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长链编码RNA-FENDRR基因对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顺铂(DDP)化疗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FENDRR基因在DDP耐药的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应用脂质体将FENDRR基因表达载体转染入顺铂耐药的NSCLC细胞系A549/DDP。MTT法明确A549/DDP细胞对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与DDP化疗敏感的NSCLC组织相比,FENDRR基因在DDP不敏感的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549细胞相比,A549/DDP细胞呈现出对DDP的IC50显著增高,其对化疗药物DDP的耐药性更高。FENDRR基因在DDP耐药的A549/DDP细胞中表达显著低于其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转染表达载体pc-FENDRR能够显著上调A549/DDP细胞中FENDRR基因的表达。FENDRR高表达能够降低A549/DDP细胞对DDP的IC50,提高化疗敏感性。FENDRR高表达能够显著地促进DDP诱导的A549/DDP细胞的凋亡。结论:长链编码RNA-FENDRR基因与NSCLC的化疗耐药相关,能够提高NSCLC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FENDRR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顺铂
  • 简介:目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D2淋巴结清扫术被视为标准术式,但胃癌根治术中是否需要联合网膜囊切除.尚存在争议。其中争议的核心问题包括网膜囊切除术能否能降低胃癌局部复发,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是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实践经验并且系统回顾相关网膜囊切除术的文献,来阐述上述热点问题,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胃癌 网膜囊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疾病谱的演变,越来越多的Ⅰ期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被发现与治疗。Ⅰ期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已成为热点。现指南推荐ⅠB期含高危因素患者术后使用含铂类的两药联合辅助化疗。尽管如此,近30%的Ⅰ期患者术后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众多预后因素提示Ⅰ期NSCLC中可能存在一部分未发现的高危患者,同时Ⅰ期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已进入平台期。现有的研究已经开始探讨靶向辅助治疗和免疫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本文对近几年Ⅰ期NSCLC预后因素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癌 Ⅰ期 预后因素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长链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nt的有原始或是剪切转录本功能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它们并不匹配小分子RNA和结构RNA的已有概念。近年的研究表明,LncRN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泌尿系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联。事实上,从许多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发现,泌尿系肿瘤的恶性表型由LncRNA控制,使其有希望成为未来泌尿系肿瘤的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但目前还没有其与泌尿系肿瘤转移相关的系统评价,本文就LncRNA在泌尿系肿瘤转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泌尿系肿瘤转移 前列腺癌 膀胱癌 肾癌
  • 简介: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醛酮还原酶1C3(AKRlC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88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83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AKRlC3表达水平,分析AKRlC3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AKRlC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KRlC3表达在NSCLC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NSCLC组AKRlC3表达水平为0.187±0.175,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79±0.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RlC3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0.982(95%CI:0.966~0.998)。AKRlC3表达与NSCLC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有关。肿瘤大小〉3em的AKRlC3表达量为0.095+0.055,低于肿瘤大小≤3em的0.340±0.201,而Ⅲ、Ⅳ期的AKRlC3表达量为0.094±0.058,低于I、Ⅱ期的0.265±0.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60个月。AKRlC3高表达者的中位0s为20.60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11.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Ⅱ期患者的中位OS为21.65个月,高于Ⅲ+Ⅳ期的16.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3em者的中位OS为18.40个月,高于〉3em者的15.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RlC3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预后有关,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在NSCLC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醛酮还原酶1 C3 临床意义 预后
  • 简介: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复发、转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日益受到重视,并显著改善多种实体瘤的预后。本文就晚期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er,NSCLC)VEGF/VEGFR通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PBK/TOPK下调对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BK/TOPK高表达的人肺癌细胞株A549、GLC-82进行研究,实验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干扰组采用siRNA对两株细胞中PBK/TOPK的表达进行干扰,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处理.荧光定量PCR检测siRNA对PBK/TOPK表达的影响,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能力.分析PBK/TOPK下调对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扰组的PBK/TOPK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K/TOPK下调对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干扰组细胞的迁移距离短于对照组,迁移数量少于对照组,OD值和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K/TOPK下调可明显抑制小细胞肺癌的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远期生存率.

  • 标签: PBK/TOPK下调 非小细胞肺癌 迁移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性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EGFR突变型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随访5~2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束时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57.5%vs35.0%,82.5%vs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的85.0%(3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2个月(95%CI:12.357~18.697)和12.1个月(95%CI:9.354~1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25).结论对于EGFR突变型转移性小细胞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EGFR突变
  • 简介:目的:运用Meta分析来评价Ki67高表达与霍奇金淋巴瘤部分亚型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Ki67高表达与霍奇金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某些特定的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的临床研究,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按照分组研究结果显示,DLBCL患者随着Ki67表达增高,肿瘤的AnnArbor分期越高;对于NK/T细胞淋巴瘤患者,Ki67高表达可显著影响患者的AnnArbor分期、LDH的血清水平以及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由于纳入研究数量限制,还不能得出Ki67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及肿瘤细胞来源的正相关性。结论:Ki67高表达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细胞的恶性程度更高,生存状态差,预后不良。

  • 标签: KI67 非霍奇金淋巴瘤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769-5p(miR-769-5p)在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miR-769-5p在5种NSCLC细胞(A549、NCI-H1299、NCI-H157、ANIP-973和GLC-82)中的相对表达量,选择相对表达量最低和最高的细胞株分别转染miR-769-5pmimics/miR-769-5pinhibitor,另设miRNAmimicscontrol/inhibitorcontrol对照组;采用MTS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iR-769-5p对NSCL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769-5p在A549、NCI-H1299、NCI-H157、Anip-973及GLC-8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0.40、0.09、1.04和2.31。在miR-769-5p表达水平最低的A549细胞中瞬时转染miR-769-5pmimics,在miR-769-5p表达水平最高的GLC-82细胞中瞬时转染miR-769-5pinhibitor。MT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R-769-5pmimics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P〈0.05),而miR-769-5pinhibitor能够促进GLC-82细胞的增殖(P〈0.05)。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R-769-5pmimics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平板克隆形成数(124.7±14.7绑.399.4±46.0,P〈0.05);而miR-769-5pinhibitor能够促进GLC-82细胞的平板克隆形成数(555.74-29.7%366.3±28.7,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迁移和侵袭跨膜细胞数比较,miR-769-5pmimics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94.4±18.1VS.157.8±22.9,84.4±15.1vs.135.6±16.7,P〈0.05);miR-769-5pinhibitor能够促进GLC-8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226.7±40.3VS.153.3±38.7,196.7±39.1伽.138.9±40.4,P〈0.05)。结论miR-769-5p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可能成为NSCLC的潜在靶点。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微小RNA-769-5p(miR-769-5p) 侵袭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TRPM8和TRPA1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是否表达,以及薄荷醇是否通过作用于TRPM8通道来影响DU145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NestedRT-PCR实验、WesternBlot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从不同水平(mRNA水平、蛋白水平)以及直观观察层面检测TRPM8和TRPA1在DU145细胞中的表达;采用Ca2+成像实验观察薄荷醇能否诱导DU145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梯度浓度的薄荷醇对DU14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NestedRT-PCR实验、WesternBlot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证明,在DU145细胞中检测到TRPM8表达,而未检测到TRPA1表达.Ca2+成像实验结果显示,在37℃环境下细胞荧光非常弱,加入薄荷醇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经薄荷醇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25、50、75、100μmol/L)薄荷醇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均下降(P﹤0.05).经BCTC预处理20min,薄荷醇所致的细胞增殖抑制被部分恢复(P﹤0.05).结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有大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TRPM8通道蛋白表达,而可同被薄荷醇激活的TRPA1却未被检测到表达.薄荷醇可激活DU145细胞中的TRPM8通道诱导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

  • 标签: TRPM8 TRPAl CA2+ 前列腺癌
  • 简介:化疗、内分泌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抗体药物治疗或联合治疗通常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临床病理学指标是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但由于没有考虑肿瘤的个体基因学特征,这些指标并不能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风险。基于多基因标志物的检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并指导治疗决策,70-基因标志检测系统MammaPrint已被证实可较准确地预测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治疗反应。本文就MammaPrint在乳腺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MammaPrint 基因标志 预后 预测
  • 简介: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统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执行。该乳腺癌分期系统首次建立AJCC证据等级标准,并完善了TNM分期的定义,最重要的更新是增加了预后分期,这将大大提高该分期系统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AJCC 分期
  • 简介:癌性疼痛是肿瘤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骨保护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RANK)系统在骨癌痛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与破骨细胞的活化、发育和成熟有关。本文就OPG-RANKL-RANK系统在骨癌痛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今后治疗骨癌痛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骨保护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破骨细胞 骨癌痛
  • 简介: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vector,LV)是作为目前研究最多的外源性转基因载体之一,在基因转染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例如,对细胞是否处于有丝分裂期没有特别的要求,基因转染效率高,可容纳较大基因片段等。本文就慢病毒载体系统的概述、肿瘤的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肿瘤基因治疗 转基因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60例为恶性肿瘤组,所有患者均通过内镜或者病理明确诊断。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CA125、CA199表达水平,并分析CA125、CA199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效能分析。结果:检测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的高表达均提示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可能,而检验效能不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CA125、CA199水平、阳性比例及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A199敏感度最高为46.67%,特异性为87.50%,CA125的特异性最高为90%,敏感性为41.67%,CA125与CA199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提高至96.25%,48.33%,AUCROC为0.769,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能够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 标签: 消化系统 诊断 肿瘤 CA125 CA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