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有关因素问卷封15778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农村生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及县城生长者;幼年由父母抚养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由亲友抚养者;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家庭经济收入较高者。因此。生活环境因素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青少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关系分析 生长环境 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经济收入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生长激素(GH)水平在垂体GH腺瘤缓解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GH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GH测量方法34例(常规GH测量组),术中GH测量72例(术中GH测量组)。结果本组术后共缓解60例(56.60%),术中GH测量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GH测量组(P〈0.001)。两组间大腺瘤、非侵袭性腺瘤和侵袭性腺瘤的缓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微腺瘤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术中实时GH测定可提高手术疗效.对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监测 手术中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在动物模型中,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1和G-CSF介导了脑出血后的修复过程。本研究目的在于发现脑出血预后血清生长因子水平之间的联系。前瞻性收录了症状发生12h内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95例[男性66.3%,平均年龄(67.8+9.8)岁]。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出血患者 预后相关 血清 G-CSF
  • 简介:环境是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睡眠环境是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睡眠的外部条件,良好的睡眠环境,是健康睡眠的重要保障。中医睡眠养生学十分重视睡眠的居室环境,强调以人为本,人居室环境相协调,并有适合、舒适的卧具、枕具等,从而使人能够在适合的睡眠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睡眠。

  • 标签: 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垂体腺瘤中表达水平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杂交(Westernblot)方法检测16例非侵袭垂体腺瘤及5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5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1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可见CTGF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侵袭性垂体腺瘤较非侵袭性垂体腺瘤CTGF表达高,且CT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且肿瘤的大小相关。

  • 标签: 侵袭性垂体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免疫印记杂交
  • 简介: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P卯℃基因表达对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构建PTTG-sh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肿瘤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空慢病毒载体,正常对照组细胞不转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细胞PTTG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转染PTTG-shRNA慢病毒载体后,PTTG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O.01),细胞生长显著变慢(均P〈O.05),G0/O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均P〈O.05),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PTTG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和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垂体肿瘤 短发夹RNA 癌基因 细胞分裂
  • 简介:目的研究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现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医学光盘检索(1978年~2002年7月)国内153篇关于植物状态或植物人的文献,并参考相应的报道、专著和汇编.将病因、流行病学、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卒检查、治疗、预后等分别进行对比综合.结果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护理等比较清楚和全面,而流行病学、机理、病理等多为推测,实验室检查表现各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好,但缺少统一判定标准.结论以综合治疗为中,治疗时间以发病后1年为宜.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研究现状 病因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患者的肿瘤大小、术前GH水平、术中GH的动态变化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7例垂体GH腺瘤,18例术前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均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19例术中检测GH水平,21例术后1个月行OGTT试验。结果术后随访期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的30例,随访期内GH〈2.0ng/ml的有29例,总的缓解率61.7%,其中微腺瘤77.7%、大腺瘤的缓解率是51.7%。结论垂体GH腺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OGTT抑制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经鼻蝶入路手术是治疗首选,术中GH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判断手术效果,若能及时快速测定GH,将有助于提高缓解率。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手术
  • 简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临床上表现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循环中高水平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关。因呼吸疾病、心脏病变及恶性肿瘤患病人数的显著增加,导致人类平均寿命缩短病死风险升高。本文就近年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肢端肥大症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对大鼠胚胎垂体生长激素(GH)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RT-PCR和免疫电镜等方法,研究糖皮质激素体外诱导GH细胞分化的最佳浓度、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及GHRH在大鼠胚胎垂体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垂体细胞中,地塞米松能提高GH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GH细胞内分泌颗粒的积聚.当GHRH浓度达到1×10-7mol/L时,可以增强地塞米松对GH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论地塞米松能够促进GH细胞的体外分化,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GHRH地塞米松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GH细胞的分化分泌.

  • 标签: 脑垂体 前叶 生长激素 细胞分化 地塞米松 促生长素释放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PIAS3过表达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AS3在正常脑细胞和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转染PIAS3过表达载体,提高U251细胞中PIAS3表达水平,通过噻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验证PIAS3表达增殖相关基因PI3K及Akt间关系.结果PIAS3在正常脑组织中相对高表达,而在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表达明显下降(P<0.01).体外转染PIAS3过表达载体能明显抑制U251细胞生长,并且有效抑制PI3K活性及p-Akt表达,但对总的Akt无明显影响.结论胶质瘤U251细胞中异常低表达的PIAS3发挥着重要的增殖促进作用,过表达PIAS3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有效抑制U251细胞增殖.

  • 标签: 胶质瘤 PIAS3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SF-36中8个维度得分均降低,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5个维度的降低比较明显(P〈0.05)。接受经蝶和开颅手术治疗前后,SF-36各项得分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职能(P〈0.05)。结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手术治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术前加强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健康及康复指导尤为重要。

  • 标签: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生存质量 研究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骨髓间质细胞(MSCs)治疗大鼠脑缺血的效果。方法制备大鼠一过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MCAO后24h分别将磷酸盐溶液(PBS)、MSCs和转染HGF的MSCs(MSC—HGF)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植人缺血脑组织。通过改良神经功能严重性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脑组织HGF表达、缺血脑组织边缘带细胞凋亡及存活神经元。结果治疗后2周,MSC—HGF组mNSS明显低于PBS组和EMCs组(P〈0.05)。治疗后第1天MSC—HGF组病变脑组织中HG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PBS组和EMCs组(P〈0.05)。治疗后1周,PBS组和EMCs组相比,MSC—HGF组在梗死边缘带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存活神经元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转染HGF的MS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抗细胞凋亡、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骨髓间质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脑内移植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颅骨修补手术的不同时间窗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行颅骨修补的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223例。测评不同手术时间窗患者手术前后修订的昏迷恢复量表(revisedcomarecoveryscale,CRS-R)评分、颅内压力、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含量,分析手术前后的变化;并对不同时间窗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个月内颅骨修补(早期组)患者的意识水平评分CRS-R改善最多,为提高2.3分。晚期修补组血白蛋白水平下降的最多,为(5.98±3.21)g/L;而中期修补组下降最少,为(4.53±2.66)g/L;表明3~6个月颅骨修补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血白蛋白水平影响最小。2个月内修补组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最多,为(4.96±1.54)g/L;6个月以上修补组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最少,为(2.51±5.34)g/L。患者颅内压均在颅骨修补后有所提高,早期组提高了(22.14±55.51)mmH2O;中期组提高的最多,为(67.13±45.30)mmH2O;晚期组压力提高的最少。晚期修补组的手术并发症最多,早期修补组中期修补组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情稳定的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应在2个月左右尽早行颅骨修补治疗,可较早改善颅骨缺损处的皮层血流动力学,改善脑脊液循环压力的分布,有利于患者意识水平的恢复和功能康复。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颅骨修补 手术时间窗 并发症 意识恢复
  • 简介:目的比较O-(氯乙酰-氨甲酰基)炯曲霉醇(TNP-470)和卡氮芥(BCNU)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种植于裸鼠皮下,制备U-251胶质瘤动物模型,第7天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TNP-470组、BCNU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第21天观察裸鼠体重及肿瘤大小,并测定移植瘤CD105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CD105-MVD)。结果治疗后第21天①TNP-470组(576.10mm^3±114.29mm^3)及BCNU组移植瘤体积(473.01mm^3±48.04mm^3)均明显小于(P〈0.01)对照组(1512.61mm^3±470.25mm^3);TNP-470组BCNU组间移植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TNP-470组BCNU组抑瘤率分别为(61.91%±6.29%)和(68.73%±9.65%),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TNP-470组移植瘤CD105-MVD[(5.70±0.85)个/视野]显著低于(P〈0.05)BCNU组[(8.60±0.87)个/视野];两治疗组移植瘤CD105-MVD均较对照组[(11.32±1.50)个/视野]显著降低(P〈0.05)。结论TNP-470和BCNU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生长 TNP-470 卡氮芥 微血管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Noggin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可行性,并观察基因修饰的细胞向神经元方向的分化情况.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纯化BMSCs,通过细胞表面标志及成脂诱导鉴定细胞.Ad-GFP-NGF、Ad-GFP-Noggin单独及联合转染BMSCs.通过Westernblot、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目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转染后BM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情况.结果贴壁法获得的细胞具有BMSCs表型,能分化为脂肪细胞.未转染组和Ad-GFP转染组少量表达NGF,不表达Noggin.NGF、Noggin单独及联合转染BMSCs均能高效表达目的蛋白.NGF、Noggin转染的BMSCs可分化为具有神经元形态,并表达神经丝蛋白(NF-H)的细胞,联合转染组NF-H阳性细胞比例最高.结论贴壁法能有效纯化BMSCs,Ad-GFP-NGF、Ad-GFP-Noggin单独及联合转染BMSCs安全并能高效表达目的蛋白,NGF、Noggin转染的BMSCs体外培养能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两种蛋白联合修饰能增强这种分化作用.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生长因子 NOGGIN
  • 简介:目的制作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模型,研究假手术组、手术组术后1,3,7,14,21,30d大鼠血清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方法制作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模型,随机取手术组6只。另外,取假手术组6只。模型制作后1,3,7,14,21,30d,观察大鼠血清内皮生长因子,30d后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手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手术组大鼠血清内皮生长因子1,3,7,14,21d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30d血清内皮生长因子下降。结论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造成稳定的脑缺血,早期可使血清内皮生长因子升高,30d后血清内皮生长因子下降。

  • 标签: 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 简介:目的观察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建立稳定表达PS-1WT和突变型L286V基因的细胞克隆,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PS-1突变型L286V能使RA诱导的PC12细胞增殖指数降低,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2)在正常培养条件和无血清培养下,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均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以无血清培养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PS-1突变型L286V对RA诱导的PC1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 标签: Presenilin-1突变 RA诱导 PC12细胞生长 PC12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AD
  • 简介: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模型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变化及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皮层IGF-1阳性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IGF-1和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染色观察脑神经元凋亡。在脓毒症模型基础上,给予侧脑室定位注射IGF-1或生理盐水,相同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及脑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皮层IGF-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caspase-3表达增高,IGF-1表达减低,神经元凋亡增加(均P〈0.05)。侧脑室注射IGF-1后,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较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而侧脑室给予生理盐水大鼠caspase-3表达和神经元凋亡脓毒症组相似。结论脓毒症大鼠的脑皮层IGF-1表达明显减低,细胞凋亡增多。给予外源性IGF-1后,细胞凋亡减少。提示IGF-1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上调对脓毒症大鼠起到脑保护作用。

  • 标签: 脓毒症 凋亡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大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