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转化时间生物学是时间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夜班者健康调控是转化时间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夜班者人体生物节律与昼夜环境节律"失同步",而出现复杂的生物钟健康问题,目前,主要发现的问题是:睡眠与觉醒对应生物钟健康关系紊乱,导致睡眠健康问题,消化系统紊乱、

  • 标签: 转化时间生物学 人工智能 夜班
  • 简介: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符合医院业务需要的手术室洁净度智能管理系统,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数量,全程监控与管理。通过应用该系统有效控制了人员的流动,降低了手术感染率,提升了医院手术室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感染控制 人员管理 洁净度管理
  • 简介:?目的:应用病人一览表智能系统,以解决传统住院病人一览表信息局限,且需要护士手工填写的现状。方法:病人一览表智能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时连接,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动态显示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医嘱信息等。结果:病人一览表智能系统在妇产科应用后,护士每天可节约用于填写、修改每个病人一览表的时间大约为30s至1min;能实时更新病人的医疗信息,保证数据准确。结论:病人一览表智能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对高危病人的管理,可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智能化 病人一览表 信息系统
  • 简介:描述手术室门卫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介绍手术室刷手衣智能管理系统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与医院现行的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对刷手衣、更衣柜钥匙的发放与回收进行智能管理。分析该系统的设计特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信息系统的整体顶层设计及必要的功能预留,实现对刷手衣和更衣柜钥匙的有效管理,改善使用体验,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

  • 标签: 刷手衣 智能管理系统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智能电针仪合并药物治疗对抑郁性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智能电针仪合并药物治疗组(电针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分别于疗前及疗后2周、4周、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时电针组治疗抑郁性障碍显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1);电针组HAMD量表总分、HAMA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电针组HAMD量表各因子分、HAMA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焦虑/躯体因子、阻滞因子、绝望感因子、躯体性焦虑因子更显著(P<0.001);电针组TESS量表的行为毒性、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因子分低于对照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智能电针仪合并药物治疗抑郁性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智能电针仪 抑郁性障碍 药物治疗 抗焦虑剂 抗抑郁剂
  • 简介:目的指出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多智能主体系统,其中不同的主体的功能和能力是不同的.方法免疫系统各成分与多智能主体相对应.结果建立一个基于免疫原理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结论一个协作多智能主体系统能增强决策制定过程,并能更精确和更有效地解决复杂的任务方法.

  • 标签: 免疫原理 多智能主体 决策支持系统
  • 简介:目的:阐述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相关概念和主要内容,分析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发挥的主要作用和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应对策略,为我国的智能健康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智能健康 健康管理 发展策略
  • 简介:目的强化智能发育和减少智能障碍封社会的危害。方法从个案调查中分析发现问题。结果强化训练封智能发育的重要及智能障碍的危害行为缺乏社会监护.结论封智能障碍的训练和监护是全社会的责任。

  • 标签: 智能发育 社会 监护 司法鉴定 智能障碍 发现问题
  • 简介:目的:通过对第一台手术按时开台时间、手术间的周转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延时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影响手术间使用效率的原因与对策,提高手术间使用率。方法:召开围术期领导团队主持的手术团队工作讨论会,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各种影响因素,制作影响手术室工作效率的"人、机、物、法、环"因素分析鱼骨图,找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对策,制定手术室效率计划。结果:计划实施后6个月,因手术、麻醉医生或手术间的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手术延迟现象减少了9%(P〈0.01,χ2=5.38),第一台手术在预定时间的15min内按时开台比例提高了14%(P〈0.05,χ2=3.36),手术周转时间可缩短12min(P〈0.05,t=1.25)。病人的满意度和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病人得到更优质、更安全的护理,保证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与质量。结论:解决问题要有策略,执行好的围术期效率计划,可以提高病人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也可以提高手术室员工的满意度以及病人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成本。

  • 标签: 手术室 使用效率 原因与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定位癫痫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顽固性癫痫病人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进行颅内深部电极埋植。其中15例术前无法定位致痫灶者均明确癫痫起源灶所在脑叶,4例术前检查提示为单侧颢叶痫性放电者证实为颢叶起源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开颅手术3例,立体定向脑内致痫灶毁损术10例,伽玛刀治疗6例。结果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定位癫痫起源灶的方法具有简单、微创等特点,适用于头皮EEG无法定位者,尤其是对颞叶癫痫的起源灶定侧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立体定位技术 无框架 机器人 颅内电极 癫痫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人工生物型硬脑膜DuraGen^TM植入后的转归过程。方法将DuraGen^TM修补于15头实验猪右侧硬膜缺损处,左侧作为对照。在修补后1、3、6个月分别处死5头实验猪,行大体标本、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人工生物型硬脑膜修补对硬脑膜缺损的作用。结果新生自体纤维组织逐步建立于植入物内.形成一个由新生纤维组织和植入物支架组织交织在一起的中间态结构。新生纤维组织逐渐增加,植入支架结构逐步吸收并最终被新生纤维组织所替代。结论人工生物型脑膜DuraGen^TM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目前理想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 标签: 硬膜 生物敷料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25个置换节段,其中单节段15例,双节段5例。应用JOA17分法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状况,并作统计学检验。观察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与椎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假体所在椎间隙的活动度。结果所有病人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病人术后症状有明显缓解,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2分。术后随访未见有假体松动、下沉和周围骨化融合,置换间隙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为(4.8±1.7)°。结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良好,能达到确切的稳定性和部分的活动度保留。

  • 标签: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Bryan假体
  • 简介:目的目前,国外研发的Neuromate、Rosa等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已通过美国FDA、欧洲CE标准认证,从而使得立体定向电极植入术逐渐在神经外科展开使用。北京天坛医院充分利用立体定向手术技术的优势,与北京天智航公司合作开展应用,研究TirobotCranial机器人辅助颅内电极植入定位的精准性,并分析影响电极植入定位精确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天智航公司合作,以家猪头颅为实验对象,进行TirobotCranial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极植入实验。术后复查CBCT验证入颅点及靶点的偏差,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以评价机器人定位精准性;并进行误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进行7次实验,计划植入电极35根,术中实际植入电极35根,成功率达100%。电极平均植入长度(43.17±6.64)mm,植入电极平均入颅点误差为(0.63±0.23)mm,平均靶点定位误差为(0.96±0.41)mm。误差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入颅点偏离与靶点偏离的误差呈正相关(r=0.399,P〈0.05)。结论通过修正电极植入工具参数的偏差,以及预先使用螺纹针钻孔,防止打滑等措施;TirobotCranial系统辅助颅内电极植入整体最佳的定位精度达到0.5mm,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及稳定性;电极植入的准确性可基本满足临床定位的需求。

  • 标签: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Tirobot Cranial机器人 脑深部电极 精确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对347例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11.0forwindows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大学生学习压力由强到弱的三个雏度依次是: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家庭期望压力、学习气氛压力和学习条件压力;(2)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家庭期望压力、学习条件压力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与成就感低有着显著正相关;(3)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学习条件压力、学习气氛压力对情绪低落具有预测作用;课业负担压力对行为不当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成效压力对成就感低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三个亚成分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学习压力 学习倦怠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85例患者,按一期硬脑膜修补方式分为自体膜修补组(甲组33例)、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乙组16例)和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丙组36例),对二期颅骨修补过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丙组分离皮瓣出血量较甲组平均减少70ml(P〈0.05),手术时间平均减少30min(P〈0.05),二期术后癫痫的发生率少于甲组、乙组(P〈0.05),术后感染、皮下积液方面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膜修补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安全、有效,并能降低二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自体膜 人工硬脑膜 颅骨缺损
  • 简介:本文以学习困难概念研究的起源、发展历程为钱索,在重点阐述美国关于学习困难概念演变的基础上,对其它典型国家有关学习困难概念的界定作了系统介绍。明确了把握学习困难概念的几个核心问题。

  • 标签: 学习障碍 神经生理 发展历程 界定标准 精神发育 智力障碍
  • 简介: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态度的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8所“三甲”医院ICU中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148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1.55±18.21)分,73.7%的护理人员得分低于60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ICU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其知识水平高于在ICU工作时间〈1年的护士沪〈0.05)。②调查对象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态度整体较好,年龄〉30岁、工作时间〉10年的护理人员态度更好些(P〈0.05)。③调查对象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无相关性(r=0.077,P=0.351)。结论:应注意引导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护士提供分层次、多样的继续教育途径,丰富护士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吸痰 护理人员 知识 态度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为全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培训中心,现定于2008年4月18日~4月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二十届全国立体定向技术推广学习班[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技术继教学习班,项目编号:2008-04-04-023(国)],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现通知如下:

  • 标签: 全国技术推广 全国继续教育 学习班全国
  • 简介: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人员的现状,为提高神经介入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2017年在介入神经病学科进修学员,对相关介入操作"零"基础的学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年龄、性别、职称、工作单位级别及学习后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等。结果在112例介入操作"零"基础学员中,男性学员108例(96%),中高级专业职称101例(90%);经过6个月的学习,熟练或较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92例(83%),熟练或较熟练掌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ractionangiography,DSA)81例(72%)。理论与实践均取得较好成绩的年龄集中在26-35岁之间。结论神经介入技术与理论的最佳学习年龄在26-35岁之间。针对"零"基础的神经介入学员,应根据学员前期的工作经验和教育基础因材施教,开展个性教育。

  • 标签: 神经介入 教学 进修医生 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