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左布比因在小儿骶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于本院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手术的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C组(应用0.20%左布比因)和H组(应用0.20%左布比因复合10mcg/kg氢吗啡酮混合液),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苏醒时间,镇痛时间,运动阻滞、瘙痒、躁动发生情况以及苏醒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运动阻滞、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4h、24h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估评分(CHEOP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8h、10h,H组CHEOP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相比C组,H组镇痛时间显著延长(P<0.05),术后瘙痒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骶氢吗啡酮能够安全应用于小儿骶麻醉及术后镇痛,延长左布比因镇痛持续时间,且不影响术后运动阻滞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氢吗啡酮 麻醉/方法 儿童
  • 简介:中心静脉置是危重患儿给药和输液的最佳静脉通路。中心静脉管径较大,便于大量输液;由于距心脏近,药物输入后可很快分布到全身脏器组织。这对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婴幼儿及心肺复苏的患儿尤为重要。中心静脉置的设备要求较低,故也可作为急诊室紧急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另外,中心静脉还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然而,中心静脉置选择的静脉均为体内的大静脉,这些静脉数量极为有限,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和护理要求较高,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输液 危重患儿 静脉穿刺困难 静脉通路 中心静脉压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后腹膜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治过程,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近年来成功治疗后腹膜波西洋血管内皮瘤伴血小板减少患儿2例,回顾性分析2例患儿的病史及诊疗经过.结果1例患儿肿瘤位于后腹膜,表现为后腹膜巨大占位性病变,伴血小板减少,被误诊为神经母细胞瘤.1例表现为顽固血便,血小板减少,被误诊为出血性肠炎.2例患儿诊断过程复杂,经多科会诊得以确诊.在治疗初期激素治疗有效,但迅速出现耐药和病情反复.采用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撤离激素,血小板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肿块消失.结论后腹膜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罕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小板减少.该病诊断困难,容易误诊.VCR治疗有效,部分患儿可完全缓解.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非常必要.

  • 标签: 腹膜 血管内皮瘤 诊断 血管内皮瘤 治疗
  • 简介:小儿脓胸大多数继发于肺部感染,若就诊不及时、脓液黏稠、引流效果差易形成包裹性脓胸,最终形成慢性脓胸,需要开胸行纤维板剥除术,严重者导致胸廓畸形。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小儿急性脓胸,采用胸腔灌洗、持续负吸引的方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急性脓胸 持续负压吸引 胸腔灌洗 吸引治疗 纤维板剥除术 包裹性脓胸
  • 简介: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血渗透改变,确定有无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并根据其变化进行合理的液体疗法.方法采静脉血作电解质、血糖、尿素氮等测定,以公式计算出血渗透.根据血渗透的高低确定输液量和张力.结果200例患儿中重症肺炎32例,病程极期有14例发生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43.8%),普通肺炎中8例血渗透降低(4.8%).均采用适当限制入量、提高液体张力而获治愈.结论支气管肺炎极期常并发SIADH,应合理调整输液成分和液量.

  • 标签: 肺炎 液体疗法 血渗透压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负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小儿感染性创面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对49例患儿的62个因机械外伤、烫伤或感染等所导致的深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应用VSD技术进行前期清创治疗,待创面的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等方法修复。结果49例患儿62个创面使用VSD治疗7~15d后,创面肉芽组织均能生长良好,植皮成活率在90%左右。未发现贫血、脓毒血症、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VSD技术应用于小儿大面积感染创面的修复,能够有效快速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控制感染,刺激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病程,减少换药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感染 修复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根超声仪清理根一次性完成乳牙根治疗可能性。方法选取83例需根治疗乳牙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应用根超声仪清理根并与根充填一次完成,对照组按照常规根预备分二次完成根治疗,疗程间氢氧化钙封药。分别观察治疗后1、4、12周疗效。结果应用根超声仪一次性与常规二次性完成根治疗乳牙后1、4、12周两组疼痛水平和出现疼痛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用根超声仪一次完成根治疗,以减少复诊次数,减轻患儿痛苦。

  • 标签: 龋齿 治疗 牙髓摘除术 根管治疗 根管超声仪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封闭负引流结合游离植皮修复小儿足踝深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应用封闭负引流结合游离植皮修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21±1.12)岁,均为足踝深部缺损,伴有骨骼或肌腱外露,创面约3.5cm×5cm至9cm×10cm大小,分析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50例患者植皮成活,均未出现感染现象。8例发生皮肤表皮破损,主要原因为VSD敷料压迫,经对症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5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68个月,平均(28.3±9.5)个月,末次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40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0%。结论封闭负引流结合游离植皮修复小儿足踝深部创面效果较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游离植皮 创伤和损伤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持续冲洗结合负封闭引流(VSD)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间诊断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并且病原学培养阳性的22例手术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VSD组)7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组)15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换药次数、手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6(21~28)d,对照组为29(25—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8,P=0.047)。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中位数为11(9~13)d,对照组为15(1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4,P=0.003)。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中位数为1(0~1)次,对照组为4(3~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56,P〈0.0001)。观察组患者手术次数中位数为1(1~2)次,对照组为2(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2,P=0.003)。结论持续冲洗结合负封闭引流(VSD)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效果理想,可以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换药及手术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治疗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封闭负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在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四肢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先行清创及VSD治疗,再择期闭合创面。结果30例患儿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均于肉芽组织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组织瓣移植,获得成功。结论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使用VSD负引流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减轻医护工作量及患儿的痛苦,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引流术 四肢 皮肤 软组织损伤 儿童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颅咽瘤的诊断率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研究探讨小儿颅咽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小儿颅咽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治疗的经验。结果31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CT和MRI可确诊颅咽瘤。31例颅咽瘤中,肿瘤全切除19例(61.3%),次全切除5例(16.1%),大部分切除7例(22.6%)。术后出现尿崩症者19例(61.3%),3例为长期性尿崩。6例(19.4%)出现下丘脑损伤症状。无死亡病例。随访32.5个月,5例(16.1%)患儿复发。结论小儿颅咽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CT和MRI检查,该病以开颅手术治疗为首选。肿瘤切除的程度应考虑降低肿瘤的复发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原则。

  • 标签: 颅咽管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儿童
  • 简介:隐睾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入阴囊并固定。本院采用下腹部腹横纹处横切口,术中保留睾丸引带,行阴囊肉膜囊固定术治疗12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睾丸 下降固定术 外科学 疗效
  • 作者: 陈文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单纯沙美特罗替松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研究组用沙美特罗替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用沙美特罗替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3个月肺功能达标率分别为96.7%、73.3%,较对照组的80.0%、4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喘息消失时间[(4.6士1.5)VS(5.8士1.3)]d、气促消失时间〔(5.3士2.2)VS(6.5士2.3)]d、肺部哆音消失时间〔(5.5士2.4)VS(7.8士2.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孟鲁司特;沙美特罗替卡松;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右心衰竭幼龄大鼠血清B型钠尿肽(BNP)含量、右室心肌BNP蛋白和BNPmRNA表达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维地洛的干预作用,探讨BNP在小儿右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51只SpragueDawley4周龄大鼠随机分为4周心衰组、6周心衰组、维地洛组、4周对照组和6周对照组。心衰组及维地洛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两个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至4周形成右心衰竭模型,将4周心衰组和4周对照组幼龄大鼠处死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维地洛组开始给予维地洛灌胃共14d,6周心衰组和6周对照组同时等量蒸馏水灌胃至6周。每组存活大鼠测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生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BNP水平,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右室心肌BNP蛋白和BNPmRNA的表达。结果4周心衰组血清BNP浓度、右室心肌中BNP蛋白、BNPmRNA与4周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6周心衰组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P〈0.01)。血清BNP、心肌BNP蛋白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维地洛组与6周心衰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改善,右室肥厚减轻,血清BNP浓度、心肌中BNP蛋白和BNP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右心衰竭时BNP可作为诊断和反映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维地洛对治疗压力负荷性右心衰竭有一定作用。

  • 标签: 右心衰竭 B型钠尿肽 卡维地洛 幼龄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苯巴比妥和马西平长期服用对癫痫患儿智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近诊断的原发性强直阵挛性癫痫,无明显智力低下,且单药治疗有效者。随机分为苯巴比妥和马西平组,并设一正常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半年或两年半后测查韦氏智测,神会适应能力,P300,并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综合判断患儿智力功能。结果:癫痫组治疗前,智商和社会适应能力正常者分别占47.62%和69.84%,而对照组分别为93.33%和96.67%,P300潜伏期处宅者在癫痫组占30%,三组儿童言语长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以及P300潜估期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直线相关分析:总智商与语文,数学成绩呈正相关(r=0.49,P〈0.01,r=0.53,P〈0.01),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46,P〈0.0

  • 标签: 苯巴比妥 卡巴西平 癫痫 智力 适应能力 儿童
  • 简介:小儿脐尿残留畸形是指因胚胎期的尿囊残余在出生后未能自行纤维化闭合而形成的一组先天性疾病,临床上非常少见,以男性患儿居多。本研究通过对2001年8月至2008年10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脐尿残留畸形的15例患儿的超声诊断回顾,旨在提高超声在脐尿残留畸形诊断中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超声表现 脐尿管 畸形 残留 小儿 男性患儿
  • 简介:目的比较气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支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过BNCPAP(69例)或nCPAP(61例)呼吸支持的130例早产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呼吸支持时间、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以及治疗失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情况,和上机后血气分析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BNCPAP、nCPAP两组患儿在性别分布、出生胎龄及体重、1min及5minApgar评分及出生方式、NRDS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CPAP组无患儿死亡,nCPAP组有1例死亡,但两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CPAP组及nCPAP组无创辅助通气的时长、治疗失败率、BPD和ROP的发生率以及需要使用或需要重复使用PS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机后812h的pH值变化及氧合指数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NCPAP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较nCPAP组患儿多(P〈0.05)。两组患儿气胸及鼻中隔、鼻黏膜损伤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CPAP和nCPAP在早产儿NRDS呼吸支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相近。

  • 标签: 气泡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 简介:目的总结双J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小切口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9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采用1.5~2cm小切口肾盂成形术,术中应用双J作内支架引流,术后4~8周经膀胱镜拔除.结果69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随访3~6个月,肾形态和(或)功能较前改善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双J作内支架引流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引流效果好,病人恢复快,护理方便等优点;对于切口的微创处理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肾盂 输尿管梗阻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脐尿残留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本院对8例脐尿残留患儿采用腹腔镜技术行脐尿切除术。结果8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住院5d,疗效满意。结论与传统经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脐尿残留,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 标签: 脐尿管囊肿/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报告低位小切口内窥镜下甲状舌囊肿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甲状舌囊肿患儿于颈前胸骨上窝处取2cm小切口径路,借助外悬吊技术,建立操作空间,在内窥镜引导下,以超声刀为主要操作器械,进行甲状舌囊肿切除。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随访3个月-2年,无明显疤痕,无复发。结论颈前低位切口内镜下甲状舌囊肿切除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标签: 囊肿/外科学 内窥镜检查 舌骨/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