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对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课程的看法及其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具体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医学本科专业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临床研究培训的需求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20份,118人(98.3%)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临床研究方法,24人(20%)曾经参加过系统的临床研究,113人(94.2%)认为有必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开设临床研究方法的课程。34人(29.1%)认为应该将临床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2人(35.0%)认为应将其设置为选修课,另有34人(29.1%)认为应设置为系列学术讲座,只有8人(6.8%)建议设置为多媒体自学形式。结论本科生教育阶段对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的需求较高;临床研究方法培训内容设置应兼顾系统性和实用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进行。

  • 标签: 临床研究 调查 教学
  • 简介:目的:研究失眠患者中医体质辨析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福能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一般信息、中医九型体质分类、睡眠质量、心理状况。结果:失失眠患者中,中医体质分类方面,气虚体质(20.99%)、阴虚体质(14.81%)、阳虚体质(13.58%)为主;睡眠质量方面,老年PSQI(14.13±3.94)分,中年PSQI(12.85±2.64)分,青年PSQI(9.76±3.64)分;心理状况方面,强迫(1.91±0.35)分,抑郁(1.64±0.64)分,焦虑(1.56±0.38)分为主。结论:在失眠患者中,中医体质方面气虚、阴虚、阳虚体质为主,睡眠质量上老年、中年睡眠质量较差,心理状况上,强迫、抑郁、焦虑较为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应对上述情况加以注意。

  • 标签: 失眠患者 中医体质辨析 睡眠质量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后面瘫的转归、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128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面瘫30例,统计分析可能影响面瘫恢复的因素。结果所有病人随访5-18个月,House-BrackmannⅢ(H-BⅢ)级及以上病人共7例。面肌痉挛不同病程间术后面瘫的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不同面瘫的起始级别、发生时间之间面瘫的持续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面肌痉挛病程与面瘫的发生相关(OR=0.404,95%CI:0.175-0.934,P=0.034);面瘫发生时间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0),面瘫起始级别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面肌痉挛MVD术后面瘫的发生率较高,但预后良好;面肌痉挛病程越长,手术后并发面瘫的可能性越大,术后面瘫发生时间越早,面瘫持续的时间越长。

  • 标签: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神经麻痹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失眠症患者以综合心理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沧州安定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为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以综合心理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等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失眠症当中,采取综合心理疗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睡眠效率,以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于失眠症的治疗。

  • 标签: 综合心理疗法 失眠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儿童睡眠呼吸障碍(RDDS)的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细菌学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RDDS患儿80例进行观察,其中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66例,单纯腺样体切除术11例,单纯扁桃体切除术3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77例中,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的4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患儿分为对照组。术中取腺样体和扁桃体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记录观察检查结果。结果:1)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66例有63例(95.45%)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种类相同,10例(15.15%)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上均感染了2种细菌,致病菌相同。2)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扁桃体组织中细菌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扁桃体组织、腺样体组织中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情况在各个季节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DS患儿腺样体及扁桃体组织内细菌检出情况基本相同,且有无扁桃体炎病史患儿扁桃体组织中的细菌检出情况基本相同。

  • 标签: 细菌学 睡眠呼吸障碍 扁桃体 儿童 腺样体
  • 简介:目的研究以惯性传感器测量数据识别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FOG)的方法及其准确性。方法用惯性传感器对正常对照者、PD患者及PD合并冻结步态患者,进行10m往返和双重任务往返行走的运动功能检测;采用改进的结合时域步态参数的频域分析方法进行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惯性传感器测试数据经改进的方法分析,显著提升了识别的敏感性(P〈0.05);针对实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88.9%;针对冻结步态片段的敏感性为84.7%。结论惯性传感器能对PD冻结步态精准检测,改良分析方法对其的识别更加有效。PD冻结步态的早期、精准识别,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功率谱分析 步态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6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调查问卷,根据PSQI得分分为睡眠质量良好组,与睡眠质量较差组,其中睡眠质量良好组120例,睡眠质量较差组142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值的关系。结果:睡眠质量良好组的空腹血糖(7.12±1.45)mmol/L、餐后2h血糖(11.32±2.56)mmol/L、HbA1c水平(8.34±2.01)%均低于睡眠质量较差组(10.45±1.01、13.01±2.13、9.67±2.0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5分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空腹血糖值密切相关,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并适当午休,做好预防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睡眠质量 空腹血糖值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物理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卧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应用物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DVT发生情况,并测定护理前后患者大、小腿间周径差。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3.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者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物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DVT发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物理干预 卧床 老年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