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处理混杂因素的手段,创造一种新的用于观察性数据疗效比较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本方法基于以下原理:针对诊断为同种疾病接受不同治疗的一组患者,采用反复多次模拟随机化分组并根据RCT的统计分析策略进行疗效比较,以拒绝Hn的试验频率和不拒绝H0的试验频率之比(odds值)及其95%CI作为判断不同治疗方法问疗效差异的依据。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获得统计量odds值的分布。对包含结局变量和混杂因素变量的模拟数据库进行随机化分组,对根据符合方案集分析(PP)策略保留下来的样本进行结局变量比较。重复100次随机化分组,并对每次随机化分组后结局变量进行比较,同时也对}昆杂因素变量的组间均衡性进行分析。计算100次结局变量比较分析结果中拒绝H。与不拒绝H。的比值,即odds值,重复100次odds值的计算过程得到odds值的点估计值及其95%CI。根据样本量(n1=n2=50,100,500和1000)、组问差异的把握度和效应量产生多个模拟数据库,观察分析得到的odds值及其95%CI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验证混杂因素在根据PP策略保留下来的样本的组间均衡性。结果①对不同样本量下疗效有差异数据库分析得到的odds值均〉1,odds值及其95%CI均随把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②对不同样本量下疗效无差异数据库分析得到的odds值均〈1,odds值及其95%CI均随把握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③同时验证样本量相等和不相等的情况下,混杂因素组问均衡的概率均〉95%。结论将本文发明的方法命名为模拟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简称sRCT。运用sRCT对模拟数据库分析得到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高,实现了在均衡}昆杂因素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用于观察性数据疗效比较研究的新方法。

  • 标签: 疗效比较研究 随机化分组 把握度 混杂
  • 简介:2002年,Lumley[1]提出了网状Meta分析,在其后的10多年时间内,网状Meta分析迅速得到临床科研工作者青睐,并得到国际卫生技术评估组织的认可[2,3]。网状Meta分析可以采用频率统计学方法和贝叶斯方法来实现。频率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样本,基于假设检验和推断结论:贝叶斯方法基于贝叶斯原理,根据先验概率推断后验概率。贝叶斯方法计算能力灵活且强大,但需要较高的统计学知

  • 标签: 贝叶斯方法 频率统计 META分析 STATA 统计学方法 假设检验
  • 简介:别小瞧了蔬菜,它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作用非凡,妈咪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让宝宝吃好蔬菜。可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里面却是大有学问。妈咪应该怎样做?为宝宝制定一个吃蔬菜的全攻略计划吧。

  • 标签: 蔬菜 科学 生长发育
  • 简介:论文中有关统计学符号的使用,需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符号一律用斜体表达。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标准差用s,。标准误用Sx。t检验用小写斜体t。方差检验用大写斜体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

  • 标签: 书写说明 符号书写 统计学符号
  • 简介:专业论文中有关统计学符号的使用,需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符号一律用斜体表达。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能使用大写X,也不能用M(以免与中位数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Sx,不用SE,也不用SEM。t检验用小写斜体t。方差检验用大写斜体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斜体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斜体ν。样本数用英文小写斜体n。相对危险度用RR。概率用大写P。概率数值用小数表示,不用%号,如P<0.05,不用P<5%。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按本要求撰写稿件。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算术平均数 书写 国家标准 相对危险度
  • 简介:不少父母购买塑胶垫让幼童在软垫上活动,玩耍。但基用没有品牌标签的塑料胶造拼接的垫,在开封时就会闻到强烈的刺鼻气味,显然不适宜幼小的孩子使用。

  • 标签: 婴幼儿保健 生活习惯 护理 清洁卫生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论文 临床试验 实验研究
  • 简介:10个月前的宝宝最易发生肠套叠。因为宝宝的肠系膜较长,游离度较大,活动度也大。特别是在喂哺食物后,宝宝上跳下蹲,充满了食物的肠道因重力作用下沉,很容易发生肠套叠。

  • 标签: 下蹲 喂食 重力作用 肠套叠 肠系膜 活动度
  • 简介: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的方式,研究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于2012年12月以PubMed数据库心血管疾病Mesh主题树下全部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选取全部心血管专科杂志,影响因子>1的内科综合杂志和儿科学杂志检索文献,同时将研究分为1966至1980年、1981至1990年、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4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中分别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及EndnoteX6提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之后使用SPSS22.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最后使用Ucinet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共提取文献50200篇.成功建立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全球范围内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1966至1980年儿童心血管学科以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病因学研究为主,发展方向相对局限,所关注疾病种类较少.1981至1990年先天性心脏病逐步成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学科发展.1991至2010年先天性心脏病整体治疗及保护性策略研究成为核心,并伴随多种治疗手段如导管治疗、心脏移植等的逐步应用,各个聚类间发展更为平衡,知识更新快速,学科研究所关注疾病种类进一步增多.结论目前儿童心血管学科发展良好,研究热点与时代发展相联系.新型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对于学科发展推动力显著,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网络逐渐完善,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儿童心血管学科的核心问题.

  • 标签: 儿童心血管学科 多元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 可视化
  • 作者: 彭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分析吸入布奈德混悬液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5。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吸入布奈德混悬液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来看,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85±0.70)d、紫绀消失时间为(0.44±0.07)d、气促消失时间为(4.21±0.27)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需时间要更短一些(p<0.05)。从治疗有效率情况来看,观察组为97.14%,和对照组的80.00%相比,观察组要更高一些(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应用吸入布奈德混悬液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BioMedCenral数据库等,纳入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中文文献,合计受试者10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奈德吸入)的总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用布奈德吸入)(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咳嗽变异性哮喘 META分析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氟醚对小儿罗库溴铵量效关系、肌松时效及输注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小儿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予静脉输入异丙酚6~8mg/k-1/min-1;氟醚组(D组),持续吸入6%氟醚.用TOF-Guard加速度肌松监测仪(Organon)监测神经肌肉功能.分3期进行观察.第1部分每组20例,用异丙酚/氟醚麻醉维持60min后,用2次给药技术建立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ED90和ED95;第二部分每组10例,用异丙酚/氟醚麻醉维持60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600μg/kg,记录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第3部分每组10例,诱导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600μg/kg,待T1恢复至5%时吸入氟醚(D组)或输注异丙酚(P组),同时静脉输注罗库溴铵维持T1于5%左右,每15min记录1次罗库溴铵输注速率,共4次.结果P组ED50、ED90、ED95分别为188.7μg/kg、316.3μg/kg、366.2μg/kg,D组ED50、ED90、ED95分别为157.4μg/kg、263.9μg/kg、305.5μg/kg,D组均小于P组,P<0.05;P组与D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3s±5s、70s±6s,临床肌松时间分别为25min±4min、31min±3min,恢复指数分别为10.0min±1.8min、12.8min±2.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用异丙酚/氟醚麻醉维持30min、45min、60min,D组罗库溴铵输注速率均小于P组(P<0.01,P<0.05).结论氟醚能显著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加快其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延长,减小输注速率.

  • 标签: 肌张力过低/药物疗法 维库溴铵 异氟烷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右心衰竭幼龄大鼠血清B型钠尿肽(BNP)含量、右室心肌BNP蛋白和BNPmRNA表达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卡维洛的干预作用,探讨BNP在小儿右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51只SpragueDawley4周龄大鼠随机分为4周心衰组、6周心衰组、卡维洛组、4周对照组和6周对照组。心衰组及卡维洛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两个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至4周形成右心衰竭模型,将4周心衰组和4周对照组幼龄大鼠处死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卡维洛组开始给予卡维洛灌胃共14d,6周心衰组和6周对照组同时等量蒸馏水灌胃至6周。每组存活大鼠测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生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BNP水平,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右室心肌BNP蛋白和BNPmRNA的表达。结果4周心衰组血清BNP浓度、右室心肌中BNP蛋白、BNPmRNA与4周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6周心衰组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显著(P〈0.01)。血清BNP、心肌BNP蛋白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卡维洛组与6周心衰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改善,右室肥厚减轻,血清BNP浓度、心肌中BNP蛋白和BNP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右心衰竭时BNP可作为诊断和反映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卡维洛对治疗压力负荷性右心衰竭有一定作用。

  • 标签: 右心衰竭 B型钠尿肽 卡维地洛 幼龄大鼠
  • 简介: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其本质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加的气道慢性炎症,抗炎、解痉、对症治疗为控制哮喘的基本方法。有报道,在中、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基础上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比单纯提高ICS剂量能更好控制哮喘。但由于同时使用两种吸入剂和两个吸入装置,往往易使患儿混淆用药,依从性下降。因此ICS联合LABA的复方制剂合装于一个装置成为必要。

  • 标签: 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 儿童哮喘 对症治疗 布地奈德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以及哮喘易感基因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并观察布奈德(BUD)对上述两种物质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BUD组。应用鸡卵清蛋白(OVA)激发试验建立哮喘小鼠模型,BUD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应用生理盐水溶解的BUD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替代OVA溶液。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L-13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STAT6及ORMDL3的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气道病理学改变较正常组和BUD组明显,而BUD组气道病理学变化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和BUD组IL-13水平、STAT6及ORMDL3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哮喘组IL-13水平、STAT6和ORMDL3的mRNA表达均高于BUD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TAT6和ORMDL3mRNA在哮喘组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6,P=0.032)。结论STAT6和ORMDL3可能参与了小鼠气道重塑过程,BUD可能通过下调STAT6和ORMDL3的mRNA表达,改善气道重塑。

  • 标签: 哮喘 STAT6 ORMDL3 气道重塑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蒲蓝消炎口服液联合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蒲蓝消炎口服液联合α-2b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联合α-2b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疗程3~7d。观察患儿体温、口腔溃疡及皮肤疱疹消退情况、口腔疼痛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52/54),高于对照组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总病程、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口腔疼痛改善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蒲蓝消炎口服液联合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 标签: 手足口病 药物疗法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治疗应用 干扰素 治疗应用
  • 简介:血气分析是应用现代气体分析技术,对血液中所含的气体成分或气体分压、H^+浓度进行直接的定量测定,并由此推算出有关参数,如HCO3^-浓度、剩余碱(BE)及SaO2等,借以估计血液运输气体与肺部气体交换能力,并可间接推算出心脏功能(Fick法心搏出量测定)。血气分析仪主要由4个探头,即pH电极、甘汞参考电极、PO2电极和PCO2电极,以及循环水浴吸引系统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组成。在危重患儿的抢救和监护工作中,是极其有用且不可缺少的工具。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HCO3^-浓度 微型电子计算机 气体分析 肺部气体交换 PH电极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对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的分布及与各系统疾病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的2434例儿童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儿童对不同食物类别耐受程度的分布及其与年龄、性别以及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4种食物中,牛奶、鸡蛋不耐受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4.16%和66.47%;鸡肉、猪肉不耐受阳性率较低,分别为0.29%和0.21%。男女患儿间食物不耐受总项次阳性率分别为12.579%和12.470%。婴幼儿期不耐受率最高为牛奶,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为牛奶和鸡蛋,青春期为鸡蛋。儿童单系统不耐受分布中,患有发育异常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食物不耐受总项次阳性率最高;同时涉及两个系统疾病患儿的食物不耐受总项次阳性率高达13.393%;且各类系统儿童对牛奶和鸡蛋的不耐受率较其他食物高。结论儿童食物不耐受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食物种类、年龄等;性别因素影响比较小。食物不耐受与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其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健康管理对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进行普查和研究。

  • 标签: 食物不耐受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