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孕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四组;A组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B组为剖宫产术后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PCA);C组为剖宫产术后未行镇痛;D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L浓度,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24h后,B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8h不同时间,C组疼痛评分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前,C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早、母乳量充足时间晚、7d纯母乳喂养率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48hPRL水平均明显高于产前(P〈0.01);C组产后24h、48h,PRL水平均低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产后镇痛未见对血PRL水平及泌乳等的影响,疼痛是影响产妇泌乳的因素之一。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 芬太尼 布比卡因 泌乳素
  • 简介: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变且局限于导管的基膜内,未侵犯间质,临床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0%左右。

  • 标签: 乳腺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乳腺癌患者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contralateralaxillarylymphnodemetastasis,CAM)并不少见,但目前尚无明确指南指导诊断和治疗。笔者报道1例乳腺癌CA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乳腺癌CAM的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已婚,2009年11月30日因“发现右乳肿块4个月余”就诊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彩色超声检查:右乳低回声团块,BI-RADS4级;乳腺X线摄影:右乳肿块,BI-RADS4B级。患者遂于2009年12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预后
  • 简介:患者23岁,孕4产0,因"停经34周-(+5),腹痛半小时"于2014年12月5日13:22急诊入院。既往有1次人工流产、2次自然流产史。于2013年10月在华西附二院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自然妊娠并行规范产前检查至今。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醒,一般情况好,颈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肝脾肋下未及。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92cm,估计胎儿体质量2500g。先露头,未入盆,胎心率140次/分,可扪及不规律宫缩,无阴道出血,宫口未开。入院查彩超无明显异常发现。入院诊断:孕4产0,妊娠34周-(+5),头位,宫内单活胎;先兆早产;子宫纵隔切除术后

  • 标签: 子宫纵隔切除术 子宫底部 自然流产史 胎儿体质量 妊娠晚期 纵隔子宫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按照入组和排除标准收集2014年1~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坚持每1~2周接受1次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心理疏导(干预组,120例),另一组患者未到乳腺疾病护理门诊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120例)。干预组患者在护理门诊接受专业护师、康复师或心理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之后患者之间进行自由交流,相互鼓励。6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收集有效调查问卷共212份,干预组116份,对照组96份。干预组患者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112/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96/120)(χ2=9.231,P=0.004)。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20.9±8.0)分和(24.7±10.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8±8.7)分和(32.1±8.0)分(t=-5.086、-5.803,P均〈0.001)。结论乳腺疾病护理门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持续进行的患者自助互助途径。

  • 标签: 乳腺肿瘤 焦虑 抑郁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患乳腺癌临床少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11月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周于本院整形外科门诊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乳腺癌。遂人本院乳腺外科治疗。

  • 标签: 乳腺肿瘤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肿瘤 多原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在有生育要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行腹腔镜下憩室修补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6年前疑诊胎盘早剥于我院行首次剖宫产,术程顺利,术后恢复好,月经正常,无下腹痛。3年前计划生育二孩,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剖宫产瘢痕憩室,宽约3.9mm,要求手术修补而行宫腔镜检查术+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术后1年如愿妊娠,孕期尚平顺。2016年1月再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母子体健。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在剖宫产瘢痕憩室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能否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患者孕期需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早处理。

  • 标签: 剖宫产瘢痕憩室 腹腔镜 妊娠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安全性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96.67%)与对照组(98.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安全性比较:观察组的术后第1天β-hCG降幅(79.54±12.42)%,高于对照组(74.27±11.57)%(P〈0.05),术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25.49±11.23)d、术中出血量(65.37±20.37)ml、术后阴道流血天数(8.36±1.45)d低于对照组(29.37±10.53)d,(77.59±22.44)ml和(7.76±1.41)d(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无差异,但经腹腔镜手术的术后β-hCG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少。

  • 标签: 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