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入路。方法采用8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于耳后做一长度约7cm的“C”形头皮切口,上至耳郭上缘,下至耳屏间切迹水平,耳后距耳郭1cm。磨除部分乳突后联合颞部开颅.形成一3.5cm×3cm大小的骨窗,暴露并剪开乙状窦前和颞部硬脑膜,牵开颞叶和小脑半球.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调整显微镜角度,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桥小脑角区、脑桥前区、脑桥侧方、小脑幕上区的结构。结论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可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在不磨除迷路的情况下进行岩斜区脑膜瘤、中小型听神经瘤、脑桥腹外侧肿瘤、基底动脉瘤等手术.

  • 标签: 乙状窦前入路 迷路后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解剖学
  • 简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常与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体质量超重等代谢问题合并存在,与冠心病、脑卒中、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从而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进行有效的人群防治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04年发布的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18.8%,患病总人数达1.6亿以上.虽然通过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多年努力,人们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水平已明显提高,但是从目前对高血压知晓率(30.2%)、治疗率(24.7%)和控制率(6.1%)的数据上看,仍然任重而道远.

  • 标签: 临床意义 脂代谢异常 达标 降压 独立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白质疏松症的概念和分类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由Hachinski于1987年首先提出,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中心)CT上的弥漫性低密度带或MRIT2加权像上的弥漫性高信号区。

  • 标签: 临床意义 防治 MRI
  • 简介: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由Rathke’s囊演变而来,而神经垂体南漏斗演变而来。腺垂体包括结节部(漏斗部)、中间部和远侧部(前叶、腺部)。神经垂体包括正中隆起、漏斗茎(神经柄)和漏斗突(后叶、神经叶、神经部)。漏斗自视交叉与乳头体之间的灰结节下伸,呈中空结构,逐渐变细,延续为漏斗茎.同结节部合为垂体柄。正中隆起为漏斗后下部的隆起,是下丘脑与腺垂体间血管联系的重要部位。

  • 标签: 垂体 解剖 MRI 血供 蝶鞍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低钠血症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3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5ml,取血清1.5ml,用全自动生化仪监测血清钠,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24h内有70例发生低钠血症,占22.9%,1周后发生低钠血症者66例,占21.6%,其中脑出血最多,其次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最少(P<0.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低钠血症与卒中部位和性质有关.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时预后不良.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并发症 低钠血症 预后 治疗
  • 简介:儿童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一直缺乏客观而实际可行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利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诊断成人偏头痛有了较大进展,但对儿童偏头痛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国内较少有专题报道,且观察结果迥异.为此,笔者对102例偏头痛患儿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PK、LDH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Monarch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脑梗死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发病后第3天)和恢复期(发病后第14天)的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CPK、LDH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脑叶梗死的LDH水平高于基底节梗死(P<0.05),随着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酶水平也升高.结论测定血清CPK、LDH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损害的程度,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 CPK LDH 肌酸磷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目的探讨环池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94例患者手术前后CT扫描变化,分析环池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环池受压减轻组中62例死亡9例,无改变或加重组中32例死亡19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的环池改变对预后有重要意义,动态观察环池的变化是必要的.

  • 标签: 环池 去骨瓣减压
  • 简介:目的探讨Livin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分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在41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Livin在10例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41例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7.8%(P〈0.01)。Livin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与胶质瘤病理类型、是否复发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ivin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Livin与胶质瘤病程发展、恶性程度明显相关,在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胶质瘤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抗心磷脂抗体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本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76例脑梗死患者(<50岁39例,≥50岁37例),25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及15例正常人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体)进行测定.结果<50岁的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为359%,≥50岁的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16.2%,<50岁的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并且<50岁脑梗死患者的ACL抗体阳性率高于≥50岁脑梗死患者(P<0.05).≥50岁脑梗死患者ACL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临床上无任何自身免疫疾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ACL抗体更密切相关.结论本实验提示:ACL抗体是中青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应积极检测ACL抗体,提示除常规脑梗死治疗外,加入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ACL抗体的检测为中青年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中青年 脑梗死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犬颅脑枪弹伤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火器伤组。用德国小口径步枪制作犬颅脑火器性切线伤(TBI)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伤后30min、6、24、48h血清TGF-α和NSE的水平。结果伤后30min血清TGF-α开始下降,NSE开始增高(P〈0.05);伤后6hTGF-α下降明显,NSE明显增高(P〈0.01);伤后24hTGF-α呈最低值,NSE呈最高值(P〈0.01);伤后48hTGF-α呈现回升的趋势,NSE开始下降(P〈0.05)。在测定时间内火器伤组伤后血清TGF-α呈持续低值,NSE呈持续高值。结论测定血清TGF-α和NSE含量可以评估颅脑火器伤的损伤程度和预后。

  • 标签: 颅脑火器伤 血清 放射免疫法 转化生长因子-Α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5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ICP明显下降,PbtO2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增高的ICP,提高PbtO2;伤后24h内持续PbtO2〈5mmHg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脑组织氧分压
  • 简介:目的观察IgG-ACA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94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水平,(IgM-ACA和IgG-ACA).结果94例MG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gM-ACA均为阴性;94例MG患者中30例IgG-ACA阳性(30/94,31.9%),40例健康对照者中仅2例阳性(2/40,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IgG-ACA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型均无关(P>0.05),而与胸腺病理密切相关(P<0.01).30例胸腺瘤患者中,14例阳性(14/30,46.7%),64例不伴胸腺瘤的MG患者中,16例阳性(16/64,25%),二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gG-ACA阳性患者中,1/3滴度较高(至少为正常值的2倍).结论通过对IgG-ACA的测定,不仅对MG是否合并胸腺瘤起初步筛选作用,而且是MG患者并发凝血机制方面异常的一个警惕性标志.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血清 抗心磷脂抗体 抗体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MMP-2和TIMP-2与胶质瘤侵袭性及恶性表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MMP-2和TIMP-2在46例不同恶性度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德国LeicaQ550cw图像分析系统测其灰度值作为表达强度的量化指标.结果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3.6%和95.8%;在对照组、低度及高度恶性胶质瘤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6.3%和37.5%.MMP-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73.27±13.26和98.63±18.20;TIMP-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平均灰度值分别为210.44±12.95和205.65±9.75.结论MMP-2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可作为胶质瘤恶性表型及侵袭性指标之一.TIMP-2表达在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中无明显差异.MMP-2/TIMP-2的比值与胶质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 标签: MMP-2 TIMP-2 胶质瘤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及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272例患者使用常规脑电图(EEG)与AEEG检查,并作比较.结果272例中EEG异常105例(38.60%),其中痫样放电48例(17.65%);AEEG异常174例(63.97%),其中痫样放电113例(41.54%).113例AEEG痫样放电中癫痫组87例,发作性疾病组26例,经χ2检验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1).结论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在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癫痫 发作性疾病 鉴别诊断
  • 简介:对于重症颅脑损伤过去多从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眼部征象、运动功能以及颅内压等方面进行伤情评价,而对于脑氧代谢的改变及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对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利用率变化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评估病情、指导治疗中的意义.

  • 标签: 脑损伤 血氧饱和度 氧代谢 氧利用率
  • 简介:目的:将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人文关怀作为护士工作的一项内容,形成制度,纳入护士工作流程,以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方法:用制度规范护士访谈工作内容、方式、记录方法及谈话的要求,使访谈工作有所遵循,并在临床科室实行,护理部定期检查了解,及时收集反映进行修改,使之切实可行.结果:半年来全院共收住院人数4578,谈话次数9167人次,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体现,营造了人文关怀的氛围,达到深化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最,推动护理改革的效果.

  • 标签: 护士 访谈工作 护理质量 谈话制度 护理观念 人文关怀
  • 简介:《神经外科新的实践》一书由裘明德教授主编.邀请了国内相关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30所大型综合医院的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历时两年多而完成.该书共分14篇,60个题目,让120余万字,内容包括神经创伤、神经肿瘤的基础研究及外科治疗、血管神经外科、神经蠕虫病、疼痛与癫痫外科、神经移植、神经外科监护、神经外科导航与内镜、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标签: 神经外科 血管神经 神经肿瘤 神经移植 立体定向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Aβ变量(Aβ40、Aβ42水平及其比值)在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D)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对AD其诊断价值.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113例AD患者和205例不同年龄段健康者的血浆Aβ水平并分析其与AD临床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正常衰老过程中Aβ40和Aβ42水平呈现相反的变化曲线.AD患者Aβ40水平显著高于与其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组(P=0.002),而Aβ42水平却显著低于后者(P<0.001),但在AD自然病程中Aβ变量没有明显改变.ROC分析表明:以aNC组Aβ比值的x+2s(15.9)为截断点时,其对AD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和96%.结论血浆Aβ变量呈现年龄和疾病相关性变化,其中Aβ比值有助于AD的临床诊断.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