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应用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对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治疗作用。方法31例颅内葡萄球菌感染患者腰穿后鞘内注入生理盐水20ml+盐酸万古霉素,1次,d,剂量从20mg、40mg、60mg、80mg、100mg、120mg、140mg逐日递增,共7d。在治疗前、后监测患者体温、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及细菌培养。结果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前各项指标明显异常,治疗2~3d后逐渐改善,5~7d即出现颅内压降低,体温、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前与治疗后3~7d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应用万古霉素鞘内阶梯浓度注射治疗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颅内感染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万古霉素 鞘内阶梯浓度注射 葡萄球菌 颅内感染
  • 简介:持续腰大池引流(continuedlumbarcerebrospinalfluiddrainage,CLCFD)是应用腰椎穿刺的方法向椎管蛛网膜下腔置入引流管以达到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引流的目的。自Vourch等在1960年首次提到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脊液漏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中。

  • 标签: 颅内感染 持续腰大池引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255例卒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确定院内肺部感染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4%.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住院时间、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及是否存在基础病等.结论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可能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睡眠状态和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骨科接收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骨折部位的情况及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翻身方式进行术后的恢复,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位进行恢复。统计2种不同体位方式对患者睡眠状态指标(负性情绪阳性、睡眠时间减少、严重疼痛)、康复知识评分、肺部感染感染恢复天数、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睡眠状态指标中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8.89%(4/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17.78%(8/45)、严重疼痛比例22.22%(10/45),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阳性患者比例24.44%(11/45)、睡眠减少时间比例55.56%(25/45)、严重疼痛比例51.55%(23/45),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44%(2/45)、康复知识评分为(92.14±4.47)分,感染恢复时间(3.1±1.1)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4.2±1.3)分;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7.78%(8/45)、康复知识评分为(78.51±5.02)分,感染恢复时间(7.0±3.0)d,临床肺部感染评分(8.3±2.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适位进行康复后,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提高,疼痛程度减轻,负面情绪改善,对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肺部感染比例降低,感染恢复时间缩短,是临床上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体位的最佳选择。

  • 标签: 不同体位 髋部骨折 肺部感染 睡眠状态 严重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6例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术后3周内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支气管肺灌洗液或痰液培养确定肺部感染。结果156例中,发生肺部感染46例,发生率为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伤、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入院时GCS评分低、体质指数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术前体质指数高、入院时GCS评分低、有合并伤等具有较高相关性,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急性脑梗死病死率及病残率均较高,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脑血管病的不良预后有关.纤酶是一种哺乳动物凝血及纤溶系统的蛋白质,目前蛇毒类凝血酶已成为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有效药物.我们采用国家卫生部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提供的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以期观察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降纤酶治疗 脑血管病 疗效观察 血浆纤维蛋白原 病残率
  • 简介:目的观察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应用纤酶首剂10IU,其后5IU隔日1次静脉滴注,共用药3次,总量20IU.并给予血栓通140mg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4天为基础用药.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用药14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而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后1周内D-二聚体未转阳.治疗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纤酶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栓形成的基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 标签: 降纤酶 血栓通 治疗 急性脑梗死 效观察
  • 简介:小脑出血超早期(6小时以内)手术不仅可以提高生存率,还可以提高生存质量.我院自1991~2000年对27例重症小脑出血病人进行了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重症小脑出血 超早期 手术治疗
  • 简介:本组资料将静脉及反复鞘内注入抗生素达一个月,仍不能彻底控制的颅内感染,定义为顽固性颅内感染

  • 标签: 颅内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25日至2010年11月25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沐舒坦静脉注射±纤支镜下肺灌洗)和对照组(纤支镜下肺灌洗),每组各21例。气管切开术后第1、3、5、7天取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并观察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及控制情况、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明显降低.多形核细胞数在第3、5、7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肺部感染例数(12例)、感染控制时间[(7.08±2.10)d]以及拔除气管套管例数(13例)与对照组[19例,(11.86±3.63)d,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可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早期气道炎症反应,对肺部感染防治及气道恢复较单纯肺灌洗疗效更明显。

  • 标签: 沐舒坦 肺灌洗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2001年2月至2014年5月保守治疗1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结果14例脑脊液培养阳性,其中葡萄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屎球菌、粪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隐球菌,产气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不动杆菌各1例。14例未拔除分流管,行抗感染治疗后治愈。2例因为分流管堵塞,拔除分流管,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6例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5年,均未出现感染,2例重新置管。结论分流术后感染病人通过积极系统抗感染治疗,也能在不拔除分流管的情况下得到治愈。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感染 保守治疗
  • 简介:脑干是调节人体体温、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的中枢,脑干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病死率极高。重症脑干出血系指出血量〉5ml并伴有明显意识障碍,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病死率高达80%~90%。到目前为止,此类患者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 标签: 立体定位技术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干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的经验。方法采用神经内镜对54例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进行治疗,在结合抗生素冲洗的同时,分别行透明隔造瘘术、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脉络丛凝固术及内镜引导下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脑积水及炎症控制49例,死亡5例,随访22例无复发。结论运用神经内镜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神经内镜 感染 脑积水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经岛阈后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应用此术式病人的手术效果,与同期常规经颞上回或颞中回入路开颅47例此类病人进行对比,分析有关文献。结果经岛阈后入路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手术。结论经岛阈后入路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基底节出血 高血压性 岛阈 开颅手术
  • 简介:肺爆震伤主要指爆炸形成高能量冲击波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急性肺损伤,以病情严重、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为特点。我院于2015年8月救治了1名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65小时幸存者。经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扩充血容量、输血、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在医务人员精心护理下,患者转危为安,现已出院。

  • 标签: 肺爆震伤 护理
  • 简介:我院自1995年5月~1999年5月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脑溢血116例,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将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脑溢血作为治疗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重症脑溢血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共116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1例,年龄33-76岁,平均60.81±13.23岁。所有

  • 标签: 脑溢血 微创 穿刺 抽吸 随访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60%,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患者预后差[1].我院自1999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49例,均施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本文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显微外科 手术方法 意识障碍
  • 简介:治疗性沟通是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治疗性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帮助患者尽快适应ICU的特殊环境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密切配合,促进患者康复,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消灭在萌芽状态。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重症监护 自身疾病 心理反应 医疗纠纷 护患矛盾
  • 简介:目的:总结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不同分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蚕食”法清创联合多种湿性愈合法治疗16例不同分期压疮,并加强基础护理,辅以营养支持、配合使用护理辅助用具、严格交接班等措施,观察压疮治疗效果。结果:16例压疮患者除2例因病情重、年龄较大死亡外均治愈,且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新的压疮。结论:治疗压疮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全身营养状况、压疮的局部伤口情况等灵活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减轻护士的压力及工作量。

  • 标签: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 压疮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