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包皮环切缝合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情况及术后美观度这几个方面对以上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包皮环切缝合治疗包皮过长在其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上比商环治疗包皮过长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出血情况与外形美观度上与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包皮环切缝合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都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但在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及出血情况及疼痛情况两者存有定的差异。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商环
  • 简介:包皮过长是男性外生殖的常见病,长期以来,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首推包皮环切手术.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对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环切吻合环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根据自愿选择术式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吻合组100例,年龄7~40岁,平均23.5岁;传统组80例,年龄6~45岁,平均25.5岁.2组病例均有典型的包皮过长,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包皮环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主因双侧臀部出现红色硬结15d,于2014年12月2日就诊。患者15d前于外院妇产科行辅助受孕,予黄体酮臀部肌内注射40mg/d(10mg/ml),共15d(积累注射量600mg),期间双侧臀部注射部位周围逐渐出现局部红肿、硬结,渐加重,有轻度压痛。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关节痛等。

  • 标签: 脂膜炎 人工性 黄体酮
  • 简介:2016年7月16日,第十届全军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第委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中委员们对军队改革形势下专委会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进行了讨论,专委会将继续开展军队皮肤病医疗保障现况调研、举办军队继教学习班、课题申报、科研协作、远程教学与会诊、组织专家赴边关及基层医疗巡诊、执行多样化军事行动。会议还讨论筹建了军队皮肤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会,重视培养和充分发挥青年皮肤病专家的才干。特别鸣谢"西安杨森公司"对军队皮肤科专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 标签: 军队改革 工作会议纪要 青年委员会 医疗保障 基层医疗 皮肤病专家
  • 简介: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难治跖疣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选取多发性跖疣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CO2点阵激光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每处皮损注射0.5ml氟尿嘧啶),对照组(32例)仅用CO2点阵激光(功率5~20W、点阵模式、反复至点状出血),每周1,连用3,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经过治疗3后,试验组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68.6%),P<0.05,试验组皮损清除率(79.5%)显著高于对照组(59.0%),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2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种治疗方法,有效率及清除率高,复发率及不良反应低。

  • 标签: 跖疣 点阵激光 CO2 氟尿嘧啶
  • 简介:微囊附属癌(microcysticadnexalcarcinoma,MAC)又称硬化性汗腺导管癌,是种罕见的、局限性、侵袭、恶性附属肿瘤。迄今为止仅有300例病例报道,其中仅8例患者年龄小于18岁,尚无小于6岁患者的报道。现报道1例出生时即有皮损的病例,该例患者为目前报道中年龄最小的病例。

  • 标签: 先天性 病例报道 侵袭性 囊性 肿瘤 硬化性
  • 简介:患者,男,32岁。左眼失明1周就诊。1周前,患者在局麻下行前额部白体脂肪注射填充,以纠正眉间纹。患者自述在接受注射的过程中,突然感到剧烈的眼周疼痛,左眼完全失明。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正常,无失语,左眼无光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左侧瞳孔放大,左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 标签: 左眼失明 注射填充 体脂肪 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 瞳孔放大
  • 简介:自体脂肪因获取容易、组织相容好、移植入受区后自然无异物感,成为种理想的填充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或修复重建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符合目前提倡的微创治疗方向。自体脂肪移植术主要包括脂肪获取、分离、移植及术后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均可影响脂肪颗粒的活性和/或移植后的脂肪留存率。本文就每个环节及自体脂肪在面部年轻化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述。

  • 标签: 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面部瘢痕 半面萎缩
  • 简介:厚皮骨膜病又称骨膜增生厚皮症、特发性肥大骨关节病。是种罕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其临床特征包括皮肤增厚、回状颅皮、骨膜肥厚、关节肿胀、杵状指(趾)等。现将我院最近诊断的例厚皮骨膜病报告如下。

  • 标签: 厚皮性骨膜病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溃疡性疾病(GUD)的HIV感染状况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取GUD患者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取上述患者和非溃疡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念珠菌、滴虫及加特纳菌等检测;检测所有STD患者血清的HIV抗体及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在8962例病人中,就诊时生殖有溃疡的STD与生殖无溃疡的STD病人中HIV感染率分别为1.75%(5/285)和1.53%(133/86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x^2=0.09,P>0.05;OR=1.15.95%CI=0.47—2.81);梅毒、生殖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81%(22/784)、0.74%(6/814)和1.49%(110/7364),梅毒病人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生殖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2.81%VS0.74%,x^2=9.92,P<0.005,OR=3.89,95%CI=1.67—9.05;2.81%VS1.49%,X^2=7.66,P<0.001,OR=1.90,95%CI=1.21-3.00)。结论本研究提示本组GUD病人HIV感染率较国外低,梅毒与HIV感染有明显相关;生殖疱疹病人与HIV感染的关系尚待进步研究。

  • 标签: 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HIV感染 GUD 梅毒 生殖器疱疹
  • 简介:患者,宠,40岁。主因右乳外侧紫红色斑块6年,于2010年11月12日就诊。6年前患者自觉右乳外上疗皮下有花生大小的皮下结节,无痒痛,禾予以诊治。1年前逐渐增大至鸽蛋大小的紫红色肿物,时何隐痛。

  • 标签: 皮肤纤维肉瘤 隆突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阴茎,包皮局部溃疡伴增生性红色斑块1年、分泌物增多1个月,于2012年12月就诊。1年前,患者发现阴茎、包皮内侧出现凹陷性溃疡,自觉龟头发红伴分泌物增多,曾按扁平苔藓予以外用消炎软膏治疗,治疗期间分泌物明显减少,但红斑未见好转,且红斑处逐渐出现增生样损害。1个月前,患者自觉分泌物增多。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头晕及口腔溃疡,无疲乏感及全身肌肉酸痛,二便正常。既往体健,20年前有非婚接触史。体格检查: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包皮内侧3cm大小增生性斑块,表面湿润潮红,边界清楚,质中,无压痛感。尿道口、龟头及包皮内侧少许乳白色脓分泌物(图1),伴轻微腥臭味;肛周皮肤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培养、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均阴性。组织病理检查:黏膜大部分缺失,真皮大量浆细胞浸润,少许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图2a,2b)。诊断:浆细胞龟头炎。治疗:0.1%他克莫司、夫西地酸局部外用。建议感染控制后行包皮环切术。治疗2周后随访,红斑减轻,分泌物消失。4个月后(2013年04月17日)随访,患者病情反复,未坚持使用他克莫司,自述龟头部位可见红斑,时有明显分泌物,伴痒感,局部温水清洗后症状可减轻,随访期间患者未行包皮环切术,后失访。

  • 标签: 龟头炎 浆细胞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主因双眼眶周围及颧部皮损20余年,于2006年9月18日就诊我科。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颧部出现丘疹,丘疹初起较少,逐渐增多,

  • 标签: 粉刺 眶周 成簇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腰部皮损4年,逐渐增人,偶伴腰痛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出现蚕豆大结节,尢明显自觉症状,未予特殊治疗。此后皮损逐渐增大,并偶伴腰痛,遂于2011年6月28日来我科门诊就诊。

  • 标签: 纤维肉瘤 皮肤 隆突性
  • 简介:报道1例恶性萎缩丘疹病。患者男,58岁。因全身皮损5年余,急腹症剖腹探查术后11d入院。躯干、四肢散在分布圆形、椭圆形淡红色丘疹,黄豆大小,周边呈环状隆起,境界清楚,中央破溃、萎缩。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深部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小血管管腔闭塞。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符合恶性萎缩丘疹病。该病临床罕见,累及系统,死亡率高。

  • 标签: 萎缩性丘疹病 恶性 血管炎
  • 简介:面部美容注射是指将药物或制剂注射到人体面部以达到美容或整形目的的操作。对于面部的审美,东西方因人种和地域文化的差别,审美标准不完全致,但经典的形式美学原则是共通的。面部注射美容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医学限制条件下的艺术创作,其包括术前的系统化整体设计和美学评估、围手术治疗期的心理疏导、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及术后的化妆、服装、造型、礼仪训练和社会生存状态的适当介入等。"未来"的整体设计理念和方法,有利于面部美学评估和注射充填设计,患者满意度高、简便、安全易于掌握。

  • 标签: “未来”注射美容整体设计理念 注射填充技术 VAS评价方法 注射美容 面部年轻化
  • 简介: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美容是目前常用的美容方法;其安全也受到美容医师和患者的关注。肉毒毒素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导致肌肉松弛麻痹,达到治疗目的。文中通过采编国内外肉毒毒素治疗数据,分析A型肉毒毒素用于面颈部祛皱塑形、身体外形塑造、多汗症和腋臭的治疗适应症以及肉毒毒素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资料,提示美容医师需要遵守神经毒药物的使用技术标准以及熟悉局部药理作用,以尽量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肉毒毒素 皱纹 塑形 多汗 治疗适应症
  • 简介:注射美容是指应用经皮注射的方法,把特定的注射注射到目标位置以达到年轻化、美丽化效果的种医学美容手段。注射美容最常用的两类制剂是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类填充剂。A型肉毒毒素用于额前、眼周、口周和颈部区域的除皱,以及面部形态不对称和面肌抽搐的治疗;透明质酸类填充剂用于矫正皱纹和凹陷、美化面部器官及调整面部轮廓。虽然已有的报道显示两类制剂在注射美容方面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可忽视对其使用后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注射美容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