发性椎管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atoma,SSEH)是一种罕见的脊柱外科急症,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一旦发生,往往引起严重的脊髓损伤。不同于外伤,本病多为原因不明的椎管硬膜外出血,血肿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

  • 标签: 颈椎 血肿 硬膜外 脊髓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分析颈、胸、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一期椎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2年5月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脊柱外一科收治的颈、胸、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7例,均施行一期椎管扩大减压手术,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颈髓病评分评级标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C)、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评级标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B)、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来分析一期椎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手术时间180~430min,平均263min。术中出血量350~1500mL,平均632mL;JOA-C、JOA-B评分术前分别为(12.6±1.5)分、(14.2±5.3)分,术后(15.6±1.9)分、(20.2±5.5)分,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术前(57.8±7.6)%,术后(28.3±6.8)%,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5.71%(6/7)。结论对颈、胸、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一期椎管扩大减压手术,有一定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颈椎 胸椎 腰椎 椎管狭窄 减压术 外科
  • 简介:目的介绍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不完全性截瘫32例.方法依据骨折类型,神经致压骨块位置及椎管狭窄程度,分别选用不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骨折间接复位减压,并通过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椎管直接探查减压.以影像学Wolter分类结合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进行评价.结果经椎弓根短节段后路骨折内固定方法安全性好,椎管减压充分,Cobb′s角术前平均28.5°,术后恢复至6.5°,29例(90.63%)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管减压术对外伤性不全截瘫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的间接椎管减压与稳定的三维固定作用及伤后早期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 标签: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 并发症 不全截瘫 椎管减压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测量斜坡椎管角在不同骨科患者群的数值范围,分析X线及CT矢状位重建法测量斜坡椎管角的一致性,并探讨斜坡椎管角的测量对枕颈融合术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89例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和37例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测量颈椎中立位和过屈、过伸位侧位X线片上斜坡椎管角的数值。随机选取有或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各10例的颈椎中立位X线和CT正中矢状重建图像,由2位测量者重复测量斜坡椎管角并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无上颈髓压迫症状者过屈位、中立位和过伸位的斜坡椎管角均显著大于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P<0.01);前者斜坡椎管角数值的变化范围为23.87°±10.23°,后者为19.10°±7.96°(P<0.01);说明后者的枕颈复合体较前者僵硬并处于异常屈曲位。X线法测量斜坡椎管角的观察者之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619,低于CT重建法的相应值0.897;X线法的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在观察者1和观察者2分别为0.635和0.657,也低于CT重建法的相应值0.937和0.924;CT重建法较X线法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得出了不同骨科患者群斜坡椎管角的数值范围,为枕颈融合术患者的体位摆放和枕颈部固定融合角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术中准确测量斜坡椎管角提供了具体方法。

  • 标签: 颈椎 寰枕关节 椎管 脊髓压迫症 放射测量术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脊柱内镜下半椎管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应用经皮脊柱内镜下半椎管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27-78岁,平均45.2岁。全部为单节段突出,其中L4-532例,LSS12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分析术前及术后腰痛及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的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50min,平均80min;术中出血量10-25mL,平均15mL。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末次随访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26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半椎管技术近期效果优良,是非高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手术方法,是否能减少复发尚需要长期随访结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椎间盘切除术 内镜 半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