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患儿,男性,6岁,因长期间歇性咳嗽、咳痰、喘息来我院就诊。2岁时因感冒、发热、喘息在当地医院常规X线拍片检查示:左侧肺野透亮度异常增强,其内无肺纹理,左肺组织压缩约80%,诊断为左侧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但胸片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好转。2~6岁期间,常有喘憋症状发生。体查:胸廓呈桶状,呼吸频率较快,32次/min;听诊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减弱;X线胸片检查:正位片示左侧肺野透亮度增高,内部无肺纹理,左肺组织被压缩至内下带,右肺中野可见略呈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与左肺病灶相延续,右下肺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光滑,纵隔及气管右移,侧位片示前纵膈区可见类椭圆形透亮影,内部无肺纹理,印象

  • 标签: 肺大泡 肺组织 肺纹理 气胸 局限性 手术治疗
  • 简介:患儿,女,3岁.因腹部不适,逐渐膨大伴腹痛、黄疸二年入院.门诊以"腹部肿物性质待查"入院.家庭史无类似及遗传病患.

  • 标签: 胆总管囊肿
  • 简介:小儿胃内巨大毛发结石罕见。2006年5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毛发结石 胃内 小儿
  • 简介:患儿,男性,1d,因呼吸急促、口周发绀2h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Apgar评分1min、5min均为10分,羊水清亮,无脐带绕颈,胎盘无异常。出生体重3650g。其母孕期未行系统产科检查,否认结节性硬化症及心脏肿瘤、心脏病家族史。查体:呼吸62次/min,足月儿外貌,哭声、反应一般,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皮疹、出血点及瘀斑花纹,口鼻周及肢端发绀明显。

  • 标签: 横纹肌瘤 左心室 新生儿 APGAR评分 结节性硬化症 呼吸急促
  • 简介:先天性腹肌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本文报告1例7岁单纯腹壁肌肉发育不良、一期修补腹壁成功的病例。患儿,男,7岁,系第3胎第3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无抢救窒息史。出生后发现脐部突出约2cm左右,屏气时出现,安静时可自行回纳。1岁左右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2个月复发,术后21个月(年龄33个月)腹壁缺损直径扩大至14cm,

  • 标签: 腹壁缺损 一期手术 肌层缺损 先天性发育异常 肌肉发育不良 一期修补
  • 简介:患儿,女,第1胎、第1产,孕38^+3周,经阴道分娩,羊水清亮,脐带细长、扭转,体重3300g。出生时全身皮肤苍白,无呼吸,无反应,心率约60次/min,心音单调,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3~4肋间。立即给予置辐射台保暖,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及气管内滴入肾上腺素等抢救,患儿心率增至100次/min,渐出现微弱自主呼吸,

  • 标签: 肺发育不良 巨大膈疝 新生儿 经阴道分娩 清理呼吸道 气管内滴入
  • 简介:目的研究孕前体重状况与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以上海2家医院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采集产妇指标(年龄、身高、孕前BMI、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分娩前体重、血三酰甘油)和新生儿指标(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孕周)。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孕前BMI分组,将新生儿是否为巨大儿作为因变量,孕期增重作为检验变量,对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分别使用ROC曲线计算界值,得出孕期合理体重增长的上限值。结果共纳入1286例产妇,平均年龄(28.8±3.7)岁。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分别为239例(18.6%)、872例(67.8%)和175例(13.6%)。孕期平均增重(15.4±4.7)kg,其中孕期体重增长过少206例(16.0%)、正常488例(37.9%)、过多592例(46.0%)。新生儿出生体重(3380±384)g,巨大儿发生率6.0%(77/1286)。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9%(7/239)、5.6%(49/872)和12.0%(21/175)。巨大儿产妇孕周、孕前BMI、孕期增重、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产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前超重、孕周增加、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孕前营养不良、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孕期体重增重界值分别为20.8、14.8和15.3kg。结论孕前超重、孕周增加、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巨大儿发生相关。

  • 标签: 孕前体重 孕期体重增长 巨大儿
  • 简介:患儿,男,4个月,因腹胀、腹部包块5d,门诊以“腹胀待查,先天性巨结肠?”收住院。体查:发热,腹部膨隆(图1),腹肌稍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不明显,左侧腹部扪及明显包块,边界不清;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出血点,直肠指检无明显裹指感,直肠前壁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挤压包块见脓液自尿道口流出。

  • 标签: 婴幼儿 输尿管 腹部包块 重肾 积脓 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52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后腹腔镜下辅助手法复位,对复位失败者于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处做1.5om小切口,松解嵌顿,均行腹腔镜下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改良法)。结果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下辅助复位36例,手术时间(35.4±9.16)min,住院时间(4.5±1.5)d,腹腔镜下嵌顿松解16例,手术时间(54.9±13.6)min,住院时间(5.5±1.7)d。无输精管、精索血管损伤,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切口疝、疝复发等。结论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性斜疝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腹腔镜下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腹股沟 治疗 儿童
  • 简介:婴幼儿体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以颌面部为多,以往多采取手术切除,易致毁容,不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注射治疗,但因体积巨大,位置较深,注射的盲目性较大,疗效欠佳。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作者采用彩超引导下注射治疗,同时短期服用泼尼松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注射 口服治疗 体表 强的松 局部注射治疗
  • 简介:小儿肝脏肿瘤瘤体巨大,病理类型多,部位复杂,累及肝脏体积较大,且多累及肝门部或肝门部淋巴结、门静脉等,给手术带来了挑战.当肿瘤累及肝门部,尤其是累及多个部位时,术中易并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在过去被认为是手术禁区.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这类肿瘤从不可切除向可切除转变.

  • 标签: 肿瘤切除手术 肝脏肿瘤 肝门部 手术模拟系统 巨大肿瘤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