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诺一许兰综合征(Henoch-Schoenlein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极易累及肾脏,称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oenleinpurpuranephritis,HSPN)。HSPN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的研究主要涉及免疫学因素异常,基因遗传多态性改变以及其他方面。

  • 标签: 过敏性紫癜肾炎 发病机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系统性血管炎 免疫学因素 遗传多态性
  • 简介: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enleinPurpura,HSP)是一种小血管炎,主要特征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腹痛和肾脏病变。1801年,由Heberden首先报道,Schonlein和Henoch随后也陆续报道。目前对于过敏性紫瘢的定义为:以IgA沉积为主的血管炎,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肾脏和关节。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导致的肾脏病变称为紫癜性肾炎(HSPN)。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肾脏病变 治疗 小血管炎 IGA沉积
  • 简介:鱼精蛋白是一种多肽氨基酸,能与肝素结合,抑制其激活抗凝血酶Ⅲ活性的作用,常用于使用肝素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伴有出血倾向或血液透析后即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注射鱼精蛋白可导致动脉压下降,心排出量减少,肺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增高,肺循环阻力增高等反应,严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心跳骤停[1~3].在血液透析患者,我院共收治6例使用鱼精蛋白引起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岁~62岁.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5例,急性肾衰竭临时血液透析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急性肾衰竭1例;4例患者曾使用锌鱼精蛋白胰岛素,2例有药物过敏史,均没有鱼虾等食物过敏史.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鱼精蛋白 过敏性休克
  • 简介:过敏性紫癜,也称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以首次描述过敏性紫癜出现肾脏损害表现的德国学者Schonlein和其学生Henoch的名字而命名。Osier1895年肯定了肾脏表现在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性。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是本病受累的主要器官。1994年系统脉管炎命名国际商讨会议上把它定义为:一种由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小血管炎,累及皮肤、胃肠道、肾小球,并伴有相关的关节炎或关节痛。

  • 标签: 过敏紫癜性肾炎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脏损害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e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低度恶性,易复发,故易被误诊。阴囊部发病罕见。现将汉中市3201医院收治的例发病13年,反复手术治疗6次的阴囊DFSP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纤维肉瘤 隆突性 阴囊
  • 简介: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uremicpruritus)又称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简称尿毒症性瘙痒症(UP),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一[1-2]。国外多个研究中心统计得出,可能有36%-50%的尿毒症透析患者会出现伴随有皮肤瘙痒的症状,并且该症状可导致病死率上升[3]。

  • 标签: 皮肤瘙痒 尿毒症性 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 疾病相关性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尿毒症规律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高通量透析(HFD组)、普通血液透析(HD组)进行治疗。观察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清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变化。结果HP/HD组、HDF组、HFD组治疗前后,血清PTH水平下降,皮肤瘙痒明显缓解;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能更有效的清除PTH,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

  • 标签: 尿毒症 瘙痒症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手术是治疗隐匿阴茎的最佳途径,其主要关键技术点包括“松解”“固定”“覆盖”,即彻底松解阴茎Buck筋膜表面的异常纤维条索,在阴茎基底部固定白膜与皮下组织,通过多种途径或皮瓣覆盖脱套后的阴茎体。基于此的隐匿阴茎矫形术式繁多,效果不尽相同。阴茎皮肤整形重新覆盖阴茎体是隐匿阴茎矫形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使临床类型不同的隐匿阴茎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我们构建了阴茎皮肤整形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形成隐匿阴茎矫形的总体策略,本文就此给予重点阐述并详细解析。

  • 标签: 隐匿阴茎 阴茎皮肤整形 阴茎矫形术 整形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24例CRF患者的CR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记录血压和Hb稳定上升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用量。比较CRP升高组与CRP正常组患者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CRF患者中20.9%CRP升高,升高组的年龄、EPO的用量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CRP正常患者(P<0.001),而Alb、Hb则明显降低(P<0.001)。低白蛋白血症在CRP正常和升高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7.4%、80%。结论CRF患者普遍存在慢性炎症,并参与CRF患者的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和高血压的发生,也是EPO抵抗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C反应蛋白 测定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肌酐 血清白蛋白
  • 简介: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CRF)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对其常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当应用足量EPO治疗后,仍不能达到贫血治疗的目标值时称为EPO抵抗。炎症是造成EPO抵抗的一个常见原因。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敏感的能反映体内微炎症状态的急性时相蛋白,本文观察CRP与肾性贫血治疗的关系。

  • 标签: 贫血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C-反应蛋白(CRP) EPO抵抗 急性时相蛋白 慢性肾衰竭
  • 简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以变态反应所至的广泛、无菌性毛细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皮肤黏膜紫癜、关节疼痛、胃肠道病变、肾脏损害等症状,其中约3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若伴有持续性的血尿、蛋白尿,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对此病尚无特异性强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笔者2004年1月~2006年12月运用肾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 来氟米特 成人 肾康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对其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睡眠、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79%(26/33)、80.00%(28/35)、60.98%(25/41)、95.00%(57/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6%(18/31)、63.64%(21/33)、48.89%(22/45)、80.00%(48/60)(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后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甲状旁腺素、血β2-微球蛋白)均发生显著改善[研究组分别为(234.7±58.9)μmol/L、(10.3±3.1)mmol/L、(1.1±0.8)mmol/L、(98.5±59.1)pmol/L、(15.4±6.5)mg/L],对照组分别为(461.5±184.7)μmol/L、(18.1±7.3)mmol/L、(2.8±1.0)mmol/L、(275.8±138.7)pmol/L、(28.0±7.1)mg/L],研究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HOQOL)、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分别为(63.8±5.3)分、(64.7±4.7)分、(65.1±5.4)分,对照组分别为(59.8±6.1)分、(58.7±4.1)分、(59.1±4.2)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结论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应用HD+HP+HDF

  • 标签: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血液净化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患者,男,57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4年,面部皮疹6个月”入院。患者15年前发现高血压,未予重视和治疗;6年前因夜尿增多、乏力在外院检查发现蛋白尿、血肌酐增高,拟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4期;4年前因乏力加重、恶心、纳差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h。6个月前面部渐出现皮疹并增多,伴瘙痒。10年前有“脑卒中”史,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史。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获得性穿透性皮肤病 皮疹
  • 简介:目的比较回肠膀胱术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回肠膀胱术6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7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回肠膀胱术组(P〈0.05),但术后尿路梗阻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相当(P〉0.05)。结论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均可用于老年膀胱癌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意愿,以及两种术式的优劣来选择应用。

  • 标签: 老年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 简介: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由于其不能治愈,经常出现浮肿、高血压、贫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丧失希望。希望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重塑信心的重要源泉,它能够指导人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各种压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患者希望水平正相关,照顾者的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提示主要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的表现与患者希望水平可能有密切关系。照顾者反应是评价照顾者照顾过程中表现的较好指标,它对患者希望水平影响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照顾者反应和希望水平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临床中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社会支持 高血压肾损害 维度得分 内容效度 付款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DM)患者9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临床蛋白尿组(C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数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2型DM患者血清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UAER增加而升高。结论DN患者血清CRP浓度与DN的程度相关;CRP在预测DN的发生及监测DN的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尿病肾病 诊断 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1991年美国胸科医生学会与危重感染急救医学会在芝加哥召开的讨论会上,指出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出现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时,都有一个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相似的过程,并一致建议停止使用“败血症”一词,统一使用SIRS和MODS的概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
  • 简介:尖锐湿疣是一种发生于肛门或外生殖器部位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欧美和中国的发病率都有增加趋势。英国过去10年中该病占性病门诊就诊病人的10%~25%,美国1966~1981年间发病率增加5倍。中国在1980年代后发病率迅速增加,在性传播疾病中占第2位。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其次是母婴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该病的潜伏期为2周~8个月,

  • 标签: 保疣清 尖锐湿疣 不良反应 生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