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穿刺方法和护理要点。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技巧与体会。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输液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门诊输液区护理投诉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门诊输液区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通过经验总结,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纠纷。结论:门诊输液区护理工作量大,患者要求高,很容易引起护理投诉,护理上需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输液区 投诉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流程,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避免静脉输液给病患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尽量杜绝输液风险的发生。

  • 标签: 规避风险 护理程序 护患沟通
  • 简介:目的: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管理,减少医惠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和总结我科近年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管理方法。结果:经过加强培训,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医患纠纷防范意识增强,显著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医护行为准则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 医患纠纷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手术的急救和护理配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58例急诊宫外孕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158例患者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85分钟。结论:急诊宫外孕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宫外孕 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评估静脉输液双人查对流程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进静脉输液医嘱处理,摆药,配药,床边双人查对流程和换更补液查对流程。结果:贯穿于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双人查对流程,易于规范化实施,应用,检查,能前瞻性防范护理缺陷、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双人查对流程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肿瘤患者因反复的血管穿刺和化疗药物本身的毒性易致穿刺血管形成血栓和静脉炎[1],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IVPA)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植入皮下输液港即可建立输液通道,可进行输注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等治疗。IVPA最常见的植入方式有锁骨下静脉路径和颈内静脉路径,但因锁骨下路径易发生夹闭综合征(pinch-offsyndrome)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多选择颈内静脉植入。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本院共完成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途径输液港安置术50例,患者化疗结束后均顺利拔出输液装置。笔者将临床应用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输注泵 植入型 输注 静脉内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 简介:目的: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以达到家属配合治疗、促进患儿健康之目的。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儿科门急诊对1880位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920位和对照组960位,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不提供健康指导。两组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开展健康教育的儿科门急诊患儿及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通过对健康教育前后比较,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由89%上升到96%(P〈0.001)。结论:①治疗的同时因时施教是做好门急诊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②应用语言的修饰和语气的美感是做好健康教育的成功之道;③应用专题讲座、音像、板报、保健护理手册是健康教育的深化;④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坚实基础;⑤护士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使接受教育的患儿家属,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促使护患关系融洽。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科门急诊 实施
  • 简介:目的:比较新生儿输液外渗的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因输入高渗性药物外渗的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用喜疗妥软膏涂于外渗局部,并轻轻按摩至吸收后,1小时后用0.1%雷佛奴尔纱布湿敷惠处)和对照组(0.1%雷佛奴尔纱布湿敷患处),每组23例,观察2组炎症和肿胀消散情况。结果:实验组痊愈20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喜疗妥软膏外涂加o.1%雷佛奴尔湿敷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0.1%湿敷。结论:喜疗妥软膏外涂加0.1%雷佛奴尔湿敷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所致局部组织肿胀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喜疗妥 雷佛奴尔 静脉输液 外渗
  • 简介:目的:对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在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5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影像科急诊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56例急诊病人医学影像科的处理实施方法为探对象,总结分析最佳措施。结果:56例急诊患者在影像科得到妥善处理,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影像报告出单时间快、准确、清晰。结论:建立科室风险防范条例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有效的处理好各个环节,快速、合理、准确的出具影像报告,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查信息,利于患者急救临床治疗

  • 标签: 影像科 急诊处理 的床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中符合PPH诊断标准且需接受输入血液制品的287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限制输液组(148例)和常规输液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输入血制品数量及种类、总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家属误工时间等,通过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八个维度的差异。结果限制输液组产妇出血总量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血液制品的用量和种类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从输液总费用、输入血液制品费用、抗生素费用和护理费用等方面降低了住院总费用(P〈0.05),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误工时间(P〈0.05),增加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八个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可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和输血量,减少患者及家庭住院期间人力和物力支出,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限制性输液 产后出血 经济负担 人力成本 生活质量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值得是由于长久心肌缺血而导致的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发病快,因此通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损害,对患者进行家庭急救和及时的急诊护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及时关注急性心肌梗死先兆表现、患者自救意识的培养以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三方面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家庭急救的方法,并从一般护理、溶栓护理以及康复护理三方面就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进行了研究,为提高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水平和护理效果而努力。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家庭急救 急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难产急诊的发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难产急诊的产妇20例,同期按照1:1的比例选择在我院进行正常分娩的产妇20例进行调查。结果:多因素lb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巨大儿与不良心理情绪是导致难产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难产急诊产妇经过剖宫产术后都顺利分娩,无死亡产妇与新生儿,不过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25.0%,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难产的发生多与产力、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术后并发症比较多,要积极加强预防干预。

  • 标签: 难产 急诊剖宫产术 并发症 发生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40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起效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SEA和C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急诊剖宫产手术,是目前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目的:探讨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输液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71.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盆腔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输液式保留灌肠 中药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疗效观察
  • 简介:分析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个人因素有关,通过社会心理支持,改善职业环境,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有效减轻压力。同时应引起自身和管理者的重视,采取有效对策,确保低年资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低年资护士 工作压力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在县市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64例急性中毒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毒物构成、病情程度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男女比例为1.9:1,高发年龄段在25-45岁,占总数的53.4%(141/264);职业排序为无业人员,占34.8%,其次为农民,占16.3%;中毒原因以自杀为主,占62.1%(164/264);中毒毒物构成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有机磷农药、抗精神药物和镇静安眠药,分别占32.6%、12.2%、11.5%,重度中毒和中度中毒比为1:1.7,总体病死率5.3%,其中百草枯及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病死率最高,分别为41.7%和40.0%。结论:急性中毒的主要涉及种类为有机磷农药、抗精神药物和镇静安眠药,应当做好相关药物的管理,熟练掌握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做好全民文化宣传,做好急性中毒事件的防治。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外固定架 严重软组织损伤 小腿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