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2010年采用改良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的68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66例患儿顽固性便秘消失,营养改善,近期无吻合口漏,无腹腔及伤口感染,远期随访无便秘复发及直肠回缩,无吻合口狭窄、污裤及便失禁,2例再发便秘,病理检查确认为巨结肠类缘性疾病,3例有小肠结肠炎.结论改良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肛门 巨结肠 外科手术
  • 简介:1质量改进研究及其报告现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应用最佳证据改进临床实践的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science)广受关注。质量改进研究是指在真实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针对关键问题构建干预措施,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干预措施,以改进卫生保健中的不足,并维持长期的改进效果,持续促进医疗保健质量。

  • 标签: 质量改进 报告规范 解读 清单 医疗保健质量 干预措施
  • 简介:研究人员对2~9岁的孩子进行了抽样调查。他们将被调查的孩子分成两个年龄组:甲组的年龄在2~4岁之间。乙组的年龄在5~9岁之间。研究人员先后分两次对这些孩子的智商进行测试,时间相隔4年。结果发现,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成绩要低于不挨打的孩子,在2~4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后者低5分。在5~9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 标签: 幼儿智商 教育 抽样调查 研究人员 智商测试 年龄组
  • 简介:目的探讨NICU中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亲母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前组)以及实施母乳质量改进措施后的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质量改进后组)资料。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情况(喂养率、喂养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均明显增高,母乳强化剂添加时间、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均较改进前提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亲母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高NICU亲母母乳喂养率,改善早产儿消化系统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质量改进 母乳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上帝给了他一个痴呆的儿子,但是卡尔-威特通过自己的教育,让儿子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数学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 标签: 教育法 天才 博士学位 儿子 法学
  • 简介:多与宝宝互动,让宝宝更聪明这个时期宝宝的运动以反射性为主,腿逐渐变得强劲,开始尝试伸直,比新生儿时期有力量;手部运动的变化也增多,并且手臂能够向外伸展;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他已经有了表达的意愿,当父母和宝宝对话时,宝宝也会模仿大人的口型,并做出说话的动作。此时的父母应多与宝宝交谈,锻炼他的语言能力;一至两个月的宝宝最佳注视距离是15—25厘米,宝宝两眼肌肉逐步发达,喜欢追随亮光和看鲜艳的东西,也会转头寻找声源,此时期父母应该多给宝宝创造追视和追听机会。

  • 标签: 早期教育 手部运动 新生儿时期 语言能力 反射性
  • 简介:要学会发现宝宝的学习类型一般宝宝的学习类型可分为三种:运动型、听觉型、视觉型。区分宝宝三种学习类型,并不是说宝宝光用视觉、听觉或者运动的单一途径进行学习,而是说不同的宝宝的某一个感觉通道比其他感觉通道更敏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采用更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 标签: 早期教育 学习类型 运动型 听觉 视觉 通道
  • 简介:本刊邮发代号42—261,每册定价10.00元,全年定价60.00元。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或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订阅。编辑部常年办理破季度、破月征订及补订手续。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杂志 学分 编辑部 定价 订阅
  • 简介:目的探讨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对儿童哮喘的作用.方法将哮喘患儿分为规范治疗组和非规范治疗组(对照组),对规范治疗组进行哮喘知识教育,按GINA方案吸入激素治疗.对照组仅作发作时的处理,未进行系统教育及吸入激素,两组均记录病情变化、峰流速(PEF)、急诊次数.结果经半年随访,规范治疗组总有效率87.0%明显高于对照组40.7%(P<0.05);规范治疗组PEF值为(251±44)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217±36)L/min(P<0.01);规范治疗组急诊就诊次数为(2.0±1.0)次,显著低于对照组(3.3±1.2)次(P<0.01).结论哮喘知识教育和吸入激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的病情.

  • 标签: 哮喘 儿童 哮喘知识教育 吸入激素 哮喘治疗
  • 简介:1项目负责人曹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VibhutiShah、ShooKLee: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MountSinai医院;王卫平:复旦大学100,40,20,10]2资助者本研究方案获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MedicalBoard,CMB)资助(项目编号:No.14-194)。3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Evidence-basedPracticeforImprovingQuality,EPIQ)方法介绍20世纪60~90年代,随着产前激素、新生儿呼吸支持等围生医学的进展,发达国家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1~5]。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质量改进 感染发生率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试验方案 随机对照
  • 简介:探讨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师承教育模式运用于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以提高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水平。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师承教育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 简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小儿免疫性疾病研讨班》(编号:2009-06-01-096(国))定于2009年9月19日至9月25在广东省广州市五羊城酒店召开,主题是“儿科临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内容涉及多个交叉学科,主要包括小儿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感染与免疫四个方面。代表于2009年9月20日将先参加2009广州儿科论坛,届时将邀请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CharlesRoberts副院长、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医师培训项目主任CarmenCuffari等7名美国专家、中华儿科学会主委桂永浩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儿科及青少年医学系主任刘宇隆教授等8名国内知名专家就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儿科临床的前沿、热点问题做专题学术报告。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儿 免疫相关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Roberts
  • 简介: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开展适宜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东莞、惠州、中山、佛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621人进行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仅5.4%的家长听说过儿童忽视、也知道内容;55.9%的家长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防治儿童忽视的知识;90.5%~90.7%的家长需要、也愿意接受防治儿童忽视的相关知识;94.6%~97.4%的家长认为应该也需要进行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和宣传;77.0%的家长期望的健康教育方法是正规宣传手册、书报及杂志,55.6%期望对家长或老师开设预防儿童忽视教育课程,49.1%期望专题讲座等;70.5%的家长认为应该在幼儿园集中培训家长,61.4%认为应在公共场合宣传,59.6%认为应集中培训幼儿园老师,通过这些形式对儿童忽视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严重匮乏,但需求迫切,应加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于家长的内容、地点、形式、方法和途径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儿童忽视 认知 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