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性变态与其说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不如说是刻板的性心理偏离,它是婴幼儿性欲活动的扭曲派生形式.其病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生长发育复演过程中性欲(里比多)和性心理的停顿(固定)、返祖现象、变异或其他障碍,主要通过幼稚性行为的方式获得性高潮的经验.第二个原因是早年,尤其是儿时,通过非性交的行为,或者主要不是通过与同龄异性性交所得感官感受而获得性高潮的经验,在其中枢神经系统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当一个人处于第三精神状态或其他病理状态时,这些变态行为和经验会反复"闪回",甚至形成"以往经验与现实知觉"往复运动的所谓"经验隧道";这个人就会反复表现出性变态的行为.

  • 标签: 性变态 心理障碍 精神状态 病理状态 经验隧道 病因分析
  • 简介:育龄妇女不孕症患者,除了自身的希望与困惑、遗憾和忧虑外,还负担着社会传统风俗观念的压力.了解和掌握不孕症病因,尽早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很有必要.对5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其中原发性不孕症190例,继发性不孕症310例,比例为100:161.产生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为生殖道炎症.通过近3年诊治结果与过去诊治的不孕症患者的情况,摸索出妇女不孕症的潜在特征及预防治疗的一些有效方法.

  • 标签: 女性不孕症 病因 不孕症患者 原发性不孕症 继发性不孕症 生殖道炎症
  • 简介:有关脱发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早有论述,文章主要从肝肾、气血、肺损、脾虚生湿、血瘀、血热、湿热、痰瘀、肝郁、失精、胎弱等多个方面加以探讨,最终为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脱发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 简介:日光性黑子(solarlentigo,SL)也称为日光性雀斑样痣、老年性色素斑或老年性黑子。多见于面部、手背以及前臂等日光暴露部位,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棕褐色色素斑,为中老年人皮肤老化的一种表现。病因未完全阐明,过去认为主要与日光暴露有关,但近期一系列流行病学及机理研究表明,除外日光暴露,皮肤类型、环境空气污染、吸烟以及激素治疗等因素也参与SL样皮损的形成。SL虽为良性色素斑,但其可影响美观,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消极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临床上就诊的SL患者越来越多,而国内外对此病仍缺乏认识。因此,本文利用现有的证据总结除日光暴露以外的其他因素在SL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日光性黑子 病因 预防 进展
  • 简介:细菌是皮肤表面最常见的微生物,皮肤细菌感染也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这类感染可以来之凶险,也可以慢性迁延.因此,诊断和处理皮肤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是皮肤科医师的重要基本功.本文旨在从整体上阐述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皮肤 细菌感染 病理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诱发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56例诊断为乳腺癌,年龄在23—54岁之间的妇女,经五家参研医院及2家病例支援医院病理证实乳腺癌者,进行“乳腺癌的钼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相关因素多中心研究”调查表的问卷调查。结果:乳腺钼靶X线机诊断乳腺癌或高度疑为恶变者,后经病理证实的256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统计,列出十大项主要因素作为研究与乳腺癌发病可能有关的关系:(1)家族史;(2)婚姻与生育;(3)生殖因素;(4)哺乳;(5)月经紊乱;(6)甲亢;(7)口服避孕药;(8)生活习惯;(9)长期穿戴胸衣紧缩;(10)压抑感情或冲动性格。结论:家庭成员中(母亲、姐妹)有惠乳腺癌的妇女其发病率较一般高。未婚未育或已婚未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要高。女性月经初潮越早、闭经越晚,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发现乳腺癌中只有92例有哺乳经验,占36%,认为哺乳可以降低卵巢功能;反之,升高会增加患乳癌的风险。月经紊乱,反映妇女内分泌失衡,也算风险之一。“甲亢”认为是激素水平异常,也是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关系比较复杂,在256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30例服用过此药,占90%。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致乳腺癌的因素。长期穿戴紧缩胸衣,影响乳房血液、淋巴循环,至营养及“排毒”受阻,也是易惠乳腺癌的因素。精神因素将直接影响健康与否,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乳腺癌也不能例外。

  • 标签: 乳腺癌 易患因素 女性
  • 简介: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发现,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马拉色菌、脂质、免疫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以上因素的认识及研究,有助于脂溢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马拉色菌 皮肤屏障
  • 简介: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而难治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理尚不明确。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与肝、情志、脾、肾、血瘀等有关,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紫外线、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现将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黄褐斑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勃起功能障碍又称为阳痿,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者维持勃起以满足性生活.约5%~10%的成年男子患有不同程度的阳痿.过去,认为阳痿大多由精神和心理因素造成,近年来由于医学的发展,检查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器质性阳痿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由于人们在对阳痿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诸多问题,虽然中西医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近年来,中医诊治阳痿思维活跃,思路宽阔,师古不泥古,大胆创新,病因认识更加深入,病机思路更加拓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阳痿病因病机认识水平.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中医病因 病机探析 器质性阳痿 诊断水平 中西医学
  • 简介:收治11例偏离性手淫异物症患者,采取去除异物治疗,并进行性健康教育。结果显示11例患者均取出异物,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成功戒掉了偏离性手淫习惯,说明长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对防治偏离性手淫异物症是必要的。

  • 标签: 手淫 异物症 性健康教育
  • 简介: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purpura,AP)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主要侵犯全身毛细血管的疾病,多发生儿童及成人。病因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发现可能与感染、药物、遗传等因素相关。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内皮素-1、Toll-like受体2、Toll-like受体4、基质金属蛋白酶、白三烯和脂氧素A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均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病因学 发病机制