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PicoWay激光联合幕颜莹润液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oWay激光治疗对照组120例,每月治疗1次,连续12个月;联合治疗组120例,在PicoWay激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皮肤各层内注射'英诺',1次/月,连续12个月;12月后分别记录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4%,治疗组为8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PicoWay激光联合英诺(幕颜莹润液)治疗黄褐斑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幕颜莹润液 PicoWay激光 黄褐斑 联合疗法
  • 简介:Sweet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多种类型,治疗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本文对Sweet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SWEET综合征 研究进展 临床分型
  • 简介:皮肤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提高皮肤病的防治水平至关重要,中医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维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①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整体观为认识基础;②“病-症-证”相结合;③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④把控动态,三因制宜;⑤经典与经验相结合;⑥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 标签: 皮肤病 临床思维 中医
  • 简介:目的评价氨甲环酸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7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外用2%氢醌乳膏共3个月,试验组同时口服氨甲环酸片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氨甲环酸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黄褐斑 氨甲环酸 氢醌乳膏 药物联合疗法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治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组(显微组,13例)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腹膜组,1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精子数量、密度、活力、活率、睾丸动脉识别、精液质量改善、静脉曲张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微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腹膜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数量、活力、活率均显著高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动脉识别率、精液质量改善率100.0%(13/13)、69.2%(9/13)均显著高于腹膜组50.0%(5/10)、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曲张复发率15.4%(2/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1/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2.3%(12/13)显著高于腹膜组60.0%(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较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显著。

  • 标签: 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外治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0月广元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86例AD患儿按1∶1配对,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外搽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照组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均2次/d,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4%(P>0.05);两药对AD皮损形态和瘙痒治疗前后差值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97,P>0.05;t=0.586,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4.65%,对照组复发率达23.08%,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儿童AD红斑、肿胀、鳞屑、瘙痒等症状均有改善,前者易加重瘙痒降低AD患儿依从性;后者复发率低、顺应性好,临床应用前景可期。

  • 标签: 儿童 特应性皮炎 他克莫司 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 中医药
  •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后甲脱落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8年6月本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310例甲脱落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相关文献。结果310例甲脱落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2~3岁,发病率为56.5%;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发病总数的72.6%;平均受累指(趾)甲3.5个,其中拇指受累比例最高,接近90%;指(趾)甲脱落在患儿患手足口病后的2~3周最多见,约占总体的85.3%。结论甲脱落与手足口病关系密切,甲脱落可能是手足口病的后期并发症。

  • 标签: 甲脱落 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浅表性肢端纤维黏液瘤(SAF)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浅表性肢端纤维黏液瘤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37岁。左手中指末端肿物半年余,触之疼痛。临床表现为左手中指见1个大小约0.5cm×0.3cm的淡红色的肿块。镜下观察肿瘤位于真皮,无包膜。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和星形纤维母样细胞组成,呈束状、编织状或杂乱排列,核分裂罕见,细胞无明显异型,可见丰富的纤细薄壁血管散在分布。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阳性表达Vim、CD34、CD10,阴性表达Desmin、SMA、MyD1、S-100、CD99、CKpan、CD68。结论SAF是一种罕见的皮肤软组织肿瘤,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

  • 标签: 浅表性肢端纤维黏液瘤 软组织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对比给予高位隐睾患儿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诊治66例高位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放组(n=33)、腹腔镜组(n=33),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儿睾丸发育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52、9.030、28.614、16.893、10.183,P<0.05);术后6个月,2组患儿月睾丸发育良好率分别为84.85%、75.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儿睾丸容积均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67、7.996,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相比开放组的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腹腔镜组无患儿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相比开放组的27.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1,P<0.05)。结论给予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总体疗效与开放隐睾手术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隐睾 腹腔镜 隐睾下降固定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