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阿昔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阿昔组:静脉滴注阿昔5~10mg/(kg·次),一天2次;林组:静脉滴注林5~7.5mg/(kg·次),一天2次。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阿昔组在退热时间、咽痛、流涎消失、疱疹消退时间均优于林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阿昔组在治愈率、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林组,差异有显著tN(P〈0.05)。结论:阿昔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与林比较。在退热时间、咽痛、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阿昔疗效优于林。

  • 标签: 阿昔洛韦 利巴韦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 简介:目的:观察更昔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82例住院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更昔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林静脉滴注,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较林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 简介:目的:探讨泛昔联合甘露聚糖肽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随机分为甘露聚糖肽联合泛昔治疗组34例与泛昔治疗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RGH年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复发间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泛营治疗GH疗效肯定且能降低GH的复发率。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泛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 简介:目的:观察阿昔伍用维生素B12治疗水痘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10月至今采用阿昔伍用维生素B12治疗水痘34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水痘患儿中有28人(82.35%)于4~6日治愈,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未加用维生素B12一般需7~12天治愈。结论:阿昔伍用维生素B12治疗水痘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 维生素B12 水痘
  • 简介:最近我因排尿不通畅就诊,经检查是前列腺增生症,采取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中,有一种叫非雄胺,从药理上看好像与男性体内的雄激素相关,听说吝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性功能。我有些顾虑,要用这个药吗?

  • 标签: 非那雄胺 前列腺增生症 药物治疗 用药物 雄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林压缩雾化与静脉滴注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林压缩雾化组和静脉滴注组,观察疗效。比较2组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压缩雾化组患儿咳嗽、喘憋持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林压缩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优于静脉滴注治疗。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利巴韦林 压缩雾化 静脉滴注
  • 简介:目的:观察恩替卡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6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0.5mg/d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治疗组在死亡率、HBV—DNA阴转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恩替卡韦 肝硬化失代偿
  • 简介:目的:对丹唑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服用药物不同分为二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丹唑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4个月,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组有效率、复发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谷丙转氨酶升高、阴道出血、体重增加等,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丹唑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治疗作用,且二种药物治疗效果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丹唑,因此,在临床上治疗上应首选米非司酮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 标签: 丹那唑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目的:论述医学中硫酸镁和君的临床应用。方法:笔者将所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盐酸君,对照组施硫酸镁。结果:观察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延长孕龄长于对照组。讨论:在临床上,采用君治疗先兆早产的显效时间短,疗效确切,同时也具有其副作用。

  • 标签: 硫酸镁 利托君 先兆早产 对照研究
  • 简介:近几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移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移症的确诊率也越来越高。育龄期是内移症的高发年龄,76%在25—45岁之间,25%~35%不孕症患者与此病有关川。近30年来丹唑等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其疗效肯定,但存在一定的副反应,且价格昂贵。本文对复方醋酸棉酚片(以下简称棉酚片)与丹唑治疗内移症的疗效及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旨在探讨前者治疗内移症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复方醋酸片 丹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0余年中,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获得明显改善,这主要得益于综合治疗的进步。即便如此,MB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3年,如何更好地改善MBC患者的长期生存,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础,已普遍用于乳腺癌早期治疗,也由此使得蒽环和紫杉类耐药问题日益突出。

  • 标签: 伊沙匹隆 治疗 转移性乳腺癌
  • 简介:瑞米芬临床用于进展期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治疗和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已有8年之久。累积超过350000名患者数年的治疗足以评估瑞米芬与他莫昔芬,还有雷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长期安全性。复习1978—2004年间所有的临床前和临床安全性资料,以及1995年10月到2004年底的临床对比安全性资料。瑞米芬引起的继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低于他莫昔芬,

  • 标签: 安全性评估 托瑞米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 早期乳腺癌 临床安全性 辅助治疗
  • 简介:乳腺癌最易发生骨转移(75%),患者生存时间短,仅为2年。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骨并发症和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乳腺癌骨转移中存在着“邪恶循环”:肿瘤细胞释放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等促进破骨细胞活性,从而造成骨质破坏;而骨质吸收破坏后可释放出生长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只有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及破骨细胞活性才能有效抑制骨转移发生。紫杉醇类是目前治疗乳腺癌转移最常用的药物,但存在耐药性高、有效率低(0%~30%)等诸多不足。

  • 标签: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乳腺癌骨转移 骨质破坏 骨质吸收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破骨细胞活性
  • 简介:《爸爸去哪儿》除了引起收视的高潮,也引起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田亮的“慈祥的爸爸”:林志颖让Kimi独立的尝试:张亮和天天“兄弟式”的父子情,到底哪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吗?教师是什么?严师真的能出高徒吗?每次这些疑问跑进我脑海的时候,我就会禁不住地翻看以前参加的蒙台梭教学培训时导师给的资料,

  • 标签: 教学 语言 抛光 家庭教育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26岁,因宫内妊娠26周凡诺引产后昏迷7h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律4~5/30d,妊3产1,末次月经2000年11月9日,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5个月时感明显胎动,孕期无腹痛、头晕、眼花、阴道流血等症状,产前检查无异常,因计划外妊娠,于2001年5月15日在院外行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注药后12h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烦躁、四肢抽搐,但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血压22/15kPa,体温39.5℃,经降温、降压、镇静治疗后病情稳定,于注药后23h自然分娩一女死婴,子宫收缩可,阴道流血少,产后1h即出现昏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124次/分,予甘露醇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于5月17日17时转入我院.

  • 标签: 中期妊娠 凡诺引产 利凡诺
  • 简介:目的探讨硅胶子宫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硅胶子宫保守治疗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72例患者进行随访,填写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PFDI-20)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价子宫治疗的疗效。结果72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1例为全盆腔重建术后复发。随访时间24~5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71±5.49)个月。13例失访,59例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1.94%。59例患者中,35例(59.32%)效果显著,持续佩戴,取放间隔时间为1~4周;24例(40.68%)在3个月内放弃使用子宫,其中取放困难11例(45.83%),长期佩戴有不适感8例(33.33%),易脱落4例(16.67%),1例83岁患者因偏瘫长期卧床放弃使用。35例患者治疗前PFDI-20和PFIQ-7评分分别为(46.94±36.10)分和(98.23±48.01)分,治疗后6个月分别下降至(6.07±15.63)分和(14.56±11.14)分,治疗后2年分别下降为(3.72±12.76)分和(5.3±4.87)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可以有效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适合门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子宫托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泰必和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1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比对照组=2:1),治疗组8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泰必0.1,3次/日,同时服用尼莫地平20~40mg,3次/日。对照组口服血塞通50mg,3次/日,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和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泰必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泰必利Tiapride 尼莫地平Nimodipine 血管性头痛vascular HEADACHE
  • 简介:男性乳房肥大症又称男性乳房发育症(gynaecomastia)。发病年龄多为13—75岁,本病可分为青春期(12~17岁)、成年期(18~25岁)和老年期(50岁以上)。50岁以上发病率尤高。目前认为多与患者体内雌二醇(E2)相对或绝对升高密切相关。

  • 标签: 托瑞米芬 调内分泌胶囊 男性乳房肥大症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布新尔联合地高辛对房颤(AF)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AF合并CHF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两组:地高辛组(A组)39例,地高辛联合布新尔组(B组)39例。入选病人常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和地高辛治疗,待病人无液体潴留,体重恒定后,B组加布新尔,两组病人在药物达到治疗剂量后,再予维持剂量并观察12周。两组均于入选时及治疗第12周末记录心室率,测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①Holter检测显示A组最小、平均心室率和B组最小、平均和最大心室率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均〈0.01),B组治疗后最大、平均心室率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1);②两组病人的LVEF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B组治疗后较A组显著增加(P〈0.01)。无不能耐受治疗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适当剂量的布新尔联合地高辛能控制AF伴CHF患者的心室率,显著改善其心室功能,而且安全。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布新洛尔 心率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总结法四联症术后妊娠的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法四联症合并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患者顺利手术分娩,母婴结局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加强妊娠期管理,严格做好围产期护理,有效帮助患者顺利分娩。

  • 标签: 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 妊娠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