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脑肿瘤继发性癫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肿瘤继发癫癎病儿临床资料,包括致癎脑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类型、癫癎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手术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结果引起癫癎发作儿童脑肿瘤主要来源于额叶颞叶,而顶叶、枕叶、岛叶相对少见(P〈0.05)。病理类型以神经元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多见,其次少突胶质细胞瘤。额叶肿瘤主要引起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颞叶肿瘤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主,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头皮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尖波或尖-慢波。手术方式以肿瘤全切加致癎灶切除为主,术后随访3~15个月,治愈32,肿瘤复发4,死亡2。术后癫癎控制达到EngelⅠ级28,EngelⅡ~Ⅳ级8。结论儿童继发性癫癎发作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治疗策略应早期行肿瘤加致癎灶切除手术,临床预后较好。

  • 标签: 癫癎 脑肿瘤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miR-221/miR-222胶质瘤患者脑脊液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1胶质瘤患者33非胶质瘤患者脑脊液miR-221/miR-222表达水平,并采用ROC曲线评价其诊断胶质瘤价值。结果miR-221miR-222胶质瘤患者脑脊液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脑脊液miR-221、miR-222表达水平高于低级别组,其中miR-222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9倍,P=0.007)。脑脊液miR-221、miR-222表达水平都能将胶质瘤患者对照者区分开;而二者联合诊断胶质瘤曲线下面积(AUC)0.849,灵敏度81.8%,特异度83.9%。结论脑脊液中高表达miR-221/miR-222有可能作为胶质瘤诊断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胶质瘤 脑脊液 miR-221/miR-222 诊断
  • 简介:近年来,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HR-MRI)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愈来愈受重视,HR-MRI已经逐渐被引入颅脑动脉管壁成像研究当中,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文就高分辨率磁共振动脉管壁成像研究进展做综述。

  • 标签: 高分辨率磁共振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动脉管壁成像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脑室肿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脑室肿瘤病例资料,其中侧脑室肿瘤10,第三脑室肿瘤8,第四脑室肿瘤5。病例接受神经内镜手术。结果脑室镜手术6肿瘤全切除2,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造瘘术4);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4肿瘤全切除3,肿瘤部分切除及第三脑室造瘘术1);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3肿瘤全切除12,次全切除1)。结论对脑室内肿瘤活检切除,脑室镜手术比传统方法有显著优势。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血供丰富肿瘤。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肿瘤残留位置较偏病例,手术肿瘤全切提供保证。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检查膈肌增厚活动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预测价值。方法:纳入54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患者进行研究。SBT过程,采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呼气末膈肌厚度(Tdi)以及膈肌增厚分数(DTF%);同时记录常规撤机参数。撤机后,追踪观察患者48小时。结果:54患者,14(25.9%)患者撤机失败。撤机成功患者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呼气末Tdi以及DTF%高于撤机失败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相关膈肌指标的临界值:膈肌活动度≥10.5mm;吸气末Tdi≥21mm;呼气末Tdi≥10.5mm;DTF%≥34.2%。各指标预测撤机成功敏感性分别为87.5%、77.5%、80.0%90.0%;特异性分别为71.5%、86.6%、50.0%64.3%。将膈肌活动度≥10.5mm吸气末Tdi≥21mm两者结合,预测撤机成功敏感性降低至64.9%,但特异性升高至100%;浅快呼吸指数(RSBI)〈105用于预测撤机成功敏感性达90.0%,但特异性仅有18.7%。结论:对通过SBT患者,膈肌活动度吸气末膈肌厚度超声评估,优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预测指标。因此,推荐考虑使用上述指标RSBI,以改善撤机结局。

  • 标签: 超声膈肌 撤机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伴发脊柱侧弯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42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及脊柱侧弯手术选择及手术方法,并对其手术注意事项及影像学诊断进行探讨结果142患者行骨性分隔切除硬脊膜囊成型手术取得很好效果,未发生脊髓及神经严重损伤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前尿便障碍、肌力减退、高弓足、足趾活动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同时步脊柱侧弯矫形创造了很好条件。结论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显示,MRI平扫联合CT三维重建,可对脊髓纵裂畸形类型及其间隔性质脊髓纵裂伴发病变做出全面评价。单纯脊髓纵裂可不予处理,外科手术治疗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手段。术中分块切除骨性分隔、仔细游离脊髓并重塑硬脊膜囊,可为解除脊髓栓系、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及下步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打下良好基础,对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尤为重要。

  • 标签: 脊髓纵裂 脊柱侧弯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治疗失眠患者效果,临床失眠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100失眠患者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50。观察组给予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运动治疗。2组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PSQ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PSQI及自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分别为:(6.65±1.56)分、(1.13±0.10)分、(1.52±0.16)分、(0.22±0.08)分、(0.24±0.08)分、(1.06±0.05)分、(0.64±0.09)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100.00%vs.76.00%,P〈0.05)。结论:相比单纯运动治疗,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治疗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森田疗法 睡眠质量评分 运动治疗 失眠
  • 简介:颈部动脉夹层青年卒重要病因,45以下缺血性卒患者中高达10%-25%,颈部动脉夹层引起卒机制主要是动脉-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受损。早期准确诊断可帮助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式以预防卒发生复发。

  • 标签: 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局部症状 诊断需要 影像学检查 T1
  • 简介:随着睡眠学科发展,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能最大限度减轻睡眠监测首夜效应并提高监测依从性睡眠学界广泛关注。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可以简化信号收集处理过程,且可提供可靠、实用睡眠评估报告,美国已广泛应用临床及科研工作。本文旨在介绍这方法建立,并简要综述其已有的临床科研应用

  • 标签: 心肺耦合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 失眠 抑郁症
  • 简介:睡眠医学诊断方法睡眠疾病诊疗方面有重要地位,常用诊断方法分为客观主观两类。客观诊断方法,有导睡眠图、移动式睡眠记录方法等,而主观诊断方法主要是睡眠相关评估量表。第五课,王莞尔教授详细介绍了导睡眠监测、标准导睡眠监测、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体动仪以及常用量表功能及应用,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下课程主要内容

  • 标签: 睡眠医学 诊断方法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疾病 睡眠研究
  • 简介:血管内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损失等。由于血流动力学作用、病变血管变化及栓塞材料不稳定性,使病变正常动脉之间移行部分难于处理,常出现治疗不全,病变再通、复发等问题。覆膜支架裸支架上固定组织相容薄膜,置入血管内可以将血管病变隔绝于血流之外,建立段人工血流通道。利用覆膜这几家覆盖病变相对不正常移行部分,理论上可以即刻达到解剖学治愈效果,但目前仅少量将覆膜支架用于颅内动脉报道。本文报道鞍区肿瘤神经内镜下切除,并发颈内动脉破裂,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病例。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颈内动脉损伤 覆膜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颞肌成形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11因颅骨缺损行颅骨成形术临床资料,术中行颞肌充分游离,并成形、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行颞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病人双侧颞部对称,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颞前区塌陷及颞肌下坠畸形,无明显颞肌萎缩,颞肌功能保留。结论颅骨成形术中进行颞肌成形,可以有效恢复颅骨缺损处颞部外形颞肌功能,进步完善颅骨成形术治疗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颞肌成形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真核细胞细胞分裂周期蛋6(CDC6)颅咽管瘤(CP)相关性,探讨其对CP细胞生物学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P标本CDC6表达情况,并合成CDC6小干涉核糖核酸(siRNA)片段,转染CP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干扰CDC6表达后CP细胞生长水平,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CP组织CDC6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而生长曲线显示下调CDC6表达之后,CP细胞增殖变慢,曲线变缓,未转染细胞相比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发现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后期(G2)明显缩短,提前进入合成(M)期。结论CDC6CP细胞中表达量较正常细胞高,而且参与了CP细胞增殖调控。

  • 标签: CDC6 CP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分析裂隙脑室综合征临床过程病理生理学机制,探讨裂隙脑室综合征适当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术式选择以及预后;其中6行更换分流管系统或重新脑室腹腔分流,25行腰大池.腹腔分流。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完全缓解,视力损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良好;3术前检查发现有横窦狭窄或闭塞,术后半年复查头MRV显示横窦重新开放。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相对简易、安全,适用于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蛛网膜囊肿或者脑积水分流手术应选择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系统,利于后期调整合适压力,减少裂隙脑室综合征发生率;裂隙脑室综合征可以出现颅内静脉窦变窄,随着颅压恢复正常后,静脉窦狭窄可以消失。

  • 标签: 裂隙脑室综合征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静脉窦狭窄
  • 简介:描述手术室门卫管理存在难点问题,介绍手术室刷手衣智能管理系统针对上述问题解决方案,并与医院现行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对刷手衣、更衣柜钥匙发放回收进行智能化管理。分析该系统设计特点及临床应用,以临床需求导向,通过信息系统整体顶层设计及必要功能预留,实现对刷手衣更衣柜钥匙有效管理,改善使用体验,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化管理水平。

  • 标签: 刷手衣 智能管理系统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畸形不同外科处理方式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4月至2017年6月手术治疗690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资料。其中,枕骨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90,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10,单纯后路减压术治疗90。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3-13(平均8.20±4.34)分,术后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JOA评分影像学改善情况进行1-14个月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随访期内,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为7-16(平均12.13±3.38)分,较术前分值显著提高(t=-5.976,P=0.002)。术后3d颈椎CT显示所有患者螺钉位置良好,寰枢关节脱位完全复位者485,颈髓MRI显示脊髓形态得到程度改善。术后3月颈椎CT显示骨性融合良好,颈髓MRI显示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改善者512。结论根据患者颅颈交界畸形是否稳定而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关节不稳定性 复位 骨螺钉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无症状性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将418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有症状组272无症状组146,另随机选择100脑血管造影检查无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435,95%CI:1.816—8.215,P=0.019)、冠心病(OR=4.831,95%CI=2.471—12.908,P=0.007)、高血压(OR=2.375,95%CI=1.178-6.629,P=0.022)、糖尿病(OR=1.723,95%CI=1.117~2.930,P=0.04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966,95%CI=1.218~3.626,P=0.030)均是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有症状组无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吸烟(47.8%vs36.3%,P=0.024)、冠心病(47.1%vs29.5%,P=0.000)、糖尿病(24.3%vs12.3%,P=0.004)、溃疡性斑块(19.5%vs10.3%,P=0.015)及对侧颈动脉狭窄(29.8%vs20.5%,P=0.042)5个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比较,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更多合并吸烟、冠心病、糖尿病,影像学检查更多表现为颈动脉溃疡性斑块双侧颈动脉狭窄。

  • 标签: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对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监控及干预,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住院期间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提示,护理单元根据风险类别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传报,实行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前瞻管理。结果: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情况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评估预警 监控传报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重症脑血管病专业组临床见习教学作用及意义。方法共40位我科实习本科生,传统教学基础上,分组接受同伴互助学习教学,出科时进行理论实践考试,完成问卷进行自我测评及评价课程。结果同伴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参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者对掌握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临床实践技能自我评价较满意。结论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运用于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帮助重症脑血管病专业见习轮转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基本实践技能。

  • 标签: 同伴互助学习 重症脑血管病 临床见习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