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伐昔洛联合加喷丁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伐昔洛、甲钴胺胶囊及维生素B1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加喷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4个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2例、头昏乏力5例、眩晕2例、恶心3例。结论伐昔洛联合加喷丁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疗效满意,可防止PHN的发生。

  • 标签: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伐昔洛韦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更昔洛注射液(GCV)与阿昔洛(ACV)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检索时间始于建库、截至2018年6月的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重庆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纳入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应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GCV治疗组1394例,ACV治疗组13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脉输注GCV治疗带状疱疹优于静脉输注ACV,其总有效率(Z=10.75,P<0.01)、止痛时间(Z=8.76,P<0.01)、止疱时间(Z=8.74,P<0.01)和结痂时间(Z=7.40,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注GCV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静脉输注ACV。

  • 标签: 更昔洛韦注射液 阿昔洛韦注射液 带状疱疹 META分析
  • 简介:患者,男,36岁,伊拉克人。主诉:左侧肢体结节、破溃1月。现病史:患者1月前被“蚊虫”叮咬后,于左侧肩背部、左上肢、左下肢逐渐出现丘疹、结节,部分出现破溃,有脓液流出,无疼痛或瘙痒,于当地医院行组织液涂片检查发现士曼小体,未予治疗。因来我国做外贸生意,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自起病以来,患者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精神、胃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 标签: 皮肤利什曼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我科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应用更昔洛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治疗带状疱疹做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带状疱疹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 简介:目的:评价依斯汀片联合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53例口服依斯汀片,每天1次,每次10mg,同时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次;对照1组50例口服依斯汀片,每天1次,每次10mg;对照2组45例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次。三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并比较各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0.57%,对照1组有效率为74.00%,对照2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27;χ^2=5.04,P=0.02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41)。结论:依斯汀联合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依巴斯汀片 玉屏风散 桂枝汤
  • 简介: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估计3%-10%生育年龄妇女患有此病。在不孕患者中,25—35%有内异症存在[1]。多见于育龄妇女,复发率较高,多次手术对女性身心都有一定的影响。使用迭菲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35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结论:达菲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极其优越性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达菲林 卵巢巧克力囊肿 痛经 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驱白布期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给予驱白布期片口服,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对照组1给予驱白布期片口服,对照组2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以面部疗效最好,躯干次之,四肢疗效最差。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驱白布期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Abstract

  • 标签: 白癜风 驱白巴布期片 他克莫司软膏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伐昔洛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伐昔洛片0.3g,每日2次,甲钴胺胶囊500μg,每日3次,连用10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 标签: 伐昔洛韦 复方甘草酸苷 带状疱疹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伐昔洛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并报告护理体会。方法: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伐昔洛片0.3g/次,每日2次,同时联合UVA、UVB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60例单用伐昔洛治疗,剂量、方法同治疗组。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有效率、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1月后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治疗中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注重眼部、皮肤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统计方法采用礸2检验及t检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礸2=6.21,P<0.05);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8.33%)比对照组(21.67%)明显降低(礸2=5.39,P<0.05);治疗组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7、5.86、11.32,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伐昔洛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并能有效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标签: 带状疱疹 UVA NB-UVB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临床资料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5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依斯汀10mg/d,研究组给予依斯汀30mg/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8%(222/250),高于对照组的70.0%(175/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12.3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1.6%(29/250),对照组为13.6%(34/25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41,P=0.521)。结论:与剂量10mg依斯汀比较,30mg依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依巴斯汀 慢性荨麻疹 疗效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加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20例)予以电子灸联合服用加喷丁治疗,对照组1(20例)仅口服加喷丁治疗,对照组2(20例)仅应用电子灸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χ^2值分别为4.12、5.00,P值均〈0.05);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后1周、2周、1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P值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加喷丁治疗PHN的疗效高于单用加喷丁或者电子灸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灸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阿昔洛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腹、腰和(或)背部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10天,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治愈35例(87.5%);对照组治愈26例(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9,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止痛时间(t=3.50)、止疱时间(t=12.35)、结痂时间(t=6.22)以及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t=9.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阿昔洛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明显优于单纯的抗病毒治疗,为带状疱疹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中药熏蒸 带状疱疹
  • 简介:白癜风作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目前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光疗法是治疗白癜风的主要方法,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近有研究表明,干扰素(IFN)-γ作为白癜风自身免疫的驱动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IFN-γ或其下游的作用剂如Janus激酶(JAKs)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策略。鲁索替尼(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作为一种JAK1/2抑制剂,

  • 标签: 白癜风 局部应用 JANUS
  • 简介: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且中医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的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嗪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西替嗪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78.3%,对照组为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客观症状4级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治疗6周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地黄饮子 西替利嗪
  • 简介:重症多形红斑是一种严重的大疱性多形红斑,伴有严重的全身反应,并有眼、口、生殖器黏膜损害,大部分与药物有关,现临床报道我院收治的由头孢哌酮舒坦钠引起的重症多形红斑型合并肝损害1例。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临床表现
  • 简介:CO2激光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首选方法。但我们使用普萨菲淋(主要成份:20%足叶草酯+10%水杨酸,澳洲诺律大药厂出品),外涂尖锐湿疣(CA)时,发现其较CO2激光法治疗更具优点,而副作用小,报告如下。

  • 标签: 菲林 女性外阴 外涂治疗 尖锐湿疣 疗效观察 水杨酸
  • 简介: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伐昔洛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1例,局部照射NB-UVB联合伐昔洛口服;对照组41例,单纯口服伐昔洛,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结论NB-UVB联合伐昔洛口服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伐昔洛韦 老年性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