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酒精以及酒精与二硝基氯苯、卡介苗、雄黄的不同组合液对B16移植性黑色素瘤小鼠瘤内注射的疗效。方法由B16细胞接种产生的移植性黑色素瘤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5组,每组6只,每鼠分别以0.1mL的纯酒精(纯酒组),酒精与卡介苗混悬液(卡酒组,卡介苗15μg),酒精与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D酒组,DNCB1mg),酒精与雄黄混悬液(雄酒组,雄黄1mg),以及磷酸钠(PBS)缓冲液(对照组)局部瘤内注射,每周注射2次。每10d观察各组肿瘤大小,并于d30杀鼠剥离肿瘤称重。结果D酒组6鼠中有1鼠,于第3次注射后20h死亡。接种30d后,纯酒组、卡酒组、D酒组、雄酒组及对照组的瘤重分别为(2.19±1.69)、(1.76±1.32)、(0.13±0.10)、(2.61±1.45)以及(3.97±1.01)g,D酒组与其它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很低剂量(1mg)的半抗原DNCB与纯酒精的溶液瘤内注射治疗移植性黑色素瘤小鼠,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对PBS及纯酒精的相对抑瘤率分别高达96.73%及94.06%,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 标签: 酒精 二硝基氯苯 卡介苗 雄黄 肿瘤 黑色素瘤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在预防胃肠癌化疗过程中血液以及肝肾毒副作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间的60例胃肠癌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应用氧化苦参碱600mg/d,d1-12,不加用氧化苦参碱的为对照组。化疗结束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对两组之间的毒副作用的差异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的28例历经148次化疗,骨髓造血、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29例历经158次化疗,骨髓造血和肝肾功能有明显变化。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有效地预防胃肠癌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的安全性。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胃肠道癌 化疗 毒副作用
  • 简介: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活跃生物化学性质的无机小分子,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种细胞内。随着1987年揭示内皮衍生舒张因子本质即一氧化氮,NO的生物学作用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并逐渐成为医学与生物学研究的热点。NO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而且也是介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性的重要物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现就近年来有关NO在肺癌免疫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肺癌 一氧化氮(NO) 发生发展 内皮衍生舒张因子 研究进展 细胞内
  • 简介: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1988~2000年1月对388例复发的APL给予三氧化二砷治疗(10mg),连续用药至完全缓解.结果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的388例复发APL中完全缓解(CR)率为74.13%,部分缓解(PR)率10.14%,CR+PR为84.27%,预计10年无病生存率为69%.早期死亡率及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7%、10%.主要死亡原因是脑出血、DIC、脑梗死.本组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为15%.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26%,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9%,肾功能损害6%,心电图改变16%,精神症状7%.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是治疗复发APL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并可治愈APL.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 简介: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三氧化二砷和5-FU治疗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疗效。方法建立裸鼠皮下人大肠癌移植瘤模型,应用三氧化二砷和5-FU治疗后,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并用HE染色观察有无器官毒副作用。结果实验表明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三氧化二砷组抑瘤率为55.5%,而联合治疗组抑瘤率为76.0%(P<0.05),HE染色未观察到各器官病理改变。结论联合应用三氧化二砷和5-FU能提高三氧化二砷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 标签: 治疗 三氧化二砷 5-FU 大肠癌 抑瘤率 裸鼠皮下移植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