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脑力隆在偏头治疗中对脑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与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将83例偏头患者,分为脑力隆治疗组42例,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41例.治疗前后观察TCD、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并对头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MCA、PCA、ICA血流速度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的MCA、PCA、IC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力隆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治疗偏头中疗效更显著,这可能与其对血液粘度的明显改善有关.

  • 标签: 偏头痛 脑力隆 经颅多普勒 血液流变学 神经内科
  • 简介:儿童偏头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一直缺乏客观而实际可行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利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诊断成人偏头有了较大进展,但对儿童偏头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国内较少有专题报道,且观察结果迥异.为此,笔者对102例偏头患儿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系统
  • 简介:偏头是一组由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头痛,紧张、焦虑、抑郁占其诱发因素的56%~75%[1];而40%~68%[2]的偏头发作伴有焦虑不安、恐惧、抑郁等异常情绪,发病过程中,相互促进,形成恶生循环,致使偏头反复发作.笔者采用黛安神加尼莫地平治疗偏头,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偏头痛 治疗 黛安神 尼莫地平 抑郁 焦虑
  • 简介:目的探讨偏头病人特异的脑血流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过度换气试验对66例偏头病人进行检查,以评价病人脑血管的CO2反应性.结果过度换气后,偏头病人TCD各项指标的变化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其CO2反应性增高.结论增高的CO2反应性可能在偏头的发病中起作用,同时这种特异性的TCD变化也可以作为偏头的一项诊断指标.

  • 标签: 偏头痛 二氧化碳反应性 脑血流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过度换气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偏头患者血装饰品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38例无先兆型偏头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浆ET、CGRP含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偏头组的ET、CGR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T和CGRP的比值升高(ET/CGRP)与偏头的严重程度有关,重度者显著高于轻中度者.结论偏头的发病可能与ET、CGRP水平失衡有关.

  • 标签: 偏头痛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肽 血浆 CGRP含量
  • 简介:紧张型头痛也称为肌收缩性头痛,系指双侧枕颈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其终身患病率为37%~78%[1].我院自2000-2003年经门诊治疗的紧张型头痛患者95例,其中以A型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者居多.为了观察二者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A型行为 紧张型头痛 压迫性头痛 压力
  • 简介:目的采用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SSS)区硬脑膜,观察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摘除术前后在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涉及的伤害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体重为220-250g)为实验对象,行颈上交感神经节摘除术后再手术暴露其SSS,然后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NOS表达的变化。结果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三又神经脊束核和上颈段脊髓的第Ⅰ、Ⅱ板层,双侧对称。假手术对照组、SCG摘除组每张切片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150.2±10.3、223.0±11.6,SCG摘除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加(氏0.05)。结论颈交感神经系统参与了头部血管源性疼痛(如偏头)中伤害性感觉信息导致的疼痛的产生、传导及调节过程。

  • 标签: 交感神经 上矢状窦 一氧化氮 三叉神经脊束核 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