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加深对系统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0例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临床特点及初诊误诊原因.结果:SLE形式多样,急缓轻重不一,非典型病例多见.30例中初诊误诊为急性肾炎1例,急进肾炎2例,慢性肾炎4例,肾病综合征(NS)8例,隐匿肾炎1例,风湿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各2例,结核胸膜炎、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乙肝相关肾炎、甲状腺炎、偏头痛各1例.结论:临床医生应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详询病史,仔细体检,科学地进行临床思维.对NS、血小板减少紫癜、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难以解释的神经精神症状、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等,要注意排除本病.对可疑病例应及时作免疫学等有关检查.对未达诊断标准的轻症、非典型患者,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误诊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系统硬化症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类型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9例尿蛋白检查阳性的系统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多项尿蛋白定量检查较常规尿蛋白定性检查的敏感性高;肾小球蛋白尿、混合蛋白尿与肌酐清除率下降的关系较肾小管蛋白尿更明显。结论系统硬化症患者肾小球蛋白尿较肾小管蛋白尿发生率低,但伴有肾小球蛋白尿者更易发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继发性肾损害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内生肌酐清除率 混合性蛋白尿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免疫性疾病,SLE并肾衰竭,是SLE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有关SLE并肾衰竭者(氮质血症),是否该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予以治疗,观点还不一致,报道也不多.笔者以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SLE并肾衰竭(氮质血症)22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衰竭 激素冲击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重症系统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方法选择我院36例重症SLE患者。对照组18例,予传统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组18例,予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前后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免疫球蛋白、补体、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指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尿蛋白、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后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改善。ANA、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和SLEDAI评分明显下降,以治疗组更显著(P〈0.05);尿蛋白和肾功能明显好转,以治疗组更显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感染、精神异常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少。随访9个月,两组免疫学指标及肾功能均稳定。血常规、补体、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重症SLE,能迅速控制红斑狼疮活动,缓解症状及控制病情,近期疗效不低于或相当于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和CTX治疗,安全较好,可推荐于大剂量激素应用存在较大风险或相对禁忌的重症SLE治疗。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免疫吸附技术 糖皮质激素类 环磷酰胺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以多系统、多脏器受累、以血管炎为临床特点的弥漫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己成为SLE诊断的必须指标。近年来,已在病人血清中检出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ANA和抗心磷脂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体检测 ERYTHEMATOSUS 抗心磷脂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肾损害
  • 简介: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肥胖高血压约占高血压人群的60%,常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但有效控制率仍然很低。超重肥胖已成为抗高血压治疗抵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2]。肾炎康复片有益气养阴,补肾健脾,利尿消肿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气阴两虚的超重肥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3]。为此我们设计该前瞻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旨在观察肾炎康复片对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疗效的影响。

  • 标签: 肾炎康复片 超重肥胖 抗高血压治疗 气阴两虚 控制率 补肾健脾
  • 简介:男子性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多见的心身疾病,其发病率占成年男性的十分之一。有发病率高、症状严重、心理压力大等特点。但是大多患者只能长期盲目服用补肾壮阳药,疗效多不佳,还有许多副作用,临床缺乏有效的药物,尤其缺乏速效疗法及药物。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制“速效康复外用剂”治疗性功能障碍106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 标签: 男子性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外用剂 临床研究 速效 治疗
  • 简介: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最早由丹麦Hvidovre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HenrikKehlet提出,其旨意是在围手术期联合采用麻醉、护理、外科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患者 护理 SURGERY 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肉毒素A治疗抗胆碱能药难治神经源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的文献,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照纳入标准收集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911例患者。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膀胱内注射安慰剂比较,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WMD=-1.53;95%CI:-1.88~-1.18),增加最大膀胱容量(WMD=159.71;95%CI:111.47~204.95),降低最大逼尿肌压力(WMD=34.49;95%CI:-39.69~-29.29),改善生活质量(WMD=17.49;95%CI:13.99~21.00),但是也同时增加了尿路感染(RR=1.34;95%CI:1.06~1.70)和尿潴留(RR=7.19;95%CI:3.66~14.12)的风险。结论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地改善抗胆碱药难治神经源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最大膀胱容量和提高膀胱顺应,减少尿失禁次数及降低最大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压,但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A型肉毒素 神经源性 膀胱过度活动 尿失禁 META分析
  • 简介:腹腔镜根治肾切除术是根治肾癌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肾肿瘤得以早期发现~([1])。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对T1期肾癌采用肾部分切除术~([2])。目前,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正逐渐推广应用于肾癌的治疗。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 后腹腔镜 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 应用
  • 简介:侵袭伪足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膜形成的一种向外凸起的、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能力的的细胞细胞外基质接触结构。侵袭伪足在癌细胞侵袭正常组织、造成局部或远隔转移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侵袭伪足的各个关键成分逐渐被发现,如何调控这些关键成分从而抑制恶性肿瘤侵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侵袭伪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泌尿系统肿瘤 肿瘤侵袭 侵袭性伪足
  • 简介:山西省晋城市荣军康复医院是原晋东南地区1959年创办的一所集荣军康复与精神病防治为一体的民政优抚医院。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筹资千余万元建设新院.于2000年7月由高平旧址整体搬迁至晋城市城区时家岭。

  • 标签: 晋城市城区 康复医院 山西省 办院宗旨 院前 精神病防治
  • 简介: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目前DN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已成为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第二位病因。研究表明DN时存在多种炎症因子、细胞介质,它们通过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引起并加重肾脏病理损害。因此,早期积极防治其炎改变,有助于延缓DN进展。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在防治和延缓DN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拟采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其对炎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N的可能机制。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TNF-Α 肾炎康复片 炎性因子 IL-6 厄贝沙坦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保险的不断普及与完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寿命显著延长。随着透析治疗时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肾骨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已成为影响其生活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就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骨折发生率 相关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技术 医疗保险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为促进患者康复而采用一系列围手术期的优化路径,以尽可能地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控制和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死亡风险和医疗费用的多学科医疗模式理念。它引领着21世纪现代外科学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康复医疗 多学科医疗模式
  • 简介:过敏紫癜(Henoch—SchoenleinPurpura,HSP)是一种小血管炎,主要特征是非血小板减少紫癜、关节炎、腹痛和肾脏病变。1801年,由Heberden首先报道,Schonlein和Henoch随后也陆续报道。目前对于过敏紫瘢的定义为:以IgA沉积为主的血管炎,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肾脏和关节。过敏紫癜累及肾脏导致的肾脏病变称为紫癜肾炎(HSPN)。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肾脏病变 治疗 小血管炎 IGA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