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据悉,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中医男科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首次联合主办,由南京金陵男科医院承办、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及江苏省中医院男科协办的“世界中医男科学术大会暨世界中医药会学联合会第二届男科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男科学术大会、国际中医男科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将于2007年9月14日~17日在中国南京召开,

  • 标签: 中医男科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国际 中国中医药学会 江苏省中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 简介:或许是因为目前国内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缘故,关于乙肝的切,或正确或谬误,始终充斥在你我周围,比如“大阳”、“小阳”这两个朗朗上口的名词,不仅乙型肝炎感染者对其了然于心,些健康人士对它也是耳熟能详。

  • 标签: 乙型盰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 大三阳 小三阳
  • 简介:中年人正处于承上启下的时期,在事业、家庭等方面都是顶梁柱,负担重、压力大,往往忽视对自己身体的保健。中年搞垮了身体,到老年就过不去了。常见些人刚到60岁出头就过世了,忙碌了辈子,却没有享受晚年的幸福,实在是遗憾。

  • 标签: 老年期 中年期 男性 诱惑 健康 中年人
  • 简介:肾结石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种常见病,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结石的患者逐年增加。笔者研习名家治疗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自拟"金石"汤在治疗肾结石上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结石 治疗 三金 自拟 生活方式 人体健康
  • 简介:北京大学第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流诊疗中心,现为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第医院重点学科、及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下设3个病区,110张床位,包括肿瘤、腔镜、结石、前列腺、肾移植及胰肾联合移植、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泌尿外科 胰肾联合移植 重点学科 学位授予 教育部
  • 简介:患者:男,47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5个月于2002年6月13日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及双踝关节以下浮肿,1周后发展至双下肢浮肿,伴腹胀,尿量逐渐减少。4个月前在当地就医发现尿蛋白(+++),潜血(+++),24h尿蛋白定量5.75g。血压170/120mmHg,白蛋白27g/L,胆固醇10.48mmol/L,尿素氮9.39mmol/L,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标签: 脂蛋白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mol/L 2002年 双下肢水肿
  • 简介:中医对于男子不育症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经验。尤其是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 标签: 男子不育症 精液异常 诊疗
  • 简介:我院收治例肾紫斑病患者,现报告如下。女性,40岁。因左侧腰部间歇性绞痛伴全程肉眼血尿20天,于96年7月10日入院。查体般情况可伴血尿,贫血貌。尿常规:RDC(++++),WBC(±)。血常规:血红蛋白9克。入院后对症治疗。症状于周后消失,B超示;左肾积水。IVP检查左紧不显影。CT示:左肾积水,皮质厚度接近正常,可疑占位病变。膀

  • 标签: 紫斑病 运城地区 泌尿科 肾肿瘤 特发性 左肾积水
  • 简介:患者,女,38岁。因“间歇性发作腹痛5年”人院。查体:双肾区叩击痛(-);膀胱区两侧深压痛,未扪及腹部包块。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提示膀胱内实质占位性病变(5.1cm×3.1cm),子宫多发小肌瘤。膀胱镜检查:膀胱底部偏右侧壁、右侧输尿管口外侧有约5.0cm×4.0cm的肿块,膀胱内可见坏死组织,双侧输尿管口喷尿清,未取活检。膀胱CT平扫加增强扫描:膀胱底部偏右侧新生物,大小4.2cm×3.2cm,CT值15~114HU,

  • 标签: 膀胱区 纤维肉瘤 输尿管口喷尿 实质占位性病变 黏液 膀胱镜检查
  • 简介: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尤其43岁至70岁以上者较为多见。多数人认为老年人高发ED是衰老的结果。为探索衰老对阴茎勃起机制的影响,我院着重抗衰老方法,建立性生理,采用“性疗法”,即“心因性,针对性,激发性”的方法来诱导和弥补其阴茎勃起机制不退化,少退化的功能,并在女方的积极配合下,使阴茎勃起机制维持正常水平,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阴茎勃起机制 延缓衰老 疗法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抗衰老方法 发病率
  • 简介:患者:女,23岁。无明显诱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头痛14个月,加重20d,于2003年9月17日住院。14个月前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伴乏力,偶有头痛、头晕,未予重视,3个月后测血压200-240/120~160mmHg,考虑“高血压病”,尿蛋白定量11.4g/24h,给予降压等治疗1个月,症状无好转,遂转入某院诊为“肾病综合征”,并行肾穿刺病理检查。曾给予“泼尼松、倍他乐克、霉酚酸酯、雷公藤多甙、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肾穿刺病理检查 双下肢水肿 2003年 双下肢浮肿 尿蛋白定量
  • 简介:患者,女,28岁,因“体检发现肌酐升高2d”入院。患者2d前体检发现肌酐升高达139μmol/L,无特殊不适,尿量每日约1800mL,色黄,无泡沫,夜尿1~2次。为求进步诊治,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复查,肌酐125.9μmol/L,尿液分析检测(-),为明确肌酐值升高原因入院。

  • 标签: 肾小球巨大稀少症 尿蛋白 肾功能异常 肾活检
  • 简介:自1993年以来,我院开展TURP手术近300例,其中例为巨大前列腺叶增生,中叶突入膀胱。电切时,采用先阻断中叶血运最后切除中叶的方法获得成功,现予报道。临床资料例年龄在59~68岁之间,排尿困难3~8年。因尿潴留在外院行膀胱造瘘后转入我院。入院检查,心、肺、肝、肾功能都在正常范围之内。B超检查

  • 标签: 电切方法 经尿道 前列腺增生 巨大前列腺 膀胱造瘘管 中叶突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性、诊治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经治3例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肿瘤分别位于右肾中上部、左肾上极和左肾肾盂旁,肿瘤大小分别约5.3cm×4.5cm、8.2cm×4.7cm、6.0cm×4.8cm。术前均诊断为肾癌而行肾癌根治术。结果肿瘤边界清楚,切面呈棕黄色,质地均匀,无出血及坏死灶。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细胞均匀致,排列呈腺泡状或实性片状,胞质含有许多嗜酸性颗粒,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相。随访10~35个月,均存活。结论肾脏嗜酸细胞瘤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方面无明显特异性表现,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确诊后治疗以保留肾脏手术为宜,因肿瘤中可能含有恶性成分,术后密切随访很重要。

  • 标签: 肾肿瘤 嗜酸细胞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近3年来尿路感染的菌谱及细菌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从我院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828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Kirby-Bauer法),并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超广谱8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近3年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24%,列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56.64%),粪肠球菌(10.1)2%)、真菌(8.56%)。2004年至2006年超广谱8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比例呈上升趋势(分别占7.59%、23.2%、22.04%)。产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1.4%,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是23.21%,对头孢类耐药率59.38%~97.26%,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是95.31%。非产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0.3%,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是18.14%,对头孢类耐药率从8.87%~31.1)6%不等,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是72.62%。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呈上升趋势,定期监测尿路感染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感染 尿路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通过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肾内血流的灌注参数和肾功能测值的关系,了解慢性肾炎患者肾脏损害的程度。方法根据美国肾脏疾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诊断及分期标准选择慢性肾炎患者6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应用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并利用血流分析技术观察肾脏的血流灌注,计算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将肾血流灌注参数与肾功能测值及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慢性。肾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随着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差异越显著。结论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炎各期肾血流灌注观察,可以监测慢性肾炎患者的。肾损害程度。

  • 标签: 慢性肾炎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血流灌注 肾功能测值
  • 简介:经会阴盆底维超声观察压力性尿失禁女性膀胱颈的动态位置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120例(病例组),同期选取无症状健康女性70例(对照组)。测量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颈距离参考线位置,参考线上为正数(+),参考线下为负数(-),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比较两组女性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颈相对位置。结果静息状态病例组膀胱颈位置为距离参考线(2.63±0.37)cm,对照组为距离参考线(2.51±0.45)cm,Valsalva动作后病例组膀胱颈位置为距离参考线(-1.83±1.07)cm,对照组为距离参考线(1.21±0.65)cm,病例组膀胱颈移动度为(3.11±1.34)cm,对照组为(1.81±0.75)cm。静息状态两组膀胱颈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动作后两组膀胱颈位置及膀胱颈移动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动态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Valsalva动作后的膀胱颈位置明显降低、膀胱颈移动度增大。

  • 标签: 超声 膀胱颈 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